雷知先: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07-25 16:56 信息来源:

  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基层林业部门负责人如何“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应该认真思考的,现就此问题本人做些分析和探讨。

  一、我县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嘉禾县国土总面积69624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4198.2公顷,占总面积的49.12%。全县森林面积22072.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6.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78%。我县传统林业产业主要以木材经营加工和种植油茶为主,新兴产业主要以发展林下经济、建设花卉苗圃和开展森林旅游业为主,其基本情况如下:

  1、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情况。我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共有11家。目前,正常经营运行的企业只有4家,其它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处于停止经营或半停产状态。2013年-2016年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年产值分别为960万元、530万元、454万元、380万元。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年产值逐年下降,企业走向“滑坡”,木材经营加工市场逐步走向萧条。

  2、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我县油茶林面积37531亩,其中产期前9234亩,初产期2295亩,盛产期9835亩,衰产期16155亩。近年来,我县重点推进低产油茶林改造,着力提高现有油茶林产量;推广良种壮苗和集约经营,大力营造优质高产油茶林;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稳步推进油茶林基地建设。散户和企业种植油茶逐年增多。其中,2013年我县引进中联油茶公司,计划在我县种植油茶林50000亩,现已造林15000亩。发展了7家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3、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多年来我县普遍存在林下土地闲置和空间闲置等问题,资源浪费现象日益突显。倡导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推动林业转型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进了一批林下种植、养殖企业。目前,初具规模发展企业4家。其中,嘉禾县金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省林科院合作,在我县建设松乳菇生态促产基地3200多亩,投资300多万元,带动林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特色经济,增加非木材林产品收益,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4、花卉苗圃建设情况。截止目前,我县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已达25家,花卉苗木产业成为我县林业的一大朝阳产业,其中我县湘南苗圃被省政府评为首批珍贵苗木培育基地,嘉禾汇景特色珍贵花卉苗木产业园成为湘南最大的樱花苗木供应基地,同时被评为湖南省2016年度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

  5、森林旅游业发展情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森林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宠”。我县各种森林生态庄园应运而生,普满农业观光园、龙潭新生活花海农庄、观音山农农旅山庄等一批省市级农庄拔地而起。其中,普满农业观光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园。目前,全县森林生态庄园经营规模面积达3.6万亩,累计投资超3亿元。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发展艰难。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处于低产量、低效益状态,现有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均是一些小型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加上县委、县政府为了有效恢复和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开展了封山育林(禁伐)工作,出台了《嘉禾县2012-2017年封山育林(禁伐)工作规划》,致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发展困难。

  2、油茶产业横向比较有差距。我县油茶产业产量小、产能低、小作坊、土榨法,油茶面积规模不大,大部分产品自产自销。而永兴、资兴、桂阳、安仁、苏仙油茶林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我县与之相比差距较大。

  3、林地流转欠规范流转有困难。村集体或林农在流转林地过程中不按相关程序办理手续,为获得眼前利益,未经认真考虑,私自把山林贱卖了出去。这种无序流转行为既严重影响林区秩序,同时也损害了林农的自身利益,产生很多林权纠纷,也不利于林业转型发展。此外,部分村民没有大局意识,存在小农思想,不愿将林地流转给造林企业,阻碍了林业规模化发展。

  4、林业项目融资贷款难度大。林业发展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普遍存在融资贷款难的问题。国家虽然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但因造林或发展精品森林旅游业前期投入大、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多数银行不愿办理此项业务,融资贷款困难。

  5、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尚处于林产品初级加工阶段,主要以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等经营形式为主,“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六位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现明显的规模性现代庄园经济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庄园,经营者大多是直接由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过渡而来,缺乏开发庄园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庄园为降低经营成本,多雇佣低廉的劳动力或亲友,素质普遍不高,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造成目前我县森林生态庄园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

  三、加快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或建议

  (一)着力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转型升级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一是抓好政策宣传。着力宣传我县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奖励实施细则,引导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抱团取暖”,及时进行整合,向规模化木材加工企业迈进。二是引进技术和设备,由粗加工升级为精加工。三是引导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进行转型。鼓励企业承包荒山开展植树造林,鼓励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庄园经济。

  2、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一是重点扶持有一定规模的油茶种植企业。积极开展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引进中联油茶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油茶种植公司到我县开展油茶种植。二是引导和鼓励中小型传统式油茶加工企业走联合、合作、兼并之路。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培植科技含量高、自主研发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航母型”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产值过亿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扶持嘉津实业有限公司挂牌上市。三是要重点发展茶油精炼加工。以嘉津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改变单一的冷榨加工和出售食用茶油经营模式,配套发展高端护肤及保健品、茶皂素、有机肥料、蛋白饲料等副产品加工,开发山茶护肤精油、山茶油软胶囊、茶皂素洗发露、茶皂素粉、茶粕、肥料等多种茶油产品。

  (二)强力培育发展林业新兴产业

  1、壮大龙头,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一是紧紧围绕 “一都两城三地、山水田园嘉禾” 建设目标,重新定位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升花卉苗木市场竞争力。二是重点发挥汇景现代、湘南苗圃等一批省、市级林业花卉苗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外向型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休闲观光苗木产业带。三是利用各种媒体及时通报县外花卉苗木市场动态,争取在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推行“订单、合同花卉”,推动花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四是引导花卉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效应,扩大嘉禾花卉苗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花卉苗木产品,创建商标品牌,申报国家专利。

  2、培育基地,发展林下经济。一是建立和培育规模化林下种养殖基地。改变点多、面广、规模小弊端,实现散户大联合,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探索“一社带多社、一村带多村、多村成产区、产区成基地”的特色经营发展之路。二是发展林下特色种养殖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因地制宜种植天麻、五味子、食用菌、木耳、蕨菜、山芹菜等林药、林菌、林菜产业。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发展山鸡、山羊、黄牛、竹鼠、蜜蜂等林禽、林畜、林蜂产业。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攻关,突破发展林下经济技术“瓶颈”。

  3、立足特色,发展森林旅游业。一是结合我县旅游资源风格各异、景点布局合理、乡村旅游颇具特色、产品丰富多样的特点,筹划开展以“生态、健康、体验”为核心理念,打造我县森林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四个体验区”:即以嘉禾国家森林公园、珠泉南岭杨梅采摘基地为主体的森林生态体验区;以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文化体验区;以九老峰山地自行车赛道为主体的有氧户外运动体验区;以肖家汇景现代生态观光园、龙潭新生活花海度假山庄、晋屏现代农业观光园为主体的生态观光及农耕文化体验区。二是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庄园经济。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现代精品农庄,积极支持新生活花海农庄、肖家汇景现代生态观光园等森林庄园及生态观光园建设。做好农旅结合文章,展示生态成果,传播生态文化,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生态旅游胜地。

  4、加大扶持,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县财政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林业产业的比重,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将农业政策保险、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惠及林业产业。二是开通融资贷款绿色通道。鼓励林农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建立森林评估机制,允许林农以林地、林木等资产抵押向农村信用社融资贷款。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本地、外地的企业投资开发林业产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解决投资者在林权、采伐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形成以政府财政扶持为引导,企业和林农自筹为主,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投资体系。

雷知先: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667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