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昭良:国有林场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09-07 16:44 信息来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干部职工总数75万人,现有林地面积18.6亿亩,森林面积14.8亿亩,森林蓄积50.3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的40%、31.8%、36.6%,我国国有林场大多分布在江河两岸、水库周围、风沙前线、黄土丘陵、石质山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构筑了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为社会提供了最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保护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重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重抓好节能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生机。国有林场既是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一、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类型。生态文明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既非否定工业文明,而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不仅要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更应保持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危机。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抉择。我国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区内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林业科普教育内容充实,是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切实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处于初级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开发保护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我国在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和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环保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环境监测评估和环保监察执法力度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积极推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我国在坚持节能减排方面毫不动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降一补"政策措施予以实施,积极发展循环绿色经济,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等项目,加强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产能的生产企业。

  我国在能源开发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污染控制的综合管理体制,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尤为关注的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初级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仍将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压力巨大,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日益加大,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导向各种自然资产损失和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因此,国有林场作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生态文明既是人民理想的境界,又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事关我国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文化、制度和理论等多个层面,要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和创新"五大发展"理念作指导,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碳汇林业,抓好亚投行造林项目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有林场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竭力作好宣传工作。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也是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关系国家富强和实现中国梦的系统工程,全党全社会应广泛深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并使中国人民知行合一。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群团组织甚至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有林场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更要扮演好生力军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法制保证。建设生态文明,单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制定的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有些环保制度缺少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律配套滞后,约束政府行为的环保法律缺少,地方保护干扰正常执法现象存在,环保民事赔偿法律依据亟待完善,弱势群体受到环境损害后难以得到必要补偿等。针对这些问题,加强环保战略的政策研究、完善和提高环保立法质量、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国有林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创新辉煌!

付昭良:国有林场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66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