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发展生态产业 建设美丽武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就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科技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林业产业新业态势在必行。
今年来,我区林业产业截至9月总产值为7.1亿 ,对比2016年产业数据我区林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无明显业绩增长,而着重于第三产业发展,这也是武陵区所处特殊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我区位于市城区,林地面积少、涉林企业少,近两年来城市区划不断调整,其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扩容建设的发展使森林资源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上政府实行“退二进三”政策,使得区内大型的加工企业面临搬迁改址的问题,对林业产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临这些实际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尽快推进武陵区建设新时代林业产业。
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武陵区作为常德市的中心城区,每年进出我区的林木材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原材料需要。我区运输条件好,水陆交通便利,为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武陵地处荆楚文化中心,人文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为企业创品牌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支撑。作为竹木加工地和集散地,我区竹木经营加工企业111家,其中经营企业91家,加工企业20家,包括省级龙头企业2家(常德湘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荣星家具有限公司)。
我区竹木加工产业结构要逐步进行优化调整,势必从原来单纯的半成品加工逐步向成品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及时发现、积极扶持有潜力的企业,在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项目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生产厂家和知名企业、集团合作。
二、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
常德市2013年启动“退二进三”工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常德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大战的重头戏。武陵区随着城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要着重加强林业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秀美村庄覆盖率达80%,其中芦山村被省林业厅评为“秀美村庄”示范村。为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全面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我区独特的山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发展以休闲垂钓、观光采摘游和农家生活、农家风味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重点开发美丽乡村、河洑森林公园等景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档次,形成游、购、娱三位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
三、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我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现有大型特色生态葡萄合作园3家,柑桔合作社1家。在郊区有苗圃地12家,还有农户发展林业特色养殖,有大型养蛇场5家,豪猪养殖场3家,蓝孔雀养殖基地1家,在特色养殖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今年将以“千亩花卉”、“千亩荷花”、“千亩草本咖啡”为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工程。
今年我区瞄准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芦荻山乡黄爱村、石公庙村为核心区,以芦荻山乡蓼子坪村、社木铺村、台家铺村、金狮堤社区为辐射带动区,合力建设“天景花池”,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城郊观光旅游的休闲胜地。全区所有涉农单位将现场亮点优先安排到“天景花池”建设区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特色亮点,形成强力支持的推进合力。以庭院美化、庭院保洁、庭院经济、庭院文明为重点,推进宜居村庄改造工程。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林业部门我们要始终把生态环境的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林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