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和国:临武县开展森林管护攻坚工作的思考
临武县为建立健全森林管护长效机制,提高森林管护水平,巩固城乡绿化攻坚活动成果, 2015年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开展森林管护攻坚活动的议案》。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议案》,并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和具体的工作措施。《议案》经批准后,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管护,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造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
2015年至2017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13255亩,其中珠防工程造林19700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造林36745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500亩;150万亩林地继续执行封山育林,实行五年禁伐,其中落实补偿的珠防工和封山育林27000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完成487公里。通道绿化提质800.36公里,其中岳临高速公路40.3公里,省道233.83公里,县道156.11公里,乡道370.12公里。三十六湾矿区复绿工程、完成荒山造林3550亩,其中客土造林270亩,直播马尾松,黄山松种子500斤,面积621亩,植草2.8万平方米。全民义务植树135万株。
(二)森林防火成效显著
一是组建森林防火扑火队,县人民武装部成立专业扑火队50人,县武警中队成立森林扑火救援队20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各乡成立半专业扑火队每支队伍30人。为扑火队配备了250万元的先进扑火机具,提升了扑火的能力,实现了快速扑灭森林火灾,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二是建立乡村护林员队伍。全县150万亩林地,共聘请护林员254名,其中集体部分212名,西山、东山两国有林场42名。国有林场护林员工资由林场自行解决。村级212名护林员工资,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10月1日到第二年4月30日即7个月,每个月工资1000元,5月-9月即5个月每个月工资300元。护林员由乡镇管理、考核、核发工资。护林员手机装GPS系统,实行定位管理,督促护林员上岗尽责。万水乡在高火险期组织乡村护林员集中巡查、巡逻及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促进了村民森防意识增强;楚江镇组建护林员微信工作群,特防期要求护林员每天在微信工作群平台上传工作照片,增强了护林员的责任心;金江镇组建护林员扑救森林火灾联防队,发现火情、临近村护林员快速赶到起火点,参与森林火灾扑救,提升了护林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三年来护林员共劝阻野外违规用火2000余次,消除火灾隐患760多起,防止森林火灾73起,扑灭刚起势的森林火警132起,充分发挥了护林员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三是加大巡逻、巡查力度。森林防火特防期,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每天安排车辆不间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巡逻、巡查,各乡镇、场每天安排2-3台车在辖区不间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巡逻、巡查。乡村护林员提录音喊话喇叭在责任区宣传巡查,多层次的防范,保森林安全,宣传巡逻车、护林员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做到了见烟就查,见火就扑灭。四是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投入资金150万元,安装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全县已安装5个摄像头,其中桂武高速万水乡境内1个,县城周边1个,金江镇、老同益乡政府、南强镇古山村各1个,视频监控半径5公里,推进以“数字林业”、“智慧林业”为重点的林火监测与指挥平台、12119森林火灾报警电话建设。五是林区防火通道建设,建设林区防火通道,是快速处置森林火灾的重要基础。三年来全县新修林区公路64.3公里,其中风电公路45公里,西山林场(6条)11.3公里,东山林场(4条)8公里,维修旧林道路80公里。六是“两节”严防死守。在春节、清明节等重点时期,要求责任人在责任区坚守岗位,每天必须巡查到责任区的所有山头、地块,严防进山人员带火种上山,2017年春节放假期间楚江镇、森林公安、东山林场在楚江镇赤源村组建临时森林防火检查站,对上山车辆劝返、对上山人员实行登记,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和火源检查,确保了通天山景区的森林安全。清明前对坟墓集中区实行计划烧除,清明期组织县乡村干部在重点地区、重要路口值班值守,严防火种上山,实现了2015年、2016年清明森林平安。成功的应对了2017年清明期间天气转晴、火灾多发的势头,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森林管护成效显著
森林管护攻坚活动的开展,加快了临武林业发展速度,推进了全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责任造林,爱绿、护绿变成了全社会自觉行动,城边、镇边、村边、路边、水边“五边”造林得到巩固和发展,美化了临武。二是改革造针叶纯林为针、阔混交造林和珍贵、珍稀乡土树种造林,开启了树种结构调整和改善林相的林业发展征程,三来来,完成针、阔混交造林23900亩,完成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6800亩。临武县骏峰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麦市镇焦溪村种植红豆杉、楠木、刨花楠、香樟2650亩,并创建森林生态农庄,启动森林旅游。三是财政对造林项目的补贴,极大激励了广大民众造林积极性,三年来,争取国家、省级财政新造林项目资金1976万元。全县500亩以上造林大户合同签约流转、承租林地面积13.4万亩,临武县众城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香花镇天河村、葛山村流转林地3500亩,投入资金1600元种植美国橡木3000亩,发挥了大户造林敢投入,敢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四是森林防火有效预防,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2015-2017年三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情160起,过火面积23691亩,比2012-2014年分别下降了69%、53%。五是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的59.6%,2016年达到62.4%;森林蓄积量由2014年的196.2万立方米,2016年达到221.2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了生态临武建设。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加强宣传
完善议事机构,成立临武县森林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临武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临武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切实加强对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和森林防护的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组织职能,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摆到了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覆盖的手段开展精准宣传,把宣传教育作为生态建设和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不断提升宣传实际效果。通过“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县各机关单位3000余人义务植树35万余株。三年来出动宣传车共计410余台次,印发《临武县人民政府禁火令》、《森林防火宣传单》各30万份,各类森林防火通告6700份,发送森林火险预警信息80000余条,制作固定性森林防火标语2000多条。在县电视台每天播放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在中小学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活动,让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遍布全县每个角落。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出台《临武县2015-2017年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意见》和《临武县2015年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工作安排》等系列文件,一是完成全县35万亩县级公益林区划界定,严格落实“禁荒、禁伐、禁火、禁猎、禁牧”等措施,全面实施封山育林政策,对所有林业用地实施封山育林,将长河水库水资源一级保护区划为永久禁伐区,落实21万亩集体部分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差额补偿的政策。二是认真实施城乡绿化攻坚以来实施的荒山荒地、城区绿化、水系绿化、通道绿化和村镇绿化等“五大造林绿化工程”以及新建绿化项目后期管护。三是因地制宜,结合森林生态建设、水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和城市绿荫行动等建设要求,对重点路段、水系沿岸和城区周边第一层山脊内的可视范围开展生态景观提质建设,打造自然生态景观。四是按照“增林扩绿、快速绿化”的原则,结合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和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补植补造工程。五是开展矿山、石漠化、紫色土和钙质土等难造林地的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按照“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宜封则封、宜造则造”的原则,积极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六是开展森林防火“大宣传、大培训、大排查、一落实”活动,提高县乡村三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在思想上筑牢森林防火屏障,实现森林防火群防群治目标。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三年里,县森林公安查处森林火灾案件138起,其中立森林刑事案件27起,破23起,立治安案件57起,拘留37人,立林业行政案54起,行政处罚46人。七是加强林地林权保护管理,划定临武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面积102.6万亩,其中一级管控区面积30.13万亩,生态红线的划定保护了林业发展。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促进林权流转有序健康发展,至2017年全县办理林权流转面积35万亩。八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严格执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行政和技术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杜绝森林虫病侵入,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实施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推进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科学化、立体化、常态化。2015-2017年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776万亩,均得到有效防治,对森林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三)创新机制,科学营林。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日常管护和特护期防护的主体责任,明确工作经费和任务目标,制定完善的工作考核机制,由县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临武县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议案和下达年度工作任务,同时负责实施、监督、管理、考核;由县林业局负责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山地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及后期管护工作;由县城管局负责城区绿化、提质及后期管护工作;由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负责通道绿化、提质及后期管护工作;由县水务局负责水系绿化、提质及后期管护工作;由县农业局负责指导开展村镇绿化、提质及后期管护工作;由县国土资源局、县安监局、县环保局、县煤炭局负责矿山复绿及后期管护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森林管护。2015-2017年县财政预算安排林业生态建设经费4000万元,其中支付2013、2014年造林项目补助款235万元,支付2015年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款312万元。森林防火经费每年预算500万元、三年共计1500万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每年预算300万元,三年共计900万元,2016年至2017年景观绿化提质工程项目预算1100万元。
(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召开专项工作调度会议19次,发挥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督查、协调作用,开展森林管护、景观提质、森林防火专项督查12次,下达督查通报10期。把森林覆盖率、森林保有量、采伐限额执行、林地保护管理等作为乡(镇)的年度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出台《关于对全县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进行验收的通知》、《临武县森林防火工作考核办法》等具体考核办法,强化森林防护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严格兑现奖惩和工作经费,并将森林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对部门和乡镇的综合绩效考核范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在选聘护林员时把关不严,一是部分护林员年纪偏大,超过60岁;二是部分护林员由村干部兼任;三是部分护林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护林员巡查轨迹不能有效监控。致使部分护林员履职不到位,责任心欠缺,导致野外用火时有发生,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增大 。
(二)处置森林火灾、缺乏专业扑火队伍,县人民武装部专业扑火队是县里综合应急分队,一旦发生火情,由于没有统一宿营,反应速度慢、队伍集结速度慢、扑救森林火灾快速反应变成一句口号,调动武警扑火救援队难度更大,要向其上级请示批准方可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生产要求,不经过扑火知识培训、不是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伍,不准上山扑救森林火灾,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排第一。
(三)牛羊上山放养,对新造林、幼林的破坏等同于森林火灾。有养牛羊大户的区域,栽不好树,成不了林,养殖大户在冬季为牛羊有草吃,还故意放火烧山,致使造林户当惊受拍,影响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四)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清明 前坟墓集中区计划烧除执行不到位,大部分村委没有实施计划烧除工作,导致清明期间火灾管控难度增大;二是重点路口、重点地区值班、值守人员不到位,上坟扫墓、点蜡烛、烧纸钱、燃放烟花无人劝止,引发森林火灾。2017年清明期间,恰逢村级组织换届,部分村级主要负责人免去职务,村委无人管事,路口、墓区无人值守,山上到处冒烟,导致森林火灾多发,清明节放假3天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56起,其中卫生热点3起。三是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宣传不到位
(五)造林整地炼山,陋习未改,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种植果木林整地全面垦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临武建设。
(六)封山育林,禁伐补偿政策未执行,盗伐、滥伐林木现象抬头。风电公路的修通、破坏林地、盗猎、乱采野生动植物现象时有发生,通天山高山黑松、珍稀黄杨树等珍贵植物遭不法分子疯狂采挖,数量急剧减少。
四、对加强森林管护的思考
(一)提前部署,继续开展森林管护
开展森林管护,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是生态临武建设的需要,是预防森林防火的需要,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一是继续保证每年500万元森林防火专项资金预算,确保森林防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聘请文化高、年纪较轻、会骑摩托、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护林员,组建精干护林员队伍;三是每个乡镇在现有一支30人半专业扑火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一支5至10人专业扑火队伍,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达到善扑火、能避险、保安全的要求,在特防期集中宿营,接到火情快速反应,实现及时扑灭森林火灾。
(二)加大宣传,抓实预防工作
强化宣传为重点,提高群众意识,筑牢防火思想防线;以严管火源为手段,建立巡查、排查制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村庄、重点人群、重点农户进行重点管控,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封堵火灾隐患;以应急管理为基础,加强以护林员队伍为主的防火队伍建设,以建立乡镇专业扑火队为重点,切实提升火灾处置能力;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制定完善的预警和工作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和党员包组、指挥部成员单位包重点区域、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五包”责任制。
(三)保障建设,提升工作效果
督促各村选择一座山为坟山,用于集中安葬,改革无序乱葬的现象;推行每个村在坟墓较集中的坟山入口规划建设一下烧香池,杜绝火种上山,确保森林安全、清明平安。严格按照护林员管理办法对护林员加强选聘、管理、考核,加强乡镇森林防火物质储备库建设和设备管理的督促检查,重点抓好村级联防队伍、乡镇扑火队、县直机关扑火队、武装部专业扑火队和武警扑火救援队的培训和演练。鼓励大户造林,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防火建设,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当作调整树种结构和改善林相,建设多树种、多色彩的森林;提高阔叶树造林比例,营造混交林造林,让森林自我提高防病、防虫能力,继续执行清明前对坟墓集中区实行计划烧除,推行放牧圈养,还清山一片宁静,还绿水一片清澈。
(四)严明纪律,严格督促考核
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工作责任和管理要求。 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办、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调度作用,强化督查考核,落实每月一通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严格执行工作经费与考核挂钩的工作制度,并将该项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的综合绩效考核范畴,确保2020年实现林业产值35.8亿元、森林覆盖率65%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