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进武:加快林业供给侧改革 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09-25 16:38 信息来源:

  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是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将有效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是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帮助林农增收致富,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林地面积大与产出效益低、资源规模大与产业总量小、生态需求大与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打好林业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战”,注重定向、定量、定质发展,重点突出“三个培植”,培植特色产业、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培植林下经济,把国土绿化、油茶、林下经济等作为“增量优胜”的拳头,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动力切换”,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一、注重生态效益,提高国土绿化水平。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把绿化国土、保护环境当作一件大事,摆到重要位置。在全国广泛开展了有计划、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国土绿化事业步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新阶段,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相比,绿化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是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差,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不少地方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二是在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不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植被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实行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提高全民族的绿化和环境意识,发挥各行各业的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国土绿化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二是坚持依法治林。坚持依法兴林,依法护林,确保造林成果。三是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采取集体造林、股份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实施科教兴林。要加快林业科技进步,培育和推广优良树种,推广现代化造林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实行乔灌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五是加强城市绿化要向园林化、城乡绿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要结合城市改造和扩建,努力扩大绿地面积;小城镇建设要把绿化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实施,整体推进。

  二、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良种油茶。

  林产品生态性和地域性强,木本油料、木本药材、竹原浆纸、竹木家具等林产品深受欢迎,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握市场需求,差异化确定发展定位,有利于增加优质林产品供给,培植特色、优质品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油茶除了生产食用油外,还通过深加工应用到医学、保健、化工等多个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茶油价格也随之上涨。我省油茶产业发展较好的常宁市,通过引进大型油茶生产加工企业,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目前,他们的茶油已远销台湾、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价格达到了300-400元/公斤。

  临澧县作为油茶主产区之一,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由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而成的微酸性土壤,十分适应油茶生长,油茶资源十分丰富,加上多年来的油茶种植经验,发展油茶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临澧现有的油茶林由于种植时间较早、农村动力的流失等原因,普遍存在树龄老化、管理粗放、产量低下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们对现有油茶林进行了低产林改造,但效果也十分有限,每亩产茶油仅在5-8公斤左右。在油茶籽加工上,科技水平也不高,大量茶籽被作坊式的土榨和机榨简单加工,就地销售,没有品牌,经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远不是现代产业的概念。因此,要把油茶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树立自身品牌。一是实施品牌战略,走产业化路子。品牌就是竞争力,突出抓好油茶产业链条延伸,着力打造油茶知名品牌。二是探索发展模式,走多元化路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形成以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联合经营、大户承包经营等多种模式共存的产业经营格局。三是实行资源整合,走规范化路子。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工作,搭建林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林地林权流转,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实行集约经营。同时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引导林农按照自愿自主的原则,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与企业开展股份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四是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推广已在我市种植成功“铁城一号”、常林无性系等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油质好等特点的优良油茶品种。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初期,可适当通过财政补贴提高种植积极性,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三、壮大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要充分发挥林业特殊重要作用,提高林业精准扶贫成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盘活林业用地,拓展林地空间价值,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开辟林农增收渠道,确保林农依靠林地增产增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突出重点。以林下种植项目和林下养殖项目为主要支持对象,强化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科学管理,拓宽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条,解决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链条过短的问题。二是要引导激励。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各部门支农资金和各类社会资金对林下经济的投入,通过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解决发展林下经济没有场地和农户承包林地暂时无收入、林权用途单一的问题;综合运用贴息贷款、奖护等政策,解决发展林下经济资金不足的问题;整合农业、林业、交通、国土、水利、扶贫等项目,解决发展林下经济没有项目支持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三是要生态优先。因地适宜,确保不破坏森林资源和林地环境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林地空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开展树种改良,解决林种单一和经济价值不高的问题,通过密林间伐、稀林补植,解决林相不齐和农户林地没有收入的问题。

  近年来,临澧县通过林禽、林畜、林菌以及林下间作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林业增收,林农致富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模式一:林禽模式。在造林密度相对小,林下空气流通性好的林地内进行家禽养殖。临澧县四新岗镇牯牛村林下生态经济示范园,整个园区规划面积1000亩,分三期建设,建成可年出笼土鸡20万羽,产茶籽油15吨,实现综合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养殖土鸡5000多只。出产的土鸡不仅壮实,而且味道鲜美,格外受市场青睐。模式二 :林畜模式。在林木成长为中龄以后,可在林中适度放养猪、羊等家畜,利用林间牧草,实现天然放养。合理的林下放牧有利于林下小环境的稳定,达到以林养林、复合经营的目的。湖南云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注册组建了临澧县云海油茶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户103户,已有油茶种植面积7000亩,在当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公司为适应健康、绿色的消费趋势,充分利用现有油茶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现建有林下山羊养殖示范基地一处,围山面积达800多亩,共养殖波尔山羊400头,年产值达48万多元。模式三:林间套种模式。在造林初期,林木没郁闭前,可在林中套种小麦、花生、黄豆等低杆作物;树木成林后,可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也可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山药、白芍、柴胡、金银花等中药材。临澧县太浮镇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蘑菇养殖。该项目成本低、见效快,目前,全镇已发展食用菌种植户50多家,户平年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临澧县云海油茶专业合作社利用萌芽更新及新造油茶林空隙地进行优质黄豆种植,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值达700多万元。

  通过林间套种达到了以耕代抚控制杂草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有效结合,形成林、农、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不但可以节约种植、养殖成本,还能有效地减少林地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起到熟化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有力促进林木生长,对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熊进武:加快林业供给侧改革 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66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