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绘玻:发展油茶产业 助力扶贫攻坚
近年来,鼎城区林业局按照上级的决策部署,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林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做好“山”的文章、深挖“林”的潜力,大力推进油茶低改提质工程,初步为油茶产区的群众打造出扶贫攻坚利器,目前已完成油茶扶贫基地建设7万多亩,油茶产业扶贫攻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审时度势,坚定产业扶贫信心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我们认为,油茶产业是打造我区特色扶贫产业的希望所在。
(一)从脱贫攻坚的使命来看,势在必行。我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半数以上分布在油茶主产乡镇,人平都有2-3亩油茶山,如果亩平产量达到70斤,则每户油茶收入可上万元。
(二)从我区丰富的油茶资源来看,潜力巨大。我区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现有油茶林45万亩,几乎覆盖了所有丘陵山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树龄老化等原因,茶油亩平产量不到4公斤,与高产油茶林正常产量相比,不及其十分之一,增产增收潜力巨大。
(三)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来看,前景光明。“鼎城茶油” 先后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有机种植三块国字招牌。鼎城茶油澄彻透明、清香醇正,硒等微量元素和保健活性成分丰富,品质优异、独特,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保健功能都是上上之品,是中国的“橄榄油”、保健油、长寿油。由于全球的油茶资源十分有限,有限的产量与庞大的需求之间对比,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改革创新,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发展油茶产业,如何处理好现有老油茶林是关键。在传统生产观念与新型经营方式的发展、交融与碰撞之中,我们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与扶贫导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鼎城油茶产业扶贫新模式。
1、在低改模式上实行带状更新。这些年我们先后尝试了油茶垦复、高接换头、新造等各种改造方式。这些方式有一定成效,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老林垦复与高接换头治标不治本,全部去旧换新,则资金压力大,见效周期长,群众难以接受。为此,我们组织科研人员和群众中的“土专家”,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带状更新”这条新路。简单来说就是:一块老油茶林,间伐一半、保留一半,间伐部分更新栽植新品种大苗,这样老树产量反而能成倍增长,群众依然有油吃。这种模式兼顾了当前与长远,确保能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没有经济实力的广大贫困户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2、在开发主体上坚持龙头带动。这几年来,共引进18家公司实行土地成片租赁、流转开发3万亩;采取“公司+农户”以股份合作方式开发2.5万亩。这些开发主体无一例外的是需要就近聘请劳务人员。我们明确一条原则,基地生产性用工方面,要优先聘请贫困户人员。比如湖南申友农林投资有限公司,在谢家铺镇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1万亩油茶生产标准化综合示范园,优先雇佣贫困户,从事苗木栽植和抚育管护,让基地附近4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户均收入5000元以上。
3、在林下空间利用上推广特色种养。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行适宜我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林养林、靠山增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鼎城区油茶林下经济多点开花,共试点推广了以山稻、黄栀子、黄蕊皇菊、油牡丹、红薯、花生等为主的油茶林下套植模式1万多亩,每亩年均增收达到750元以上;油茶林下养殖绿壳蛋鸡、乌鸡近40万羽。为广大林农与贫困户利用油茶林下空间增收开阔了思路。
三、多管齐下,保障产业扶贫成效
油茶产业扶贫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手段。
一是坚持油茶产业扶贫的总方向。林业部门一直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服务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工作措施上,把油茶产业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我们规划,从2016至2020年,在全区11个油茶主产乡镇新建油茶精准扶贫丰产林示范基地10万亩,其中油茶新造5万亩,带状更新及油茶低改5万亩;重点扶持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以土地入股或比例分成的模式吸收贫困农户1000户;重点扶持油茶精深加工企业2家,改造3000吨以上茶油生产线2条,采取订单帮扶的模式惠及贫困户2000户。据统计,2016至2017年,在9个油茶主产乡镇的20个贫困村,至少带动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油茶新造2000亩、带状更新及油茶低改3000亩。让贫困户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获得长期稳定收益,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二是确定油茶产业扶贫的真任务。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每年建设5万亩的目标,结合全区脱贫攻坚总体布局,切实做到油茶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安排、精准落实。我们根据油茶产业扶贫工作任务,对乡镇下达油茶更新改造计划,并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对乡镇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的范围,对发展得好的基层组织、公司与个人实行大表彰、大奖励,充分激励了广大干群参与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热情。通过林权流转、科技下乡、结对帮扶等方式,使有发展油茶的生产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贫困村参与油茶产业建设,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是落实油茶产业扶贫的好政策。鼎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和《鼎城区油茶产业发展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优先满足有一定数量贫困户入股或者就业的油茶种植企业和合作社;省级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每年安排50%用于支持有一定数量贫困户入股或者就业的企业和合作社;对有条件的贫困户无偿提供种植的油茶种苗;支持企业、大户在贫困村建设油茶产业更新改造基地,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近3年,共整合财政资金3400余万元,按照油茶新造每亩补助600元与带状更新每亩补助300元的标准,建设油茶更新改造基地7万余亩。为进一步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我们还对贫困户、贫困村发展油茶定任务、给帮扶,实行“项目倾斜、财政倾斜、信贷倾斜、服务倾斜”。2016年,共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油茶产业扶贫工程;帮助20多个贫困村依托油茶壮大集体经济;聘请2800多名贫困人员在油茶基地就近务工,人平增收1000多元;为328个贫困户提供了126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发展油茶,使185户425人成功脱贫。
四、几点建议
鉴于目前油茶产业项目补助较低、发展慢,扶贫效果还有限的实际情况,提四点建议:
1、规模发展。建议以低产老油茶林改造为重点,将油茶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开发紧密融合,致力打造常德油茶百里产业带,让140万亩油茶资源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富民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益,反哺贫困户。
2、逐步推进。油茶产业扶贫不是万能的,首先要在思想上扶贫,不解决贫困户思想上认识,盲目鼓励其发展油茶而不管理,任由油茶自生自灭,可能只是浪费宝贵的扶贫资金。
3、油茶融资。从上层推动林业贷款,金融支持不能停留在政策上,相当多数的金融机构在扶持油茶发展上,有政策,但实际操作中不贷款或者门槛过高,政策形同虚设。
4、加大投入。建议上级加大投入,省、市两级财政设立的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仅要扶持贫困县,也要向油茶大县给予一定扶持,重点用于支持油茶林基础设施建设、低产老油茶林改造、油茶良种繁育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同时,整合林业、水利、国土、农业开发和精准扶贫各项资金,启动财政农信担保,提高油茶林补助标准,对低产老油茶林改造每亩补助400元、新造油茶每亩补助800元,分3年按6:2:2补助。据测算,低产老油茶林通过改造,预计亩平产茶油15公斤,每亩年产值超过1500元。鼎城现有低产老油茶林20万亩,五年后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可实现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可有效带动数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