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助推林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
当城市陷入雾霾的困扰,人类生活被污染的空气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地球之肺”—森林的庇护,森林康养应运而生。森林康养能否成为吉首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进而推进绿色惠民富民?现就吉首如何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康养的总体概述。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森林康养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有效的保健作用,具有养身(身体)、养心(心理)、养性(性情)、养智(智慧)、养德(品德)“五养”功效。
(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二百余年的工业化道路,工业文明进展很快,但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等一系列问题压力也相应增大。而人们关注生命,注重康养,社会逐步跨入了休闲养生时代,强力刺激休闲度假康养式旅游上升为旅游消费的主流。
(三)广阔市场的迫切需求。一是森林康养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而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年需求约为6000亿元,而实际提供的不足1000亿元。二是国人面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接近7亿人,各种慢性病和癌症日益爆发。随着人们对保健的日益关注,未来森林保健养生市场巨大。三是目前我国全年法定休息日已超过110天,随着带薪年假制度的落实,居民的闲暇时间不断延长,在可支配收入共同增长的情况下,森林康养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宏观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4]22号)文件,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养老服务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重点都把旅游业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吉首地处张家界至凤凰这条国家黄金旅游大通道中心点,矮寨德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湘西坊”已成为湘鄂渝黔边区传承民族民间工艺的大舞台和旅游胜地,有利于稳步推进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
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基础条件
(一)生态康养资源丰富。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地处州府。全市总人口30.09万人,土地总面积1078.5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5530.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8.8%;森林覆盖率58.2%、林木绿化率74.26%、活立木蓄积量285.2万立方米。拥有矮寨奇观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乾州古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山国有林场、矮寨国家森林公园和峒河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国字号”。有野生动物42科108种,野生植物73科336种。年平均温度16.7℃,降水量2209.5毫米,年日照时数946.0小时,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春秋温和,特别适合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平均相对湿度为84%,人体感觉舒适,有利于健康。平均海拔在200左右,适合休闲养生居住。有生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盛产黄金茶、椪柑、金秋梨、草莓、西瓜、香瓜、优质水稻、蔬菜等特色产品,农产品优产度达到80%以上。年空气质量三参数达标率96.2%、六参数达标率85.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吉首森林广布马尾松、杉树、香樟等主要树种,其散发的植物精气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为森林浴等保健项目开发提供了优质场所。
(二)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吉首市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多彩多姿,亮点纷呈,烧龙、百狮会、苗族鼓舞具有非常的代表性。2005中国首届鼓文化节在吉首德夯风景区举行。有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民歌、苗族四月八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春会等10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狮舞等16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织花带等2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乾州古城,距今有4200年历史,是湘西四大古城之一。
(三)区位优势正在改善。吉首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是国家规划的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之一,6条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吉长、吉怀、吉铜、吉茶、吉张、吉恩6条高速公路构成了吉首“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等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年客运总量13200万人次,货运总量82888万吨。周边有半小时车程的铜仁凤凰机场、1时车程的张家界荷花机场、2小时车程的常德桃花机场和2小时车程的怀化芷江机场。焦枝铁路贯穿吉首,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准备修建焦枝铁路复线、吉恩铁路、秀吉益铁路及国家正在研究论证的长渝高铁客运专线。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区域协作前景广阔。
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战略设想
依托吉首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为平台,落实规划、实施项目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统筹财政资金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森林康养基地,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推进扶贫攻坚和助农增收,让生态建设的成果惠及山区群众。
(一)大力打造森林康养精品基地。突出“休闲、养生”主题,以红山国有林场、矮寨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在其中选择以森林覆盖率高、景观优美、负氧离子含量高的最优区域,把握后发优势,努力打造吉首森林康养精品名片。重点抓好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森林景观,着力搞好医疗保健等服务配套,精心设计森林康养体验活动项目。同时,大幅增强园内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吉首森林康养产业精品基地。
(二)大力推进森林康养生态提质。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在森林康养基地构建形成景观优美、林相健康、生态优良、功能健全的森林康养林体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和平安林区建设,切实维护好森林康养产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基。以增强森林康养服务功能的提升,开展林相改造与维护,实施森林抚育,加大芳香植物等具有保健功能的树种营造,以及彩叶景观森林的培育。建立森林康养环境指标监测体系,将森林康养基地良好的生态指标化、定量化、数据化实时展示推送,确保康养林综合环境的生态健康。
(三)大力推进森林康养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路网、电网、水网、气网、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康养基地饮水、公厕、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完善无线网络、宽带网络等通信条件,增强森林康养基地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二是配套医疗设施。巩固提升本地现有医疗保健机构能力和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组合医疗卫生资源,开展健康管理、康复疗养等医疗健康服务,逐步形成与森林康养服务功能配套的养生、养老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三是开发房产建设。建设养生型居住和养老型居住房产,与特色农林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
(四)大力培育森林康养市场主体。创新机制和模式,强化政策支撑,通过PPP等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力引进理念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森林康养产业。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联盟。建设融合现代林业、中医药产业、医疗保健业、养生养老和生态旅游休闲业等核心要素为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基地。鼓励本地企业参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一批从事森林康养产业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森林康养龙头企业,全面推动森林康养市场体系不断发育壮大。
(五)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品与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和融合当地食疗、药疗、水疗等少数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疗养、森林茶疗、森林健身、森林医疗(森林医院)等特色森林康养产品及套餐系列。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森林食品的开发与认证建设。开展名牌创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以品牌为纽带,营建森林康养名牌基地、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服务,带动本地和湘西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