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关于桃江竹笋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国土总面积309万亩,是中国竹子之乡、全国竹产业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现有林地面积19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15万亩,立竹2.16亿株。森林覆盖率64.15%,森林活立木蓄积483万立方米。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竹笋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修山、垦覆、施肥、间伐等技术措施,竹林林分结构、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县已建成100亩以上笋竹两用林基地54个,面积2.5万亩。初步建立了“公司+农户”、“ 合作社+农户”、 “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成功注册“竹聚缘、洗耳溪”两个竹笋商标。桃江竹笋产业已形成产业化雏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一)生产情况:我县竹笋产品主要有鲜笋、玉兰片、笋干、冬笋等。2015年鲜笋产量1000万斤,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2016年鲜笋产量2000万斤,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连续经营三年以上笋竹两用林亩产效益普遍达到800到1200元,最高达3000元/亩,由单一用材林的200元/亩提高了4到6倍不等,直接增加林农收入1000万元以上。
(二)加工情况:以世林公司、竹缘林科为代表的笋食品加工企业及加工作坊逐步发展壮大,共发展竹笋加工企业24家,合作社16家,建设各式笋榨近600个,年加工鲜笋达2000万斤以上。今年8月,大栗港镇安宁林场引进竹笋烘干设备,实现数控化自动操作,40小时可烘干湿笋6000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销售情况:目前,鲜笋、冬笋主要在益阳、桃江本地销售;笋干、玉兰片主要销往长沙、常德、岳阳、福建等地区。除实体销售外,借助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2016年笋产品实现产销两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强,政策引领力度欠缺。竹笋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政府部门对于竹笋产业发展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产业扶持精准力度不够。加上竹笋培育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投入较大,存在效益空窗期,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才能实现竹笋产业长足发展。
(二)林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滞后。我县林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相对闭塞,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林区林道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遇到暴雨山洪,容易发生垮塌,无法有效降低竹笋生产成本;笋竹两用林基地的垦覆、修山任务大,缺少引水灌溉设施;竹笋产品没有集中存放的大型冷库、烘干设备、集散市场等,难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三)竹笋品种单一,附加值相对较低。一方面,我县尚无竹笋精深加工企业(如清水罐头、保健品等),主要产品是鲜笋、笋干、笋丝等传统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鲜笋因保鲜期短,且产出时间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不利于形成市场优势;玉兰片、笋干因产量低于福建、江西,不具备定价权,价格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另一方面,竹笋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竹笋粗加工中的煮笋、压笋、晒笋主要由人工操作,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四)品牌意识不强,行业标准尚未统一。我县竹笋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尚未形成统一的生产行业标准。在“桃江竹笋”品牌打造方面,缺乏像“安化黑茶”那样的整体宣传策划与推介力度。笋干等初级农产品或半成品由于品牌效应不显著、生产质量不统一,难以进入超市,只能在低端农贸市场销售,尤其难以进入电商等新型网络销售模式。
(五)产业链条简单,营销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县竹笋产品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市县市场,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完善,产品销售渠道简单,没有建立竹笋产品集散市场和对外(特别是上海、浙江、江苏等传统喜食竹笋的沿海发达地区)的销售网络。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领力度,助推竹笋产业发展。竹笋是绿色低碳的有机食品,发展竹笋产业不仅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林农的经济效益。建议政府成立竹笋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规划,结合精准扶贫,研究出台新的竹笋产业发展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二)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省林业厅将竹林抚育纳入森林抚育范畴,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按资源增长比例,逐年增加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并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发展竹笋产业,着力于林道修建、冷库、烘干设备等方面建设;通过开发引进新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三)着力引进加工企业,提高竹笋产品附加值。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组建专家团队。通过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竹笋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开发一批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笋产品,如鲜笋罐头、休闲零食、保健食品等,着力提高笋产品附加值。
(四)制定生产行业标准,创建桃江竹笋名品名牌。利用“楠竹之乡”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竹王评选、笋文化节、科普宣传、专家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大桃江竹笋知名度;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竹笋生产质量行业标准,统一价格,扩大规模,打造桃江竹笋品牌。
(五)积极完善产业链条,建立市场营销网络。着力开发竹笋系列产品,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建立实体与网络互补的市场营销网络,如建立直销专营门店、互联网+电商平台等,着力对外拓展市场,畅销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