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群:论林业新业态下的生态补偿脱贫工作
近年来,作为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思想,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立足县情实际,以“五个一批”为总路径,以改善民生、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深入开展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2019年全县整体脱贫、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永顺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补偿脱贫,现结合林业行业特点,浅析林业新业态下的生态补偿脱贫工作。
一、永顺县基本情况
永顺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国退耕还林大县。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4亿元,增长10.8%,完成计划的100%;财政收入4.7亿元,增长16.2%,完成计划的100.9%;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增长20.2%,完成计划的1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9亿元,增长10.6%,完成计划的9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0元,增长7.6%,完成计划的95%;农民人均纯收入5579元,增长13.7%,完成计划的101%。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3.4万亩(其中有林地346.88万亩),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168.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74%。同时,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全县经济发展滞后,是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确立了工作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移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重要指示,落实“三个结合”“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扶贫战略思想,以首车、泽家等永龙界片区,万坪、塔卧等苏区片区,芙蓉、石堤等新烟片区,永茂、小溪等边远片区4个片区195个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加强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大力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确保2019年摘掉贫困县帽子,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
(二)明确了目标任务。2016年至2019年全县计划整合林业、发改、财政、扶贫、国土、交通、农开等部门专项资金5.68亿元,带动7839名贫困人口脱贫。加大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实施生态工程造林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并争取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移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带动4814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村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带动2900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生态休闲旅游村建设,确保每村年接待量达到5500人以上,收入达到110万元以上,带动125名贫困人口脱贫。
(三)强化了推进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永顺县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工作组,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选锋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向背云、县林业局局长罗群任副组长,其它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县林业局局长罗群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抽调专人负责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日常工作。推行领导联系机制、组长联络机制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整合、利益联结、动态管理等生态补偿脱贫机制,全力推进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二是全面精准识别。按照上级要求和《永顺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全县生态补偿一批中退耕还林20869户70179人,生态公益林21133户69710人,国家森林公园1571户5122人。完成生态休闲旅游村庄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等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建设,实现精准识别及动态信息化管理,为生态补偿脱贫提供有力的数据服务。三是科学编制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永顺县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实施细则》《永顺县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指导意见》《永顺县2016年精准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实施细则》《永顺县林业生态护林员脱贫实施方案》《永顺县生态保护造林工程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永顺县生态休闲旅游村脱贫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提供科学的政策保障。四是严格考核考评。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考评办法和督查方案,实行“一月一调度、两月一讲评、一季一考评”,分阶段分重点按时、按质、按量开展明查暗访,加强督查问责力度,实行平常工作进度和考核结果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将生态补偿脱贫工作纳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县直单位的重要目标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按单位和个人分别计入五个文明绩效考核、个人档案,作为单位奖励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2016年以来,先后召开生态补偿脱贫工程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等会议13次,坚持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五是加大政策宣传。通过召开会议,电视媒体等广泛宣传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并要求涉及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思路
(一)生态补偿转岗脱贫。一是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金额、兑付方式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二是实施生态补偿转岗脱贫。认真落实《永顺县林业生态护林员脱贫实施方案》,以人平护林1000亩、年工资1万元为标准,拟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转移成护林员1685名。其中,2016年拟安排生态补偿转岗脱贫护林员730名,2017年拟安排955名。三是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生态护林员管理办公室,乡镇分管林业领导为主任、林业站长为副主任、村书记为组员,对护林员实行监督、管理、考核,提升生态补偿效益。
(二)生态保护工程造林脱贫。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以永龙界片区、苏区片区、新烟片区、边远片区4个片区19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并向石漠化区域倾斜,加强对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强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生态扶贫力度,抓好生态保护工程造林的规划设计工作。二是抢抓机遇促农增收。以生态保护工程造林为契机,乡镇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组建造林队伍,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通过造林务工实现部分贫困人口增收。三是狠抓落实确保成效。去冬今春我县高标准完成生态保护工程造林1.9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7000亩、石漠化工程造林2600亩、长防工程造林4000亩、巩退工程造林5600亩。2016年生态保护工程造林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生态休闲旅游脱贫。一是实施生态村庄建设。完成17个生态村庄绿化植苗和验收工作,着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二是实施生态休闲旅游村建设。投资400万元建设生态休闲旅游村—小溪镇小溪村,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已完成。三是实施生态旅游长廊景观建设。完成张花高速公路及S229公路沿线的《万亩黄栌规划方案》和《万亩花卉苗木果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完成花卉苗木基地建设1200亩。
(四)产业基地建设脱贫。一是实施油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度计划新造油茶林5万亩、幼林抚育3.5万亩、低产林改造23.5万亩,到2019年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32万亩。目前,完成油茶新造1万亩、低改2.6万亩。二是打造湘西高山绿色富硒油茶产业基地。以石堤、首车、万坪等3个万亩油茶林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建设为核心,实现企业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致富。三是创新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湘西沃康.大云富硒油茶专业合作社、首车诚信油茶专业合作社、万坪杉木丰林专业合作社等为主,探索贫困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增产增收。
(五)林业新业态下重点工程脱贫。按照“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加快绿色湘西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战略部署,积极申报湖南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万民乡省级自然保护区、不二门森林康养基地、杉木河林场林业碳汇等林业项目,全力推进林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助推生态补偿脱贫提供更有力的绿色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