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权:关于永定区国有林场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研究
永定区回龙观城市森林公园投放运行后,每天在公园内健身、迈步、休闲、娱乐的市民络绎不绝,使之成为市民呼吸新鲜空气的“天然氧吧”。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建设更多更好的森林康养基地的呼声越来越高。下面,本人就永定区国有林场建立森林康养基地进行了探索。
一、森林康养概述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森林康养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有效的保健作用,具有养身(身体)、养心(心理)、养性(性情)、养智(智慧)、养德(品德)“五养”功效。
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森林康养的发展也呈方兴之势。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台湾及内地一些地方开始规划建立了森林浴场。近年,北京、浙江、黑龙江等地就森林康养相关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四川森林康养建设起步早,上世纪90年代,成都周边山区就出现了依托农家乐开展森林康养的民间自发形态。我省从2012年起开始起步,并率先在省林科院试验林场建立起全国首个由林业部门、企业集团和知名医院长期合作的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现正在争创首批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中心以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绿色安全的森林食品、湖湘浓郁的森林文化为载体,以森林医学、现代健康管理、疗养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为核心,整合先进医疗技术、信息技术与健康保险服务,以“养生防病”为服务本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保姆式的健康管理、疗养康复和健康养老三大类森林康养服务,打造绿色健康产业新品牌。
二、我区国有林场基本状况
永定区现有石长溪、漩水、猪石头、白云庵四大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15.49万亩,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的6.37%,其中国有林面积10.84万亩,占经营总面积的70%,集体林面积4.49万亩,占经营总面积的30%;生态公益林面积12.02万亩,占林场经营总面积的77.6%;森林蓄积量68.05万立方米,占全区森林蓄积量的12.84%。森林覆盖率分别达90.86%、92.74%、98.13%、93.26%。
三、发展森林康养基地的优势
(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澧水中上游。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一级构造单元第三隆起带的南端,其中包括武陵山次级隆起带和大庸盆地次级沉降带。武陵山脉的南支、中支横贯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山岳地貌、流水地貌、堆积地貌三类。地势有两级升降的特点,即北部山高往澧水河谷倾斜,澧水上游形成百里画廊茅岩河大峡谷;南部山更高,以天门山为标志,并向沅水呈梯级递降;中部低洼,为半环状山丘盆地。属中亚热带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光照不足,秋季少雨,光照充足。
(二)具有丰富的康养资源。永定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亚热带内陆湿润气候类型。园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为16.8℃,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足,光照富裕。夏秋两季气候凉爽宜人,特别适合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年相对湿度为65%,猪石头林场年均空气相对湿度80%,人体感觉舒适,有利于健康;除白云庵国有林场白云庵工区相对海拔较低外,其它三大国有林场平均海拔在600-900m左右,非常适合休闲养生居住;永定区是全国三大富硒带之一,盛产核桃、葛根粉、茅岩莓茶、优质稻谷、湘西黄牛、黑小猪、土家腊味、红芯猕猴桃、“九嘎公八月瓜茶”、蓝莓等特色产品,农产品优产度达到80%以上;四大国有林场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适合呼吸系统病患者静养;永定区属于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全区绿化率达73.8%。森林覆盖率达到73.79%。猪石头、白云庵、石长溪、漩水国有林场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98.14%、93.26%、90.86%、95.75 %。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 98.13%、93.26%、90.86%、95.75%,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9.57%、全国21.66%,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四大国有林场负离子含量高,从猪石头7个监测点来看,花牛潭瀑布最高达到: 33300个/cm3,最低点天泉山寺遗址达到天泉山寺遗址3260个/cm3。其它三大国有林场除白云庵林场白云庵工区稍低外,其余均达到3000个/cm3以上,养生保健效果十分明显;另外四大国有林场森林广布柏木、马尾松、香樟、香椿、桂花、楠木等主要树种,其散发的植物精气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为森林浴等保健项目开发提供了优质场所。
(三)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猪石头七年寨区区内,有着长达600多年历史的覃垕古城,建有覃垕王文化城、石板古道、古城墙、古城堡、钓鱼台等。这些都积淀着覃垕王文化底蕴。白云庵工区境内的回龙晚钟、天门山工区内天门山寺、鬼谷洞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较高的挖掘潜力。石长溪林场曾有一个保福寺,寺院不大,只有几个和尚,却个个功夫了得,在清代早期,常有出格动作,与出家人毫不相称,不过对老百姓似乎又很友好,所以他们又与天门山野拂藏宝、与附近天罗山下的神秘庄园、与武陵山中那无数山头的军事防御体系,构成了李自成隐秘此群山之中的另外一个传说。随着西线旅游开发开放速度的加快,茅岩河漂流、渔潭库区平湖游、温塘温泉以及天门山先导区高端康健养身的积极推进,又为我区四大国有林场森林康养提供了更大范围的人文开发价值。
(四)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永定区现有国家二级苛花机场、有常张高速、张花高速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张桑高速、黔张常高铁,还有即将开工建设的张吉怀高铁,境内公路都直达各国有林场场部,因此,交通十分便捷。且永定区地处市府所在地,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着永定区成为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
(五)具有良好的人才支撑。全区共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47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77人,初级64人;技师6人,高级工86人,中级工105人,初级工21人。并设有林业科学研究所1个,林业科技推广站1个,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达200余人。随着信息化、电子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推广,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学习先进的林业管理理念和森林康养知识,为全区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六)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10月,在成都举行的森林疗养国际理念推广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提出要努力将森林疗养纳入国家和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张家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板”战略部署和全面实现“小康梦”、“旅游胜地梦”的目标;永定区委、区政府在今年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上,全面吹响了“一核两翼多带”全域旅游发展的进军号角。
四、当前我区国有林场现状
2015年,永定区四大国有林场基本完成了改革,国有林场由原来的自收自支副科级事业单位全部转为公益型一类全额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的生产性支出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林场改革后,林场甩掉了历史包袱,在此情况下,林场大力发展以森林康养休闲产业,既符合当前林业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因此,国有林场可利用林场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基地,将成为林场发展经济的强大后劲。
五、我们的设想
(一)总体工作思路。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指导,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和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建设为契机,紧紧依托原生态文化、原生态林溪及后发优势,以“康体养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集观光、度假、养生、运动于一体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永定区生态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通过10年努力,形成省内较大规模、较强影响、较高品质的森林康养经济体系,把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建设成为永定区国有林场的支柱产业,成为国有林场经济的新引擎。
(三)主要措施
1. 强化组织保障。永定区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国有林场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组建由区人民政府分管林业的副区长牵头,林业、规划、发改、财政、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永定区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为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并由领导小组出台协调好与金融单位的关系好,为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2.制定发展规划。邀请林业院校、科研、规划设计单位为林场制定森林康养基地发展规划。要根据各国有林场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各林场实情的发展森林康养基地近、中、长期规划力求做到高起点,高品位,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3.开展广泛宣传。要召开林场班子成员会、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向干部反复讲清建立森林康养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让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支持林场决策,并积极参与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中来。
4.创新发展方式。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团体、林场职工通过入股、参股、独资或联营等多种形式,投入到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解决林场资金短缺的瓶颈。并采取与省内外林业院校、吉首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积极合作,为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先在猪石头国有林场试点,探索出一套经验后,再在其他国有林场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