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昭宇:祁阳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4-25 15:30 信息来源:

  祁阳地处湖南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1180-1500㎜,地表成份以红色粘土、石灰岩、板页岩、紫色页岩、砂岩为主,土壤深厚肥沃,适宜油茶生长,是“中国油茶之乡”,第一批“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湖南省茶油主产区之一。

  1、祁阳油茶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油茶在祁阳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加工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文献就有祁阳栽培油茶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祁阳响应国家“开展油茶生产运动”的号召,掀起了油茶垦复新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在祁阳实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祁阳丰产油茶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欧投油茶项目和广东农垦集团1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建设项目的相继落户,进一步激发了全县群众油茶产业开发的积极性。目前全县有油茶林近50万亩,丰产林基地近20万亩,大小茶油加工厂200多个,年产茶油3000多吨,2015年油茶产业收入突破2亿元,油茶产业效应凸现。祁阳油茶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主,主要分布在观音滩、白水、茅竹、肖家、潘市、下马渡和大村甸等镇,连片分布。作为祁阳本土成长的龙头企业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和唐家山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社会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全国油茶产品加工企业排头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高档、保健食用油料日益为大众所喜爱,油茶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祁阳丘陵地段多,油茶资源丰富,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对促进祁阳林业经济,带动农民兴林致富,实现林业三大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1当前祁阳县发展油茶产业主要做法

  近年来,祁阳以油茶低改、品改为重点,积极出台新政策、新举措,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首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县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油茶生产管理办公室,实行专人专抓,明确职责。其次,规范管理,科技创新。制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操作规程》、《油茶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并就油茶产业化发展开展了多次专门调研,出台了油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近三年来,通过推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实施抚育低改12.5万亩,依托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支撑,通过高标准整地,深施基肥,良种壮苗,ABT生根粉处理,林地间作等精细为主要内容的油茶更新改造技术,推广湘林系列新品种66400亩。新建采穗圃200亩。再次,政策扶持,服务促进。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200多万元,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油茶低改抚育进行补贴,免费提供造林种苗和技术服务。2004年,祁阳被授为“中国油茶之乡”,2008年,祁阳成功被评审为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2009年,祁阳获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油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四,办点示范,以点带面。采取办点示范和兴建丰产林基地等形式,积极引导林地资源依法合理有序流转,鼓励扶持非公有大户承包经营造林,发展油茶种植和经营大户138户,以点带面推动油茶综合改造工程,带动了群众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第五,企业拉动,产销结合。通过国企业广东农垦集团和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和唐家山等公司带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打造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8万亩,积极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1.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2.1经营不畅,整体效益低。受传统思想影响,祁阳现有油茶资源大多由农户分散经营,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荒芜严重,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病虫害和火灾时有发生,整体效益低下。全县油茶林多属年亩平均产油5公斤以下的二、三类林分。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土地流转意识,茶农不愿转让经营权,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发展。

  1.2.2投入不足,管理粗放。除国家少量投入外,农民自己很少有投入,对油茶经营大多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由于放弃林地管理,各项工程开发建设、火灾吞噬,油茶资源面临持续减少的威胁,资源缺乏管理导致多数油茶林杂草丛生,产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1.2.3良种推广慢,科技含量低。至目前,全县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面积不足15万亩,尚处于不规范的自发状态。全县约有30%的油茶林是建国前就存在的,属多代萌生,产量低,随着其生物学特性进入老龄期,产量下滑,更新改造任务会越来越大。

  1.1.4生产组织落后,品种结构单调。现有茶林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难以组织起规模生产,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需要。油茶采摘秩序比较混乱,偷摘哄抢、乱摘滥采,提前采摘等现象时有发生,油茶未到生理成熟就采摘,影响了油质及产油量,导致丰产不丰收。当前油茶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现有的茶油产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竞争力不强,开发能力受到限制。

  2、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和祁阳发展油茶产业的综合优势

  2.1油茶产业前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是国宝级特色资源。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本食用油料之一,具有独特功能。科学测算分析,茶油含80%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8%以上的多双健不饱和脂肪酸,不易氧化,耐贮藏,能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接受并衷爱这一健康食用油料,目前国内外市场缺口极大,油茶产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2.1.1学术界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和社会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国际国内各界已十分注重油茶产业。

  2.1.2全国许多地方已将发展油茶产业当作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目标,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将发展油茶产业当作新时期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并于几年前就纳入了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建设项目,加大了政策、资金扶持。尤其近年,大型央企广东农垦集团与祁阳县政府合作,建设15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使我县油茶产业发展搭上央企航母,产业发展迎来又一春。

  2.1.3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丰产示范林基地和种苗供应基地逐步扩大,并初步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发展有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2.1.4茶油及其附属品加工水平、产品质量、品牌意识明显提高,消费观念明显改观,产业市场走势越来越好。

  2.2 祁阳发展油茶产业的综合优势

  发展油茶产业,祁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2.2.1油茶是祁阳县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全县绝大部分林地为中酸性土壤,适宜油茶栽培的林地面积100万亩以上,林地资源潜力巨大。

  2.2.2油茶产业潜力大,抓油茶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最实在的举措之一,上下有共识,百姓普遍赞同。

  2.2.3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在我县实施了两期油茶低改工程,培育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2.4有龙头企业作依托。金浩茶油和银光粮油等公司是祁阳县本土培养扶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

  2.2.5大型央企广东农垦集团的合作,为祁阳油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大批林农得实惠,生产积极性很高。

  2.2.6我县是“全国油茶之乡”和全国油茶产业化示范基地,今年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有大量的项目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

  根据经济发展资源状况、科技支撑条件,适度的油茶发展规模是促进农民增收、林产企业增效、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必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3、新时期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

  祁阳发展油茶产业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多种形式经营,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并扶持大户承包经营,突出规模效益;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区域发展,分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品种良种油茶,突出油茶品改;坚持科技兴林,培育经营大户,突出示范带动。

  3.1优化产业环境。一是树立产业化经营观念,加大资源配置和扶持力度,使油茶发展成为本县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精特品牌为重点,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将茅竹、观音滩、白水、肖家、八宝、大村甸、潘市等镇纳入重点产区镇,形成中心产业链,并在中心区重点扶持建立一批高产优质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三是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和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壮大优质油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大投入,以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为契机,做好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项目立项协调工作,争取国家有关经费,吸收更多社会资金发展油茶产业;五是扶持龙头企业金浩茶油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领全县油茶加工业的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发展订单经营,打造产业链条,激发林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完善资源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七是健全林业保险机制,鼓励林农积极参保,降低产业风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3.2提高经营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展油茶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障碍,做精做细油茶品牌,为开发油茶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加大良种推广力度,采取高接换冠等措施,更新现有基地,采用良种壮苗发展高产油茶资源,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快低产林改造和品改力度,保护油茶资源,搞好分类经营,提高集约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并使之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油茶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3.3打造优特品牌。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落实政策措施,依靠广东农垦强大的后盾力量,进行强强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金浩公司,在此基础上,再培育1-2个茶油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链的延伸;扩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油茶基地建设,促进产、供、销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金浩等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壮大公司规模,挖掘市场潜力,打造更多知名和特色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带动分散农户,经营山地,发展油茶,增加收入,实现兴林富民。

  3.4强化管理服务。加强对现有资源的管理,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和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为林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应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信息和服务。做好油茶及其产品的对外宣传工作,扩大社会的认知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对油茶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假售假和破坏油茶资源、扰乱油茶收摘秩序的行为,保护茶农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

  日前,祁阳实施“6331”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高标准、高效益“三群四带”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雏形,预计十年内全县将建成高产油茶示范林30万亩,实现亩产茶油30公斤以上,油茶年产值达10亿元的目标。

郑昭宇:祁阳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667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