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辉:浅析蓝山县造林绿化工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2-08 16:43 信息来源:
  蓝山县是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71万亩,林业用地212.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8%,活立木总蓄积493.63万m3,森林覆盖率71.3%。生态公益林93.6267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85.5630万亩,省级公益林8.063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4%;全县有中幼林面积77.8万亩。全县林木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树种资源有乔、灌木86科210属58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4种,二级保护的18种,优势树种以杉、松、桉、油茶和毛竹为主。
  一、近年来造林绿化成绩 
  近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全县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在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人民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市面貌得到了改善,有效的遏制和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自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16.22万亩。蓝山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科学发展战略蓝图的重中之重,切实推进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让绿色成为城市版图中的“主色调”。经过近几年的的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3%;江、河、塘、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2.02%;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25%;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4%;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0.2%,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03平方米,县城街道绿化率达到27.32%。
  二、造林绿化工作主要作法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每年多次利用召开专题会议、下乡调研、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研究解决规划、资金、技术、质量等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工程的进展,并分别对全县绿化工作规划和安排分别提出要求和指示。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加大对造林绿化工作的领导力度,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调度,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重要议程。
  2、细化责任,明确目标。每年县里以“两办”的名义下达造林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各乡镇(办事处)还与县政府签订了《“生态蓝山”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使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县两办督查室和绿委办坚持动态掌握绿化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工程的快速开展。
  3、办点示范,突出重点。强化造林绿化办点示范,打造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全面推动造林绿化工作。造林绿化示范点主要确定在交通要道、水系、城镇等生态区位重要、社会关注度高、绿化难度较大地区;突出通道绿化建设,以高速公路沿线两旁可视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迹地和难造林地为绿化重点,50米内种植大苗;县城以道路、广场、工业园和机关为绿化重点,栽大树,种鲜花,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乡村以路旁、村旁、宅旁和水旁等“四旁”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提升乡村绿化档次。
  4、严格要求,措施到位。不断强化管理、考核和督查;加大投入,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抓好规划设计,技术指导,苗木调运和病虫害检验检疫;落实专业化队伍的后期管理,强化管护工作,保证造林绿化成果。将造林绿化、三边绿化纳入年终考核,对任务完成得好的乡镇,在林业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未完成任务的乡镇将取消安排林业项目。
  5、加大宣传,广泛参与。将宣传工作作为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墙报、标语等各种形式,通过宣传林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政策信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县主要领导通过参加义务植树,带动和影响全社会和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活动。各级机关、群团组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城,绿化新蓝山”,栽植“三八林”、“青年林”等活动,全县形成了广泛参与绿化造林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
  三、造林绿化存在的困难
  1、绿化建设资金匮乏。近年来随着林木采伐量锐减、育林基金收费也相应锐减,植被恢复费由于全县无重大项目,征占用林地可收取费用减少。全县造林绿化建设资金捉襟见肘,需财政加大投入。
  2、群众造林积极性、爱绿护绿意识欠缺。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困难,通道绿化用地难,周边群众不够配合,偷盗和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需各乡镇办事处加强宣传教育和管护。
  3、森林防火形势不容乐观。全县森林防火存在着经费紧缺、
  人员少、物资储备落后,扑火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防火资金投入,解决人员、物质储备力量,严肃森林防火责任追究。
  4、植树树种结构比例不协调。全县造林绿化在树种的结构和林种的配置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树种的结构配置上,多以纯林为主,而混交林少;林种的配置上,表现为防护林少,用材林多。林种配置比例的严重失调,不适应生物多样发展的结构,就导致了林业生产力急剧下降,而且还有病虫害现象的发生,导致森林的自动恢复功能在逐渐退化,林业经济效益不能够发挥。
  5、林地定额指标欠缺。随着全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建设的加快,省林业厅下达的林地定额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需求。
  四、接下来工作打算
  (一)、强化工作措施:一是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企业、个人参与林业建设,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领域聚集,进一步掀起全县造林绿化的热潮。二是在依法治林上求突破。林业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切实做到建管并重。把林业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强化林业执法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林业生产秩序。三是在科技兴林上求突破。科技是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的关键。要坚持把科技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区、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林农培训力度,普及林业科技知识,使林业良种良法深入千家万户,尽快转化为林业生产力。
  (二)、明确建设目标:到2020年,确保全县林地面积在142400公顷以上,森林面积在111467.5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4.75%以上,活立木总蓄积达到621万立方米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在90%以上;
  (1)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任务10.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9万亩、荒山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0.9万亩。
  (2)面上造林: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10.0万亩,工业原料林5.0万亩,经济果木林5万亩。
  (3)森林经营工程。实施森林抚育65.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2.5万亩,优材更替2.0万亩,培育无节良材7.5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3.5万亩。
  (4)五边绿化工程:全面实施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建设,完成境内二广、夏蓉两条高速公路和S316、S322、S324三条省道及县道、乡道和主要乡村道路的绿化。
  (5)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珠江防护林2.5万亩。
  (6)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石漠化区域人工造林10.5万亩,封山育林28.0万亩。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造林绿化的投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解决蓝山县造林绿化工作中的问题,为建设美丽生态蓝山而奋斗。

廖昌辉:浅析蓝山县造林绿化工作

667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