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5-14 17:44 信息来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产业,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中方县是全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所产茶油品美质优,久负盛名。但长期以来由于油茶经营粗放、品种老化、荒芜损毁严重等原因,比较效益低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对优质环保植物油需求越来越大,加之我县被成功列入首批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油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发展油茶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油茶是世界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使用植物油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发展油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油茶,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期可达80年以上。据统计,近年,油茶毛油价格高达4万元/吨,其副产品茶枯的价格达到1800元/吨以上。据测算,每亩油茶的产值约为4.2亩油菜,农户种10亩优质油菜林,稳产期后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中方县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山地资源丰富,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如在农村山区大力推广发展油茶产业,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迅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发展油茶对带动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作用。油茶产业链长,综合利用价值高,除可生产茶油、营养保健品、护肤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外,其剩余物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做大做强我县油茶产业,延伸上、下端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将有效带动我县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发展油茶可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抗低温冻害,防火效果好,适生范围广,可以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来发展,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促进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要求。
  二、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1、发展现状:我县是湖南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栽培与加工的历史悠久,油茶资源丰富。自我县被列为第一批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县来,县林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加强“三农”工作、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及有效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现代林业、加快富民强县的战略选择,更是坚持生态立县、建设生态中方的有效途径,从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规划和扶持入手,充分利用我县油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及时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坚持新造和低改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机制创新、打造产业链、推进林油一体化,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来势较好、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栽培油茶10523.8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6.3%;完成低改15123.1亩,完成任务的100.8%,建有一良种苗圃基地,年出苗木可达200万株以上。
  2、发展规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速推进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建设的意见》,到2015年,全县油茶总面积达到30万亩(新造16万亩,改造14万亩);年产量达到9000吨;境内223省道、209国道沿线分别建成10万亩、3万亩产业带;在铁坡、铜湾片区分别建成9万亩、8万亩产业群;油茶品种优质率达90%以上,油茶产品精深加工率达80%以上;油茶产业值达到4.5亿,占全县农业产总值的30%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建成油茶丰产示范基地10万亩(新造3万亩,改造7万亩),初步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油发展一体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是根本保障。
  1、理清思路,强化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领会、吃透上级文件政策精神,合理布局,加强领导。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林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生产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县、乡镇、村层层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县级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驻村干部和技术人员包户的四包责任制。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先后下发《关于加速推进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建设的意见》、《补充意见》、《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等文件,明确种植任务,措施和鼓励种植补偿标准,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制作固定标语,印发技术手册,宣传资料等手段,充分宣传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工作措施和政府扶持政策,为油茶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创新方式,农企共赢。为加强集约化生产,解决林农投资困难等问题,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洪源等四家油茶开发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与农民联合开发油茶基地,使茶油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转变,形成产销合作,提高油茶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4、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专项资金由国家、省、市政策补助和县财政引导资金组成,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补贴与奖励、技术推广与服务。县财政每年安排引导资金不低于120万元,根据财力状况逐年适度增加,并科学合理安排涉农资金用于油茶基地和加工项目建设。吸引民间资金投入,鼓励非公有、私营企业和吸纳民间资金投入油茶开发和生产。

谢东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667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