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礼:对加快城步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9-03 17:44
信息来源:
一、城步县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概况
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总面积397万亩,辖11个乡镇、10个国有农林牧渔场,291个村(居委会),境内居住着苗、汉、侗、瑶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2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8%,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县、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境内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山、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全县现有林地面积32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3%,活立木总蓄积量7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79%。
(二)林业产业现状
1、资源培育力度加大,林业第一产业蓬勃发展。一是林地资源潜力巨大。竹木蓄积量居全省第6位,楠竹33.5万亩,有19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1科821种,有珍贵树种110种。二是林业基地发展迅速。全县现已创办各类林业基地开发示范点60余个,速生丰产林基地40万亩,楠竹基地30万亩,马褂木基地30万亩,林粮油基地10万亩,金银花基地0.3万亩。三是森林资源管护逐步加强。坚持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兴县、产业富县”战略,严格林木限额采伐,切实加强林地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县现已实施封山育(护)林面积20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22.64万亩。
2、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方兴未艾。全县林产工业现已涉及木材加工、竹、藤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木、竹浆造纸制品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木、竹、藤工艺品制造业,采矿业等众多领域,年林产工业总产值近3亿元。
3、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升温。城步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湖南最长的绿色长廊”之称的两江峡谷,被誉为“江南呼伦贝尔”的南方最大牧场——南山牧场,神奇苍茫的“福地”十万古田,“天然植物基因库”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世界最早的人工杉木林“东晋古杉群”和“湖南杉树王”等。全县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约1.5亿元。
二、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城步县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林业产业投入不大;林产工业经济不强;生态旅游经营状况不佳,全县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
三、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对生态旅游、花卉苗木、森林食品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把林业产业发展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力求将林业产业年总产值由现在的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亿元以上。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等在建工程。二是要大力发展杉、松和楠竹等速生丰产林。每年力争完成速生丰产林1万亩,楠竹新造3300亩,低改20000亩,发展油茶5000亩,油茶低改3000亩。三是积极改造低质低效林。四是要拓宽融资渠道。林业重点工程要优先向林业产业项目倾斜。金融部门应加大林业贴息贷款和山区综合开发等信贷资金投放。由财政解决经费,建立县林业科研基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三)促进林产工业健康发展。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和规范管理力度,引导企业注重科技创新,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对产品合格率和原材料利用率低于70%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将全县竹木加工企业数量严格控制在50家左右。
(四)扎实推进集体林权体制度改革。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机构,推进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充分调动森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积极性。
(五)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站在与国际旅游对接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南山牧场作为全县旅游的龙头,推动其早日融入“桂林—崀山—张家界”国际旅游大循环格局,打造国际旅游知名品牌,促使全县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鼓励科研单位和林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下乡服务。迅速将国有林场、林科所等二级机构班子调整纳入全县统一管理,林业干部职工予以择优调配使用,建立灵活、合理的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