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辉:关于平江县油茶产业开发的几点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10-08 17:44 信息来源:
  油茶是平江的传统产业,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素有“油海”之称。
  油茶树具有受益时间长,见效快,收益稳定,适应性强,油脂品质好等特点。
  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色清味香,久食不腻;不易酸变,耐贮藏;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主,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转化;富含维生素A、B、C、E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具有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升高之功效,是我国食用植物油油中之“王”,公认为“软黄金”、“益寿油”。我访问过平江山区的不少长寿老人,他们长寿的秘诀都与长期食用茶油有关。茶油这种独一无二的属性,已经受到消费者的特别青睐,现在每公斤价格已达到40元左右。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平江县就开始抓油茶产业开发,改革开放以来力度不断加大,使这一传统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至今还是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这么好的一个产品,却没有形成拳头,实在可惜;作为林业部门的负责人,我更感到责任重大。因此,本人根据近期调查的一些情况,试就如何加强平江油茶产业开发,真正把平江建设成为油茶大县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平江开发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1、优势明显。一是气候优势。平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十分适宜油茶林的生长。二是地理优势。平江有428万亩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70%,但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只有42万多亩,仅占山地总面积的10%,剔除这部分山地不适宜种植油茶外,还有有300多万亩山地海拔在300—500米之间,这些丘陵山地土质肥沃、板结度不高,为油茶林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立地条件,具备大面积种植油茶的有利条件。可以说,平江是一块发展油茶的天赐宝地。
  2、基础扎实。一是群众基础。平江人祖祖辈辈对油茶的认可度较高,特别是童市、三墩、咏生、龙门、南桥等重点乡镇的群众,可以说对油茶情有独钟。通过多年的努力,平江县现有油茶面积72万多亩,年产茶油2000吨左右,加上茶枯、茶壳等副产品,全县油茶总产值已经过1亿元。三墩乡公平村油家组苏满安一家4口,2007年至2009年,每年油茶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他家有4.5亩良种油茶山,2007年开始受益,平均每年每亩产油达到31.5公斤,按每公斤36元计算,亩均产值达到1100多元。这些鲜活的事例,为平江发展油茶产业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技术基础。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平江在油茶工程项目建设、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大奖。高级工程师黄展鹏因在油茶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劳动部记一等功,成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全县接受油茶技术培训有农民近万人,有油茶“土专家”2200多人。通过多年努力引进和选育出了“德字一号”、“巴陵籽”、“湘林系列”等20多个油茶优良品种。
  3、机遇难得。一是国家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提出用10—15年时间,使全国油茶林面积达到6000万亩以上,茶油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计划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龙头加工企业和30个知名品牌,使精品油比例达到7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省里重视。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至2015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0万亩,其中建设亩产50公斤以上油茶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的发展目标,并编制了《湖南省10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大纲》。这些政策措施,为平江发展油茶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前景美好。一是开发油茶经济效益可观。油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一年栽种,三年开花,四年挂果,六年进入丰产期,稳定收获期达60年。丰产期每亩每年产籽200公斤,产油4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测算,每亩收入1600元(优质茶油国际市场价格可卖到每公斤100元)。据国家林业局测算,每亩优质油茶收益比杉木高出一倍左右,约为4亩油菜和1.3亩花生的产值。油茶生产、加工、营销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既是农民创业的舞台,又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二是生态效益明显。油茶树属四季常绿阔叶乔木,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卉美观,具有极强的生态观光旅游价值,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宽了空间。规模种植油茶,既利用了大量的荒山荒地,又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平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平江开发油茶产业的主要障碍
  1、思想认识不一致。有些基层干部缺乏在一个地区长期工作的打算,干了三两年就希望提拔晋升或调整岗位,因而只重视当年GDP,只追求短期轰动效应,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普遍。这样一来,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效益、体现政绩的开发性项目,就认识不深,或者根本不想去认识,或者认识到了也不愿意付诸行动。近年来,平江县委、县政府就开发油茶产业下发了文件,制定了开发规划,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规模开发尚未形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县上下认识还没有完全一致,带来行动缓慢,个别地方甚至基本没有行动。
  2、投入机制不健全。开发1亩油茶基地,除农民投工外,至少需要投入资金660元,其中:肥料费(含基肥、追肥)400元,苗木费(含补植苗木)200元,病虫害防治费50元,其他费用(含规划、培训、验收等)10元。目前,油茶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国家项目的补助标准尚不明确。除县内每年整合部分支农资金投入外,再无其他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几十万亩油茶基地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对现有大面积油茶林低改缺乏资金支持,要使油茶产业尽快发挥效益,对现有油茶林的抚育改造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其面积庞大,潜力巨大,且见效快。平江已实施的部分油茶低产林改造实践证明,抚育改造一亩油茶林,可提高产量6倍左右,更新改造一亩油茶林,可提高产量16倍左右,现有油茶林面积这么大,其蕴藏的增产效益十分惊人,且山区群众要求迫切,但目前国家对油茶低改尚未明确扶持政策。
  3、经营管理不精细。我在咏生乡与农户座谈时,一位老人说:“想赚油茶钱,要伴茶树眠。”这说明种油茶与种其他作物一样,必须精耕细作。油茶成林后,一般每年应抚育一次,砍掉荆棘杂草,每两年松一次土,适当施点肥,就能够维持稳产高产。平江目前共有油茶林73.5万亩,年产茶油2000余吨,亩平产油仅为2.8公斤,可见经营管理十分粗放。据调查,全县每年进行垦复的面积仅为3.5万亩,处于半经营状态的8万亩,其余油茶林基本上都处于荒芜状态,几乎没有任何投入,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集约经营。
  4、保护措施不到位。上世纪90年代初,平江的油茶生产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不少外地客商纷纷进入平江收购茶油,当时每公斤茶油价格达到16元以上。90年代中期,随着豆油、调和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的大量开发,茶油价格暴跌,每公斤仅为9元左右,严重挫伤了广大林农的积极性,从而放弃对油茶林的投入,致使大面积的油茶林荒芜。油茶林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就相当困难。目前,国家对稻谷、小麦、生猪、油菜籽等农副产品都有最低保护收购价,而对品质十分优良的茶油却没有建立最低保护价收购制度,致使农民承担的市场风险过大,也是造成油茶产业难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加快平江油茶产业开发的几点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08年,平江县政府出台了《平江县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了《平江县50万亩标准化油茶基地产业开发规划》。同年12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平江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又明确将油茶列为平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要在进一步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将规划正式纳入全县“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具有法律效率的文本,以指导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将规划落实到各乡镇、村、组和山头。
  2、制定政策,大力扶持。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近两年,平江县每年整合支农资金500余万元投入油茶开发,但远远不够。油茶栽下去以后,要连续抚育3年,一旦资金链断裂,抚育跟不上,就会全功尽弃。因此,一定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建议国家设立油茶开发专项基金,对新造油茶林每亩补助600-800元,油茶低改每亩补助300—500元,严格验收,分期拨付。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油茶开发。二要加速油茶林地流转。政府要鼓励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要搞好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以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形式深入生产第一线,搞示范、树样板,切实有效地推动良种良法的推广。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油茶生产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育苗工和种植工。建立油茶病虫害测报制度,切实抓好病虫害预警和防治工作。四要建立茶油保护价制度。国家对茶油制定保护价格,以保证油农在茶油市场价格波动时不挫伤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同时要将新造油茶林纳入国家涉农政策保险范畴,对新栽油茶林前5年实行政策保险,提高林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风险。
  3、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一要建好基地。基地建设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目前,平江油茶林面积虽然有73万多亩,但布局分散,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成基地,可选择童市、三墩、三阳、咏生、伍市等基础较好的乡镇建设集中连片的油茶基地,力争3年内建设30万亩高产稳产油茶林基地,同时,要加速对产出低、质量差的油茶林进行改造,力争3年内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20万亩。二要培育龙头。培育油茶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平江山润油茶公司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年加工精炼茶油超1万吨的生产能力,但对茶枯、茶壳等副产品的加工尚未破题。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其扩大规模,提高综合加工能力。三要争创品牌。没有市场,油茶产业开发就无从谈起。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引导油茶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争创过硬品牌。今年,我们已协助山润公司将“山润”牌精炼茶油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如能成功,将对平江油茶开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将油茶开发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抓区域经济和现代林业的战略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油茶产业。要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将开发责任具体分解明确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现在,对财税任务、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油茶产业开发这项事关生态建设、农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工作,也应该纳入“一票否决”的范畴。凡是没有完成油茶开发计划的单位,不得评先评优,主要领导不能提拔调动,失职渎职的,要启动问责制。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油茶产业开发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建立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余燕辉:关于平江县油茶产业开发的几点思考

667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