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奇:建设四大基地 发展绿色经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11-19 17:44
信息来源:
一、建设四大基地
一是北部生态防护林基地。将县城北部祁山山脉建成县城生态保护带。通过实施长防林国债、小水源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工程项目,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入及保护力度,采取封、改、补、造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石漠化治理,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重点发展杉竹混交、杉阔混交防护林,提高森林的整体防护功能,形成面积达20万亩的防护林带,打造祁阳绿“肺”。
二是中部高产油茶基地。县境中部低山丘陵地区,现有油茶林40万亩,要坚持立足资源优势,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建成高产油茶基地。以油茶新造和垦复低改为抓手,以规模种植和大户经营为模式,重点建设以衡枣高速公路、S320线、G322线、湘桂铁路沿线四条油茶产业带和分别以肖家村镇、七里桥镇、文明铺镇为中心的三个油茶产业群,连片建设国家级油茶示范基地20万亩,其中新造6万亩,低改14万亩,辐射周边地区,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油茶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食用油 6000吨,产值达4亿元。
三是南部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境南部的大江、内下、肖家、八宝、大忠桥等镇(场),是我县木材主产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中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快低产林改造,不断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地产出率,建设以杉木、国外松和楠竹为主要树种的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30万亩,为全县林产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四是园区林产工业基地。将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和建设主导产业有机结合,扶持发展木本油料、木竹制品和林产食品加工业,以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宝达食品、嘉瑞生物等林产加工企业为重点,在祁阳工业园内建设省级林业产业园1个,形成产业化链条,把林产工业建设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加快推进全县林业工业化进程。
二、追求三个效益
(一)生态效益。到2015年,全县森林面积达129.45万亩,增加1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2个百分点,通过对现有中低产林分的改造,使林种树种结构更趋合理,林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森林植被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等起到重要作用。
(二)经济效益。祁阳县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间,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的影响,预计总投资20.75亿元,林业产业将成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预计期末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林产工业将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社会效益。目前,我县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林农收入相对较低,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如发展油茶产业、木竹经营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和林副产业,既可与外地发展友好往来,又可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林农收入,提高林农生活水平,促进林区和谐稳定。
三、强化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抓落实。林业系统各单位把发展林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林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实行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统筹安排,分解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施绩效考核、严格奖惩。同时,积极领办创办示范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是深化改革求创新。突出抓好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林业改革,改革和完善林木采伐管理,促进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向森林可持续经营转变,实现多功能发挥,多目标管理,确保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有效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流转、抵押贷款、林业综合执法、集体林权制度等配套改革,力争在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优化环境促发展。规范执法,改进服务,落实好减免林业税费政策,提高造林者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大、扶强、扶优现有加工企业,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型加工企业2-3家,加快省级林业产业园区工程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和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导林农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拓宽渠道增投入。 多渠道筹措林业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林业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林业投入。加大信贷投资力度,引进大公司投资造林建基地,引导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鼓励社会集资开发造林。争取县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投入到林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