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年:建设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推动湿地又好又快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3-29 17:44 信息来源: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千百年来,水、湿地与岳阳有着不解之缘,湿地资源是岳阳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县人民的支持下,湿地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任重道远。我认为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宝贵的湿地资源,应作为我县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岳阳县湿地保护现状
  1、湿地资源丰富。岳阳县西依东洞庭湖,境内河流密布,湖塘众多,湿地面积14.4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49%,是全县林地面积的1.5倍,居全省首位。湿地类型较为齐全,拥有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类型。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已记录到鱼类12目23科114种,鸟类13目50科306种,两栖类、腹足类、软体类、瓣鳃类等动物68种,其中国际协约指定保护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398种。
  2、工作基础良好。2009年,岳阳县成立了全省第1家副科级县湿地保护分局,专门负责全县湿地保护开发工作。开展了全县湿地资源综合调查,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全县湿地资源情况,被省林业厅评为“第二次湿地调查先进单位”。接连开展了多次“爱鸟周”活动,爱鸟护鸟、保护湿地的观念在群众中得到一定普及。实施了多项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宝塔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经发改委批复,正在编制新墙河湿地公园项目,全县湿地保护开发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3、存在问题明显。一是湿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受经济利益影响,乱捕、乱猎、乱挖、乱围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湿地管理的管辖权过于分散。各部门管辖范围交叉、管辖权限冲突、部分管辖内容空白,影响湿地资源与功能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基础设施滞后,科技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落后。四是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问题有待解决。
  二、岳阳县湿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加强湿地保护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方向。维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在新时期的肩负的重大使命。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物种基因库”。维护生物多样性,决不能离开湿地保护。湿地还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破坏1公顷湿地,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达约1.5万吨,湿地在间接减排、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上不容忽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强湿地保护工作作为“十二五”的工作内容之一。贾治邦局长在第二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上说:“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事实说明,无论是从全国、全省还是全县看,湿地保护工作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加强湿地保护是服务县域发展的需要。岳阳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四湖五区”的发展目标。“四湖”中的“生态东洞庭湖”就是要加强东洞庭湖区生态保护和新墙河流域综合治理,促进人与水、砂、苇、渔、鸟共生共存,让岳阳县天更蓝、水更清。“五区”中的“滨湖城镇乐居区”就是要“以水为肌肤、以生态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建设“文明新城、生态绿城”。 指明了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方向,提出了湿地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新的更高要求。
  3、加强湿地保护是树立林业形象的需要。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以前,我县林业发展重点在森林资源增长上,湿地保护和利用是薄弱环节。近两年来,我县贯彻“旱路”和“水路”两条路都要走的水陆战略思路,在抓林地工作的同时抓湿地保护工作。在湿地保护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支持。目前,我县面临着湿地保护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强湿地保护是林业部门的应尽之责,也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需要。
  三、湿地保护的主要目标
  加强湿地保护,主要是构建湿地保护开发的5大体系,实现 “春走芳草地,夏绕碧荷池,秋赏芦花黄,冬观万鸟飞”的目标。
  1、建成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初步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保护管理形式并存的保护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县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2、建成较完善的调查监测体系。成立湿地生态监测中心,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
  3、建成较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人才建设,开展对外交流,切实提高全县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技术能力。
  4、建成较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几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关心湿地,重视湿地保护的环境和氛围。
  5、建成较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规范,逐步建立起全县湿地保护的制度、政策体系。争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调动群众保护湿地的积极性。
  四、保护利用的措施
  1、全力推进湿地保护网络建设。以完善设施、强化管理为手段,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形成我县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湿地保护建设体系。一是完善布局网络。争取宝塔湖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尽快实施,申报宝塔湖省级保护区,加快新墙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编制,争取通过评审,将全县60条大小河流纳入省级湿地保护小区范围,通过乡规民约等协议保护形式,划建县级湿地保护小区,保护好对物种保存和乡俗文化有重要影响的小块湿地。二是加强湿地监管。从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湿地退化严重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坚持依法保护原则,对侵占和破坏湖泊湿地资源的行为和随意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的活动,坚决进行打击。三是适度开发利用。认真组织开展东洞庭湖观鸟节,高标准建设新墙河湿地公园,在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结合我县大云山森林公园、相思山公园、铁山千岛湖和张谷英民俗村生态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岳阳县生态旅游品牌。
  2、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保障支撑。一是形成多部门联管合力。湿地保护工作是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多部门管理,共同实施。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建立由林业局牵头,水利、国土、旅游、农业、畜牧水产、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对内沟通协调,对外积极履职的工作格局。二是出台地方规章制度。通过人大会议,制订《加强岳阳县湿地资源保护开发规定》,对湿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水质提高、旅游开发作出明确规定,制订适合县情,贴近实际的湿地管理办法,促使湿地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加强经费保障。争取将湿地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利用湿地保护的公益性,广募社会资金。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资金注入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出台投融资鼓励政策,拓宽湿地保护融资渠道。
  3、不断加强湿地工作管理。一是加强湿地管理队伍建设。切实充实湿地保护力量,开展湿地技术培训,添置巡护执法装备和监测设备,加强后勤保障,不断提高湿地监管能力。二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契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积极探讨与实行社区共管的管理模式,与保护区周边乡镇、场圃、村组共同管理湿地。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三是提高湿地保护科技水平。加大湿地保护科技投入,加强湿地技术推广,积极与周边县市开展湿地保护经验交流,在湿地监测、疫源疫病、湿地修复等方面,不断提高我们的湿地保护科技水平和质量。
  

周方年:建设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推动湿地又好又快发展

6677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