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艳君:建设绿色通道 打造锦绣潇湘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3-18 17:43
信息来源:
一、通道绿化建设现状
永州现有各类公路总里程11389公里,其中国道935公里、省道2952公里、县道2529公里、乡道4916公里、专用57公里。境内还有洛湛、湘桂2条铁路长365公里。永州通道绿化工程启动于2003年。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落实“定范围路段、定苗木树种、定质量标准、定管护措施、定奖罚兑现”的“五定”建设责任制,采取“封、改、补、造、退”和“专门班子负责、专业队伍施工、专职人员管护”等措施,实施部门联村建绿、招商引资兴绿、全民义务植绿等方式,全市通道绿化建设呈现出了大力度推进、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高质量保证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投入通道绿化建设资金10余亿元,累计完成公路通道绿化达标里程4061公里,铁路通道绿化达标里程239公里,分别占全市公路、铁路总里程的36%和64%,共栽植樟树等阔叶大苗400余万株。衡枣高速和邵永高速永州段第一重山脊可视范围荒山实现了沿途披绿;道贺公路道县段、宁道公路和永连公路永州段沿线基本上实现了大苗栽植成线连片;永州大道、道贺高速江华出入道口、江华瑶都大道等通道绿化投入大、起点高,初具园林式通道绿化雏形,已成为全市通道绿化标志性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来一段,永州通道绿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看,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现有未达标绿化里程7328公里,占总里程的64%;未达标铁路绿化里程126公里,占总里程的34%。相当一部分国省道、特别是县乡道基本上还没有动作,建设规模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二是标准不高。通道绿化大多树种单一,宽度不足,绿化空白点较多,没有做到乔灌草结合,缺乏层次感,只注重了绿化,没有达到美化的效果,绿化标准低、档次不高。三是推进难度大。永州通道绿化建设工程自2003年全面启动以来,已经历了10个年头,但从总的进度和效果看,成效还不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通道绿化的重要性还没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基层的共识,推进过程出现上面费力、下面不力的局面。四是管护不到位。绿色通道部分路段由于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树木长势差,人畜、森林火灾损毁严重。究其原因,一是重视不够。一些县区和乡镇对通道绿化重要性认识不足,上面热下面冷,被动应付了事。二是投入不足。通道绿化线长面广,标准高,难度大,需要大量投入,而目前这方面大多依靠有限的财政投入和林业专项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三是机制不活。 由于通道绿化乡镇、村组的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导致造林用地难落实,甚至出现农户堵工现象。有的地方重种轻管,后期管护跟不上,造林成活率不高,劳民伤财。
三、对策与建议
通道绿化是一项任务艰巨的长期性工程,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赢。
(一)要坚持高位推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通道绿化工作格局。在领导力量上,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配合抓。在目标管理考核上,将通道绿化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将通道绿化建设责任落实到沿线乡镇和村组,对任务未完成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奖惩兑现。在督查手段上,把通道绿化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跟踪督查、重点督办,定期通报。
(二)要坚持打造精品工程。通道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绿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美化。打造通道绿化精品,是通道绿化景上添花、画龙点睛之作,也是展现一个地方良好森林生态的形象窗口。结合永州实际,打造通道绿化精品工程,首先,在布局上突出城区连接线、高速公路连接线、环城或城边公路等重要路段,以及出入城区道口、主要干道交叉路口等重要节点;其次,在规划设计上立足高标准、高起点,按照园林景观的建设标准,注重绿化的立体性效果和多品种设计,大手笔投入,精细化施工,达到四季苍碧、叶绿花红的效果;再次,在功能构建上谋求多赢,既把通道绿化精品打造成为城市或局部区域的“绿心”,又建设成为城镇居民游憩的森林生态公园。
(三)要坚持创新用地和资金投入机制。土地和资金是制约通道绿化的最大“瓶颈”。只有解决通道绿化建设用地问题,才能做到应栽尽栽,应绿尽绿,实现通道绿化全覆盖。可采用租赁、征用、适当补贴、农业结构调整等模式,妥善解决用地问题。永州是林业大市、财政穷市,必须坚持多措并举,广辟投入渠道。要建立起“政府出资、项目投资、社会聚资”的造林绿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实践证明,投资绿化对改变城乡形象的收益大大优于其他基础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通道绿化的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改变过去“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模式,整合林业、交通、水利、发改、开发等部门的生态建设和通道绿化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广股份制造林、企业造林、大户造林、合作造林、引资造林,对社会集资建林,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积极引导群众投劳投资。
(四)要坚持创新管护机制。要把管护责任的落实作为推进通道绿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全面确权落实责任主体,推进绿化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推行“谁建谁管”的长效管护机制,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体系。主要通道绿化工程在三年承包期内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管护,采取设置围栏、大苗打撑、开沟排水、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管护措施,确保绿化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三年后,根据造林的不同模式,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类施策。可采取联户管护、专业管护、委托管护、业主管护等模式,做到不栽一棵无主树,不丢一块管护责任不落实的林地,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绿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