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胜: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业增效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8-22 17:43
信息来源:
一是加强领导,实行高位推动。要激发农民的造林积极性,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单一的木材生产模式,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使农民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实现增收。为此,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认真落实省厅的决策部署,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整合力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农业、畜牧、水利、农办、科技、财政、医药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发展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领办、部门会商、目标管理、督查考核等四项制度。县人民政府与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奖,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二是加大扶持,力求良性发展。为发展好林下经济,真正形成以农促林、以林保农、农林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县从技术服务、资金补贴和协会指导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力度。由县林业和科技部门牵头,整合相关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能水平。县、乡财政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5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些林下经济发展好的乡镇及种养大户。同时,成立养鸡、蔬菜和食用菌等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种养产品质量好,卖得出,效益高。如林下蔬菜,全县年产量4200万公斤,90%通过蔬菜行业协会组织,销售到我县插旗芥菜工业园进行加工增值。
三是典型引路,确保示范带动。近几年来,我们培育了一批典型的林下经济大户,对12个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林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予以挂牌认定和重点扶持。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起到了户带户、户带村、村带乡的效应。县林业局退休干部刘绍先2000年租赁外洲造林400亩,通过多年摸索,建立高效林菜科技示范基地,每年林下间种榨菜、芥菜400亩,亩产鲜菜7000斤,产值达到61.6万元,纯收入29.6万元,亩平增收740元。造林大户丰玉波去年在200亩杨树中种植蜜本南瓜,由于模式得当,管理精细,取得双赢效果,林木生长良好,南瓜喜获丰收,总产50.45万公斤,总收入25.2万元,亩平收入1260元。个体户严乐安在胜峰国有林场租赁林地10亩,建立生态养鸡场,在山杉中幼林中养殖土鸡4000只,4个月出售,年销售土鸡12000只,销售收入50万元,纯收入近10万元。
我县发展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林下经济总量较小。我县属平原湖区,林地面积相对较少,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有15万亩,而目前发展林下经济的面积5.7万亩,仅占38%。年增收30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不到50元。林下经济总量与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发展管理水平不高。在林下种养方面,大多农户沿袭传统的种养方式,缺乏科学种养、规模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三是发展基础条件偏差。我县部分林区还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难以推广,从而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是技术指导服务欠优。林下经济推广范围较窄,社会服务能力不够强,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订单林业,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风险较高。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林下经济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发展林下经济空间大,效益好,但同时需要正确引导,科学实施,建议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深化认识,不断提高规划水平。要结合县情、林情,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加工紧密结合。要重点培育示范大户,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实行典型带动。
二是创新模式,着力提升综合效益。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改善林下经济产品交易无序,散乱自由的经营状态,将简单的、原始的“小农经济意识”逐步转移到以林下种养为基础,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产出为主的发展道路上来。要采取政策启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利益驱动的激励机制,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发展。
三是优化环境,大力改善发展条件。要搞好技术服务,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成立林下经济技术服务工作组,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要搞好资金扶持,县乡两级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补贴和示范基地建设。要推行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要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健全完善林下经济中介组织,加强经纪人队伍管理,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加强领导,不断加强责任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领导,对全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协调与服务。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乡到村,严格考核管理。要实行职能部门包干督导责任制,涉农部门对乡镇实行包干督导,帮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做好技术和资金等各项服务,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