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波:永顺县老司城绿化工作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7-16 17:43 信息来源: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距县城19.5 公里,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时期统治中国西南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具有作为大遗址的多重价值。老司城遗址与周边魅丽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紧密的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极具多元立体展示价值。近年来,老司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进入全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正在抓紧申遗工作。为了配合做好老司城的申遗工作,就老司城绿化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老司城绿化工作基本情况
  老司城属于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北起自生桥,南至司河大坝,南北长 14.2km,东西宽 7.5km,境内最高海拔 736m,最低海拔 271m,相对高差 465m。沿河两岸大小溪流 15 条,水力资源丰富,区内的森林覆盖率达 85%,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主要是常绿栎类、樟属、楠属、杜鹃花科等珍贵树种;常绿落叶阔叶林多为次生性,主要常绿阔叶树种有黄樟、湘楠、润楠、闽楠、石栎、黑壳楠、女贞、椤木石楠、米槠、桂皮等,尤以樟科、壳斗科占优势,物种资源丰富,区系成份复杂多样,起源古老,物种成份多样,群落特色明显,珍稀濒危物种和受保护物种多,茂密的森林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效益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功能。
  近几年来,我县把老司城申遗工作作为县委、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积极抓好老司城遗址区的森林资源调查和造林绿化、资源保护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老司城周边环境以及通往老司城的公路三年生态绿化规划,制定了年度实施方案。2009年以来完成造林面积750亩,其中公路两边大苗绿化造林132.5亩,并对老司城特色村寨绿化美化,在老司城遗址区种植草皮20多亩,并安排专人进行精心管理。
  二、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主要是借助“八百里”绿色行动项目实施老司城造林绿化工作,投入资金量太少,特别是造林后期管护、抚育、施肥等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来,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整体绿化、美化、景观效果。
  二是缺乏总体绿化规划,可选择造林树种太少,大面积柏木人工纯林,林分结构单一,林相不整齐。
  三是附近山体生态体系未得到应有维护,尤其是进入老司城公路两旁山体,原生森林植被被破坏,土壤流失,母岩裸露,狼衣丛生茅草遍野,几乎没有植物景观,森林环境质量极低,严重影响了老司城的旅游价值。
  四是管护力度不强,乱砍滥伐、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三、抓好老司城绿化工作几点建议
  1、科学进行规划,加强树种选择
  坚持绿色总体理念,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对区内绿化进行总体规划,达到建绿造林并举、科学布局合理、生态功能完善。一是加强统一规划。重点是完善老司城总体规划中,要有对生态环境、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大片森林绿地,包括休闲林地、经济林地、苗木基地等。二是加强绿化规划。在总体布局上,形成由远山大型片林环线绿带、核心区楔型绿化、道路河道的防护绿廊、周边公园型园林绿化为主的绿色景观,组成“环、楔、廊、园、林”绿化系统。三是加强树种选择。重点要增加区内树种的数量,使之达到树木颜色能随季相的变化而变化,彻底改变树种和林分结构单一状况,从老司城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该区的立地条件,在原有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阔叶树种或竹类,如黄心夜合、木荷、苦槠、甜槠、深山含笑、杜英、枫香、毛竹等乡土树种,在核心区周边定植楠木、银杏、珙桐等珍贵树种。
  2、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护林管理
  一是强化封育管理。老司城区内大面积石灰岩山地,坡侧陡峻,土层脊薄,林木一旦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在老司城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现有林木的保护,要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当地居民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索取和破坏。通过封山禁牧、轮牧、休牧等方式,改放牧为舍饲养畜,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二是严禁采伐林木。要从严控制民用材采伐,严禁商业性采伐,对确有必要进行卫生伐、更新伐,要严格检查,慎重审批,只能在不失去观赏作用的前提下,分期择伐,逐步更新,对破坏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的违法行为,要依照《森林法》及时处理并严厉惩处。三是严防森林火灾。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提高居民防火意识,及时与广大居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组建森林扑火应急队伍。防火期内要突出防范,管死火源,及时监督检查,消除隐患,真正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
  3、坚持科技创新,创新绿化措施
  绿化造林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科学技术的生态建设工程,必须积极依靠科技进步。要针对当地的群落特点,引种、培育、扩繁缺乏的植物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合当地绿化造林措施。一是在风景林区林冠下选用木荷、枫香、杜英、无患子、苦槠等树种进行补植,采用多树种不同比例混交,形成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针阔混交风景林。二是在所有山脊或防火线上营造既有防火又有水土保持功能常绿阔叶林防火林带。三是在坡度较平的退耕地及荒地上,结合风景林区实际,种植杨梅等优良水果和竹林。四是在其它郁闭度较小的林冠底下补种阔叶树种以形成针阔混交林。五是加强现有低效经济林的更造。
  4、落实管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一要成立老司城绿化公司。专门负责老司城绿化的组织、动员、协调和绿化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资金管理工作。二是要多渠道筹措绿化资金,建立绿化基金。建立专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由绿化公司统一管理。三是加强绿化工程管理。实行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负责制,对绿化栽植的苗木实行包栽包活一年,在年终未达到绿化标准的,不支付绿化费。对集体组织绿化的,要严格把好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和栽植密度关。四是要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植被,禁止在景区内毁林开荒,砍柴放牧。
  通过上述综合营林措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使老司城山体的景观效果初见成效。基本上达到林种结构合理、树种多样、季相区相变化较丰富、景观较优美、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初步满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探索、总结绿化造林经验教训,为全面完成老司城绿化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张立波:永顺县老司城绿化工作的思考

667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