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余:大力封山育林 打造绿色生态瓷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6-19 17:43
信息来源:
醴陵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林业历史特殊性,收取育林基金历来是醴陵林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流失。2009年,经多次下乡进村问农户实践调研,多方跑省进京寻专家请示汇报,醴陵市政府作出了从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期5年的全市范围内全面实行封山育林的决定。实施封山育林3年多来,醴陵林业资源得到极大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蓄积量由2009年的200.3万立方米到2012年底达23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2.34%提升到53.08%。2011年4月,在东富镇发现了脚上长吸盘、身上有黄斑、会爬树、能变色的“怪蛙”——“大树蛙”(该蛙十分稀少,适宜在湿度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的树林里生存)。白鹤、猴面鹰等一批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频频在醴出现。每年上万只成群白鹭在醴陵石亭镇黄岗冲水库附近栖息繁衍(这是自2005年首次观测到白鹭种群后数量达到最多年份)。在醴观测到的野生鸟类栖息地由封育前寥寥几处增加到现今50余处,各种蛇类、蛙类、兽类可见频度明显增加。同时,官庄水库总体蓄水量两年来明显增加,水质达到一类饮用水标准。如今的醴陵,处处是美妙的画面,青山如屏,绿树成荫,莺歌燕舞,白鹭翩飞……
一、广泛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制作了《绿了青山,乐了百姓》《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电视专题片,设立《发挥林业主体作用 促进绿色生态建设》等封育报刊专栏,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横幅标语、印发封山育林通告等多种形式,使封山育林政策家喻户晓,市林业局、市公安局联合辖区人民政府在官庄乡等重点林区进行集中宣传,使封山育林主题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动员封山育林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落实责任,出台配套政策。印发了《醴陵市乡镇(街道)封山育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关于贯彻落实醴陵市人民政府封山育林政策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林政秩序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居民占用路边林业用地建房管理的通知》等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分解了工作任务,确保了全市涉林企业生产用材的正常需求,减轻了用材企业税费负担。同时,市财政安排专款资金,解决了封育后林农困难、林木承包到期、土地流转到期等问题。
三、全力严防死守,保持高压打击。按标准组建了乡、村、场、站的专职护林员;成立了市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在主要山口、路口不定期日夜巡查;取缔了林区内的非法加工企业和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积极开展了清理整顿矿山秩序等非法占用林地和非法收购、出售、加工等破坏野生动植物多项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300多起,立刑案146起,破133起,打击处理人数137人;查处治安案件105起,治安拘留105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2起,行政罚款112人,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220万元。
四、防管刚柔相济,封育齐头并进。狠抓防火防虫。通过率先出台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率先实行森林防火风险金制度、特护期率先启动野外违规用火拘留制以及率先组建6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等有力措施下,确保了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1‰内,火灾发生次数持数三年大幅下降。同时,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控,确保不出现大的、明显的危害,不发生疫情。全力植树造林。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运用于封山育林的具体实践,在不做减法的前提下尽量做好加法。将面上造林任务全面分解落实;以每个乡镇(街道)建立一个不少于10亩高标准义务植树基地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专业造林队伍高标准打造醴潭高速景观林等三边造林绿化;以大户、农民油茶合作社、公司等主要形式高速发展油茶产业。封山育林以来,共完成人工造林17.9万亩,其中“三边”造林6.2万亩,油茶造林3.9万亩,面上造林7.8万亩。
咬定青山不放松,绿色生态惠万民。下阶段,醴陵将继续抓好封山育林,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