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拔群:关于赫山区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5-15 00:00 信息来源:
  赫山区花卉苗木产业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于九十年代末,2000年以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特别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的重要决策后,我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当前全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实行市场化运作,走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路子,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培育了一批经营珍稀彩叶植物、绿化大苗、花草、盆景等各具特色的公司、大户。目前,全区共有大小苗圃150余家,种植户达800多户,其中规模花卉苗木经营公司20多家。圃地面积达3.5万亩,苗木总产值达10亿元,形成了 “一点一线两翼”(即会龙山仙蜂岭、319国道沿线、衡鸾线和侍南线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2005年开始,我区花卉苗木面积以每年2000多亩的速度递增。衡龙桥镇生产经营花卉苗木的企业(户)有57家,圃地总面积1.5万亩,总资产达4.6亿元,年产值1.87亿元,从业人员15600多人。沧水铺镇有花卉苗木规模企业、大户7家,圃地面积6000多亩,总资产达3.6亿元,年产值8000多万元。会龙山仙蜂岭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多亩发展到2920亩,圃地总资产达3580多万元,经营户发展到400多户,形成了“人人种树、户户栽花”的局面。
  (二)辐射效应日益放大。我区在花卉苗木种植得到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花卉苗木产业,延伸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春光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吸收当地农户成为会员投资林业,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3000元增长到 1.5万元;仙蜂岭以花为媒,大力发展“林家乐”,每年花卉苗木产值达2500多万元,旅游收入达600万元,占全年农民收入的70 %;华林公司每年聘用农民用工5万个,发放农民工资230万元;林芳生态村以花为托,努力打造成省会长沙的“后花园”,成为我区甚至全市的一个重要生态旅游景区,从2009年建成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多万元。
  (三)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华林公司筹建的衡龙桥镇5000亩花卉苗木精品博览园将与科研院所联手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成集花卉苗木交易、精品展示、生态教育、森林养生为一体的苗木基地,目前,已纳入了益阳市花卉苗木产业“十二五”规划。文帆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益阳市珍稀乡土树种科普示范园”集收集、保护、科普于一体。绿海园林建设的 “益阳市现代林业建设彩叶植物赫山示范园”,引进紫薇、扶桑、绿萝等新品种,致力发展“一树多花”等特色花卉苗木,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二、发展优势
  (一)自然优势。赫山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地居富饶的洞庭湖西缘和资水尾闾。土壤呈弱酸性,含养分较高,非常适合花卉苗木繁育。全区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量充沛,盛夏较热,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5℃,气温年较差24.5℃。适宜的气候十分有利于花卉苗木生长。
  (二)区位优势。赫山区是湖南省长株潭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省政府实施的“3+5”城市战略所覆盖,是益阳对接“长株潭”和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区境内有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200多公里,长张高速、319国道和308省道穿境而过,石长铁路与洛湛铁路在境内交汇,银城大道成为“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发达、便利的交通对花卉苗木的运输、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政府支持。赫山区历来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土地流转、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林业、国土、税务、电力等部门深入苗木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调研,并实行区级领导负责督办制,着力优化经济建设软环境,及时提供政策、技术支撑,协调有关矛盾、纠纷,营造出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
  (五)产业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在广大林农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许多林农利用自留山、房前屋后、耕地培植花卉苗木,并在生产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熟行情的专业户,形成了一个市场销售网络,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苗木产业大户,林农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做大做强苗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花卉苗木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国家相继投入上千亿资金,启动了“三北”治沙工程、西部大开发、万里绿色通道工程以及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些生态工程的建设主要载体就是花卉苗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存在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目前,我区发展苗木产业主要是靠林农利用山头、耕地、房前屋后进行自发生产,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多处于小、散、杂的状态,缺乏对整个产业的布局规划。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区虽然有大小苗圃150多家,但规模化、公司化运作的只有20多家,大部分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没有得到统一管理,导致销售市场混乱,不良竞争严重。同时全区尚未成立花卉苗木协会,没有建立专业的苗木交易、流通市场,物流也远远跟不上,致使市场信息渠道和销售渠道不畅。
  (三)融资比较困难。广大苗木经营户最大的困境就是融资问题,由于花卉苗木成本高,而经营户手中的流动资金少,银行贷款难,使得一些想把产业做大做强的经营户力不从心。特别是资金的缺乏导致一些种植科学技术和特色、珍贵树种难以得到普及、推广,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后劲不明显。很多林农盲目跟风,发展模式和树种都是千篇一律,大苗多、小苗少,苗木多、花卉少,乡土树种多、特色精品苗木少,单纯销售苗木的多、承担绿化工程的少,而且科技含量低,产业链不长,产业发展后劲不明显。
  四、对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产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技术意识。要深刻认识到花卉苗木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性,根据赫山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台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明确产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加快林地流转,集中土地向花卉苗木大户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制定扶持政策,在信贷、项目支撑、环境优化上给予全力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协会组织等传播载体,大力宣传花卉苗木的法规政策和发展远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卉苗木产业,增强发展花卉苗木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中来。
  (二)培养龙头企业,打造市场竞争主体。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市场竞争主体数量的多少、实力的强弱、与花农利益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关系到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速度。因此,要念活“引、培、联”三字经,在引进技术、培育龙头、大户,联合农户上下功夫、出实效。积极引领“三资”(国有、集体、个人资金)进军花卉苗木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各类资本,特别要吸引我区境内的二、三产业资本进入花卉苗木产业,积极扶持、引导那些懂市场、有技术、善经营的人才创办或领办花卉苗木绿化工程公司或园林设计公司。现有公司,要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实行资本重组,做大做强;专业大户要树立“大户也是龙头”的全新理念,主动成立公司,积极申报资质,开拓市场,努力建设集生产基地、科研开发、加工生产、绿化施工等于一体的大型花卉苗木企业集团。
  (三)实施园区战略,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实现赫山花卉苗木产业的全面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明显增强必须要有一个载体,目前,这个载体就是以规模花卉苗木产业园为主的各类花卉苗木园区,这个载体将成为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亮点。园区建设必须在“专”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强”字上打基础,在“大”字上求效益。“专”就是分工要明确、特色要明显,避免园区成为品种齐全的实验场所,要向“一花独大”方向发展,打造一批专业园、特色园; 每一个龙头企业要注重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提高品位。“精”就是要把园区做得精致、做成精品,要积极寻找科研院校专家教授作为各类园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帮助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打造一批行业有位置、国内有影响的花卉苗木园区;“强”就是要提高园区的竞争能力,花卉苗木各类园区必须瞄准市场,从市场的终端来定位园区发展,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打牢发展基础;“大”就是要形成规模,特色品种园面积要连片只要有了一定的规模生产量,才能做到降本增效,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四)强化科技兴业,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面对市场的花卉苗木产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是关键。一是加强科技开发体系建设。整合区域内系统内部与相关系统的技术力量,采用引进、协作与合作的方法,加强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坚持走产、学、研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科技成果和品种资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的研发,提高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竞争力。二是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根据花卉苗木发展的要求,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分期分批分层次组织区、镇、村干部和群众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全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聘请一些花卉苗木的技术专家,定期对林业干部进行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干部深入到林企、林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农户种植、管理和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三是调整品种结构。根据自身的环境资源、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科学准确地确定适合我区栽培的主导品种、接换品种和辅助配套品种,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需求,提高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杨拔群:关于赫山区花卉苗木产业的调研报告

6677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