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仁:绿色的启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6-17 17:43
信息来源:
(题记:我们区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区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区委、区政府派出全区各单位200余名主要负责干部赴杭州浙江大学轮训。本人是第二批学员之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无数的佳作名篇已经把这个六朝古都、人间天堂的美描绘尽了。
我这是第三次去杭州,与前两次只沉浸于其一般意义上的美不同,这次特别留意杭州的绿了;其实不止是我,同去的同志一到杭州就被 “绿醉”了,有人甚至认为组织安排我们到杭州学习,就是来“赏绿”的;应该不止于此,八九个专家教授日夜授课,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行政多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想必诸多见闻给大家和我的感受一样,也是多方面的。
职责所系,我且只谈谈绿色的启示罢。
惜绿护绿可能比植绿建绿更重要。这次到杭州我拍的第一张照片是一棵树,一棵长在浙大校园听课礼堂前面的永谦广场旁边 那个小广场边缘距绿地约60公分远处、米径约18公分左右的水桐树——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他们为何留下了这么一棵普通而碍事的树;后来我观察到,不少道路出现斜线、折线变道甚至变窄的情形,是不是因为“让树”呢?大家应该都知道,“十年树木”——一棵树长大成型且能发挥其生态效益与景观效应,总得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的道理;并且我还看到,我们因建设而毁树、甚至因建绿而毁绿的时候太多了。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区,肯定要花不少的钱栽不少的树,但如果搞任何建设首先能做到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木与绿色资源,会更值得。
绿化与建设同步设计、施工,也许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到杭州一出萧山机场走上江南大道直至市中心,两边几十米宽的绿化带让人惊叹不已——这不仅绿量厚重效果好,肯定一次成型也自然少花冤枉钱——可惜我们经常建设搞完后,才想到要栽树、多栽树。
品种多样且木、花、草、藤搭配,才能更好看。杭州很多道路、绿地上的树木一下子数不清,特别是灌木花、草花种得不少,不少房屋藤本攀缘几层楼高,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而我们还只惯于栽植少数几种树和贴草皮。
该简单处宜简单,该“留白”处应“留白”。杭州城内很少见边角地块不搞一点绿化的,即便暂不建设的建设用地,也会简单地绿篱围挡或撒播草花——我们去年起有了些尝试,但往往很快被破坏而露出本来面目。走在西湖的苏堤上,中间绿荫蔽日,两边临水处土、石混砌的便道却多处处理简单,树甚至草都没有栽种,他们讲那是便于让游人“看水”的——我们也有好多宜人水景与田园风光,应该提供观瞻便利。
常绿不应该被理解为“全绿”。5-8月是杭州最绿的季节。对于行道树,他们经过近六十年、三次大规模更植树种的探索,最后得出结论并以现状证实,悬铃木(法国梧桐)、香樟、银杏、杜英、枫杨、无患子、杨树、马褂木、珊瑚朴、栾树等十种很适宜、效果也很好——这中间只有香樟、杜英为常绿树;并且他们认为,太多常绿树作行道树,冬天不见阳光、不温暖,且易被雪压断枝、不安全。而我们总不喜欢落叶树。
修剪切莫“一刀切”。整个杭州城整齐的绿色彩色模纹不多,多数绿地植物任其生长,著名的西溪湿地连杂草都没除,撒些草花夹杂其间,野趣十足、自然之至!可我们经常为刚发红叶的石楠、刚吐蓓蕾的杜鹃“剃平头”……
他们的做法不一定全对,不一定都好,不一定都要学;并且也是走过不少弯路的;我的了解也很不全面。但杭州、长沙的市树都是樟树;杭州处于北纬29.1-30.3度、长沙处于北纬度27.5-28.4度之间,相差不多,而植物分布和生长主要受地理纬度位置影响,所以基本上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正好要推进公园式城区建设,栽树种花是基础和重头戏,多借鉴就可以少走弯路。
作为区一级主责部门负责人,权且作一回不一定负责任的倡导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