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辉:平江县林下经济发展调研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6-06 17:43 信息来源: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东径113035',北纬28042',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辖27个乡镇,县内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春季多雨,夏秋多旱,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候16.8OC,常年积温6185.3 OC,年均降水量1450.8毫米,年均日照1731小时,太阳辐射平均每平方厘米108.5千卡。境内河流密布,分属汨罗江和新墙河两大水系,其中汨罗江流域面积占96.1%,新墙河流域面积3.9%,汨罗江自东向西从龙门入境,横跨全县12个乡镇73个自然村,经汨罗市入洞庭湖,境内流程192.9公里,流域面积5543平方公里,全县河网密度0.64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32.56亿立方米,境内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部和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相对高差达1500米,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的占80%,PH值在5.5-7之间,适宜树木和各种动物的生长和栖息。
  (二)社会经济情况
  全县总人口109.3万,“十二?五”期间,我县确定了“基础先行,工业主导,旅游活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4.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1.5亿元,林业产值14.2亿元;县财政收入7.5亿元;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7亿元,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55.74亿元;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8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1元;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实现了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三)林业资源现状
  全县林地面积42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活立木蓄积量4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6%,是我省的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70%以上的村组地处山区,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平江的希望在山,平江的出路也在山,全县集体林地面积达400万亩,绝大部分农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全县共有134.49万亩森林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有12个水土流失脆弱的乡镇被确定为全封山乡镇,全县封山育林面积达210万亩。
  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一)林下经济资源概况
  全县山林面积428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235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55%,其林种结构主要以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疏残林、退耕还林林地、竹林、经济林为主,海拔从100多米至1500多米不等,其中山地面积占28.5%,丘陵面积占55.9%,岗地占5.8%,平原占9.8%,PH值在5.5-7之间,多属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红黄酸性土壤,适宜各类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栖息。
  (二)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全县从事林下种植、林间养殖的农户已达8768户,参与林下经济开发的企业和合作社46家,林下经济总面积达15.6万余亩,2012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86亿元,占林业生产总值的12.8%,据统计,全县27个乡镇778个村已有527个村的村民涉及了林下经济项目,已初具规模的有55个基地,遍及全县21个乡镇,四个国有林场和1个国有园艺场,主要模式有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菌模式、林药模式和林下采摘、森林旅游、林家乐、森林人家等,具有特色的林下经济项目主要有林鸡、孔雀、七彩山鸡、灵芝、黑山羊、魔芋和森林旅游、生态漂流等项目。
  为引导全县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县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局、旅游局、科技局、经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发展林下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从技术培训到市场促销等方面提供了信息、技术、品种、防疫等科技支撑,全县现已成立了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85家,参与林下经济开发的公司和企业8家,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全县林下经济为林农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机会,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86亿元,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户均增收1271元,林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林木的生长,2012年全县封山育林面积增加了近10万亩,农民爱林、护林、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达到了生态增绿、农民增收、林区和谐的目的。
  (三)具体措施及成功经验
  为了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我县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因势利导、宣传发动。我们采取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上门宣传林业政策等多种形式,与林农进行“面对面”和“心贴心”的引导,使林农了解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让林农吃下“定心丸”,走出林改后林农造林难、周期长、见效慢的思想困惑,坚定了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二是创新模式,示范带动。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我们在全县选择了15家从事林下种、养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和示范意义的合作社和大户进行宣传和扶持,这些示范户既有从事林下养鸡的,又是从事林下种菌的;既有从事林下养羊的,又有从事林下种药的;既有发展林间经济的,又有发展林下经济的,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有了成功的经验,周边农户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潮迅速在全县蔓延开来。三是全力扶持,政策推动。为了推进全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我们积极寻求林下经济项目与林业项目的对接,在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和国家财政补贴等方面尽力优先林下经济项目。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大户已获得林权抵押贷款2600余万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瓶颈。
  (四)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平江是一个林业大县,山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但林种结构单一,森林蓄积量较少、灌木林、中幼林、残次林比例大,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对平江林业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全县有235万亩林地适合于发展林下经济,目前仅开发15.6万亩,仅占6.7%,发展潜力还相当大,加之平江气候适宜,雨水适量,土壤肥沃,大部分农户都有传统林下小规模种植、养殖的经验,发展林下经济无论是从自然条件还是传统习惯,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然而,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风险相对较大的产业,如果不从政策上、技术上、市场上、资金上加以引导和扶持,林下经济就难以形成规模,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阻碍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四难”,一是科技引导难。主要包括良种供应,防病防疫,培植(养殖)技术,高产丰产技术等诸多科技下乡方面的问题,要在全县各部门形成共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有机配合,目前还有较大困难;二是市场销售难。林下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几乎都是绿色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无疑要比同类产品高,如果没有好的品牌,构建好的经销网络,显然是不现实的,市场的认可性是决定林下经济产品出路和发展的关键;三是资金扶持难。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平江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林农尚处于温饱线上,投资开发林下经济没有国家项目扶持和银信部门贷款支持,也难以形成气候;四是风险控制难。林下种、养业离不开科技支撑、市场支撑,一旦某个技术、市场环节出现了问题,将功亏一篑,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即使是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也难以完全避免。
  三、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及设想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到2017年,力争全县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达到3.8万户,占全县林农总户数的22%;发展林下经济5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培育一支发展林下经济的突出典型和示范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各职能部门服务职能,建造一支思想作风和业务技术比较过硬的林下经济管理和科技工作队伍,在科技、市场和服务等方面支撑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产品竞争能力;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林下经济生产发展格局。
  

余燕辉:平江县林下经济发展调研

667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