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绿色龙山”建设新思路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8-20 17:43 信息来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 “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可以预见,“绿色龙山”建设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要认真理清新思路,努力发展现代林业,最终实现“绿色、生态、美丽龙山”。
  一是以“生态立县”为战略,促进林业平稳发展。强化“生态立县”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心灵,牢固树立“生态强县”意识。准确把握林业职能的新变化,抓住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树立“大宣传、大发展”观念,着眼提高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组织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宣传工作,做到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社会宣传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广泛地宣传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首要地位,宣传区域生态与环境的严峻形势,教育群众关注生态,支持林业,为全县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是以夯实基础为抓手,促进林业健康发展。一要夯实设施基础。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深入到位、房屋分配公平公正。争取实施国有林场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广播电视等项目。加强木材检查站、林业站、森林公安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夯实政策基础。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森林保险、林业机械等财政补贴政策。三要夯实科技基础。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抓好林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实施,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力争在油茶、生物柴油、良种选育、竹材加工等优势领域有较大突破。继续抓好科技成果示范、科技进村入户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大力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抓好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大林业信息化普及力度,大力实施信息化“五个一工程”,抓好网络安全和政务信息保密工作,基本实现全系统办公无纸化,不断提高林业现代化水平。四要夯实人才基础。大力开展林业系统非学林人员的林业专业教育培训,不断壮大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三是以林权改革为契机,促进林业和谐发展。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林业得发展”。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放开搞活林业。一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坚持集体林改工作的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工作不松、责任不变,切实抓好余下的确权面积、发证面积的扫尾工作,及时解决确权发证中的盲点和问题,确保集体林权改革成果得到长久巩固。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做好组建完善林权管理机构、建设林业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稳定乡镇林业站管理机构等工作。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使林业发展更具潜力。
  四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促进林业快速发展。做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新建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努力营造“众志成城促林业,齐心协力抓造林”的良好氛围。稳步推进林业在建重点工程建设,将长防林、退耕还林、油茶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与“八百里绿色行动”拓展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城乡植林造景,提高绿化景观水平。继续加强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确保在未来8年延期补偿过程中,获得5.3亿元的国家补助资金和3亿元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狠抓生物质能源建设,实施“石油—林油一体化”项目,连片发展,在今后5年内营造光皮树15万亩,打造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生物柴油基地,力争在我县办生物柴油加工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的生物质能源开发道路。加大“全省油茶大县”建设力度,努力改造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1万亩,新建20万亩退耕还林高效油茶示范基地。积极申报争取林业发展项目,抓住国家加快林业发展,扩大林业建设投资的良好机遇,及时掌握林业发展方向和项目投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抓住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战略机遇,与来凤县做好业务衔接,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认真开展项目编报,做好项目库储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做好国家财政补贴中幼林抚育项目、法国开发计划署援助贷款项目、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项目、天保工程、珍稀优良乡土树种基地建设等项目的积极争取工作。
  五是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促进林业持续发展。抓好以林木和林地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认真做好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推进林木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工作,确保木材生产计划安排“公开、公平、公正”;巩固和利用林权发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成果,严格实施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牵挂征占用林地审核把关、执行监督和执法检查,杜绝林地非法逆转;进一步加强木竹经营、加工、生产秩序监管,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依法、有序经营;加强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切实做好活立木移植的依法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执行监督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林地、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抓好森林防火。以生物工程和基建工程为基础,以森林防火软、硬件设施设备为重点,以指挥管理和控制系统为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林火阻隔系统、预测预报系统、林火监测系统、通讯网络系统、指挥扑救系统和火源管理等六大系统为一体的森林防火建设体系,使我县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基本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在1‰以下。启动林业重点工程及重点林区的森林火灾保险工作,提升灾后重建能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面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除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着力强化林业植物检疫执法,重点加强本土有害生物(如松毛虫、松蛀梢害虫、桤木叶蜂等)灾害的科学防控,确保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抓好林产品质量安全、林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六是以林业产业为重点,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抓好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财政补贴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引进业主,积极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油茶、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林、无节良材、特色中药材、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高标准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40万亩。大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始终把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摆在发展林业产业重中之重的位置,积极发展光皮树油、茶油、人造板、木桨造纸、竹木藤制品、家具地板、森林食品、林药等涉林加工业,重点培育光皮树油加工龙头企业、人造板加工龙头企业、竹木加工龙头企业、造纸原料加工龙头企业、油茶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六大龙头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质量监测,加强企业在科研、推广、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各种重大经贸活动,为林业项目的引进搭建好平台,促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对无证林、竹产品经营业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予以惩处和取缔;对零散经营,但有潜力的林产品经营业主,通过整合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资源利用效益。大力实施品牌创建。积极引导企业组织标准化生产,培育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争取创1-2个湖南省竹木商标或湖南省名牌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重点做好印家界、永龙界、万宝山、八面山、洛塔、太平山、乌龙山大峡谷等地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建设、升级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进行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努力实现全县森林生态旅游人次、收入双增长。 

秦峰:“绿色龙山”建设新思路

667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