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铁钧:推进庭院种植,发展绿色经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11-05 17:43
信息来源:
中央把生态建设纳入四个文明建设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加大了对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地、小区绿化的投入力度,城市生态在城市建设中地位愈加凸显,城市生态环境愈加良好。但如何避免广大农村村庄生态弱化,缩小城乡二元生态差距,使广大群众共享生态建设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推进庭院种植,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的解决思路,结合邵东现状,浅谈以下看法。
一、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背景
(一)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良好思想土壤
邵东人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说,外出务工经商传统悠久,在务工经商期间大部分人在家乡砌新房子,建了新庄园。随着改革开放第一批勇闯天下的邵东人回归,对于口袋充实的他们来说,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了强烈愿望,适当的休闲劳动成了生活常态。许许多多的人涌向林业部门咨询,如何绿化美化他们的家园,他们的这一举动,给了我这一观点提出的最初启迪。
(二)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充裕土地空间
据调查统计,邵东县原农村农民在院落四旁种植的泡桐、苦楝、檫木因树龄老化,基本上已采伐殆尽,腾出了大片闲置土地。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对绿化效果的要求增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重,一大批原绿化树种需要改良,又提供了大量的改造土地。这两个方面为庭院绿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利用空间。
(三)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迫切现实需求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美化是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从堡面前乡大羊村、石株桥乡公田村、火厂坪镇木岭村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可见一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这一需求势必扩张。二是邵东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邵东这些年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比如油茶基地、楠竹基地、药用牡丹基地、高山玫瑰基地、珍贵树种基地等,但大多为企业和个体老板投资,受益群体不大,大部分群众都渴望有自己的绿色小银行,同时,个体农户不再养猪,农民食用油来源与安全也成了突出问题,因此,利用房前屋后空坪隙地种植珍贵树木与油茶成了他们的现实需求。三是为城市生态建设培育后备资源的需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城市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扩大,造成绿化苗木资源紧缺,在广大农村培育后备资源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模式
(一)生态农庄建设模式
周官桥乡怡卉园、魏家桥镇翰林农庄、两市塘街道办事处的新屋农庄为邵东生态农庄的发展做出了典范,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将致力推进这一工作,预计2020年,邵东生态农庄总数将超过百家,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壮大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油茶庭院建设模式
邵东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有全省唯一的黄草坪专业油茶林场,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成熟。我们借助黄草坪林场高级良种采穗圃、油茶育苗基地的优质种质资源在全县推广良种,借助黑田铺镇仰山殿油茶基地,简家陇乡三光村油茶基地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做好发动宣传。2012年我县在简家陇乡已成功试点2个村8个庭院,今年,我们将加快油茶庭院模式创建,争取在2020年全县建成1000个油茶院落,既解决群众生态安全食用油问题,也为邵东产油大县写上浓彩重墨的一笔。
(三)珍贵树种建设模式
邵东县“湖南省山林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省十大珍稀苗木繁育基地和十大珍稀树种种植基地,30亩珍稀苗木繁育和2000亩的珍贵树种种植基地建设为“百万珍贵树种进农家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我县启动百万珍贵苗木下乡活动,在佘田桥镇佘湖山周边村已种植了18000株。到2020年全县将种植500万株,为广大群众建立起绿色银行。
三、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举措
(一)加快总体规划
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总体规划要求,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并重,绿化效果与周边环境和谐并重,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全县所辖村和院落进行总体规划,达到布局合理、科学规范,加速庭院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总体规划工作将在2013年底全面完成。
(二)加强组织引导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一项再好的工作,没有领头羊是开展不起来的,发展庭院绿色经济工作需要政府强力组织实施。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初步设想是林业干部包村负责,实行“包技术指导,包栽植成活,包管护成材”的三包责任制,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逐年铺开建设,做好群众的发动组织工作。
(三)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生态农庄建设扶持。造林面积1亩以上的全部纳入项目工程造林,享受国家造林补贴,提高群众积极性。二是珍贵树种苗木下乡扶持。珍贵树种苗木全部由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免费提供。三是油茶庭院建设扶持。免费向群众提供良种苗木,同时架起与油茶基地合作桥梁,签订油茶果回收合同,促进油茶庭院建设。
一、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背景
(一)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良好思想土壤
邵东人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说,外出务工经商传统悠久,在务工经商期间大部分人在家乡砌新房子,建了新庄园。随着改革开放第一批勇闯天下的邵东人回归,对于口袋充实的他们来说,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了强烈愿望,适当的休闲劳动成了生活常态。许许多多的人涌向林业部门咨询,如何绿化美化他们的家园,他们的这一举动,给了我这一观点提出的最初启迪。
(二)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充裕土地空间
据调查统计,邵东县原农村农民在院落四旁种植的泡桐、苦楝、檫木因树龄老化,基本上已采伐殆尽,腾出了大片闲置土地。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对绿化效果的要求增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重,一大批原绿化树种需要改良,又提供了大量的改造土地。这两个方面为庭院绿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土地利用空间。
(三)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迫切现实需求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美化是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从堡面前乡大羊村、石株桥乡公田村、火厂坪镇木岭村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可见一斑。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这一需求势必扩张。二是邵东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邵东这些年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比如油茶基地、楠竹基地、药用牡丹基地、高山玫瑰基地、珍贵树种基地等,但大多为企业和个体老板投资,受益群体不大,大部分群众都渴望有自己的绿色小银行,同时,个体农户不再养猪,农民食用油来源与安全也成了突出问题,因此,利用房前屋后空坪隙地种植珍贵树木与油茶成了他们的现实需求。三是为城市生态建设培育后备资源的需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城市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扩大,造成绿化苗木资源紧缺,在广大农村培育后备资源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模式
(一)生态农庄建设模式
周官桥乡怡卉园、魏家桥镇翰林农庄、两市塘街道办事处的新屋农庄为邵东生态农庄的发展做出了典范,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将致力推进这一工作,预计2020年,邵东生态农庄总数将超过百家,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壮大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油茶庭院建设模式
邵东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有全省唯一的黄草坪专业油茶林场,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成熟。我们借助黄草坪林场高级良种采穗圃、油茶育苗基地的优质种质资源在全县推广良种,借助黑田铺镇仰山殿油茶基地,简家陇乡三光村油茶基地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做好发动宣传。2012年我县在简家陇乡已成功试点2个村8个庭院,今年,我们将加快油茶庭院模式创建,争取在2020年全县建成1000个油茶院落,既解决群众生态安全食用油问题,也为邵东产油大县写上浓彩重墨的一笔。
(三)珍贵树种建设模式
邵东县“湖南省山林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省十大珍稀苗木繁育基地和十大珍稀树种种植基地,30亩珍稀苗木繁育和2000亩的珍贵树种种植基地建设为“百万珍贵树种进农家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我县启动百万珍贵苗木下乡活动,在佘田桥镇佘湖山周边村已种植了18000株。到2020年全县将种植500万株,为广大群众建立起绿色银行。
三、发展庭院绿色经济的举措
(一)加快总体规划
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总体规划要求,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并重,绿化效果与周边环境和谐并重,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全县所辖村和院落进行总体规划,达到布局合理、科学规范,加速庭院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总体规划工作将在2013年底全面完成。
(二)加强组织引导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一项再好的工作,没有领头羊是开展不起来的,发展庭院绿色经济工作需要政府强力组织实施。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初步设想是林业干部包村负责,实行“包技术指导,包栽植成活,包管护成材”的三包责任制,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逐年铺开建设,做好群众的发动组织工作。
(三)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生态农庄建设扶持。造林面积1亩以上的全部纳入项目工程造林,享受国家造林补贴,提高群众积极性。二是珍贵树种苗木下乡扶持。珍贵树种苗木全部由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免费提供。三是油茶庭院建设扶持。免费向群众提供良种苗木,同时架起与油茶基地合作桥梁,签订油茶果回收合同,促进油茶庭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