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军:关于湘潭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2-12 17:43 信息来源:
  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布局,国家林业林业局积极响应,提出了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工作理念。而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林业产业得到发展可以带动生态水平的提升,林业产业得到发展可以改善8亿农民的民生。根据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国家、省、市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一些湘潭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意见:
  一、湘潭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通过高位推动、生态保护、项目支撑、产业拉动以及绿色湘潭建设等,促进了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位好、特色明、增速快、后劲足”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好。我市辖区内有长株潭城市绿心“昭山”,有文化名山韶山、乌石峰、晓霞山、隐山,拥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水府庙国家级湿地公园等,区位优势显著。二是增速快。2013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4亿元,较2012年底的65个亿和2011年底的50个亿分别增长19亿元、34亿元,林业总产值增速平均每年超过20%。三是特色明。经过多年培育,楠竹、油茶已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发展竹林28.73万亩,楠竹立竹数达到3435.5万根,年产竹36.38万根,9.12万斤,全市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2.5亿元,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6%。我市油茶种植面积近30.42万亩,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拥有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5家,拥有省级品牌企业3家,通过食品安全认证的企业2家,拥有进出口权企业2家。四是后劲足。2013年,国家林业局支持我市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资金达1.1亿元,康奕达油茶加工项目落户湘潭,省级林业产业园已全面启动,一批林业产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然而,湘潭林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资源总量不足,林地面积与其它地州市相比较少,实属资源小市。二是在集体林权改革后,山林划归林农所有,大部分林产工业以家庭作坊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不强,延缓了“产业强市”的发展步伐。三是林产加工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林产品附加值低,要达到优质高效林业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四是林业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从另一面反映了湘潭林业发展还有巨大潜能可挖。
  二、发展湘潭林业产业的举措
  (一)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今后五年内,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将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林业产业项目的实施为支撑,以惠林政策为依托,以林业科学技术为载体,以林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林业产业发展的投资体系,保持林业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实现“123”的发展目标:到2014年底林业产业总产值要突破100亿元大关,2019年底要实现林业总产值200亿元,同时着力构建起“3个一批”:一是要建立一批特色林业基地。重点抓好油茶、楠竹、水果、苗木花卉、药材等特色基地林建设,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基地,2014年建成30个百亩以上的特色基地,达到高效、集约、规模的标准。二是要打造一批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的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争取2014年底打造5个年产值上亿元的林产加工企业,到2019年要初步建成1-2个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林业产业加工园区。三是要发展一批以现代林业为基础的休闲旅游产业园区。以昭山、东台山、韶山、水府庙等为载体,对初具规模的森林旅游、林业生态休闲农庄进行科学规划和包装,打造一到两个集中连片的林业休闲产业园区,力争我市生态休闲产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二)突出林业产业发展重点
  一、以优质高效为要求,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选育和指导种植适合湘潭实际的原料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因地制宜地加快“名、特、优、稀”经济林基地建设,扩大珍贵、珍稀树种和大径材的种植面积,建设一批现代化的水果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加强优良乡土树种的选育、培育,积极引种外来优良能源树种,建设速生高产油茶、楠竹基地,同时对传统低效油茶林进行低改,达到优质高效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不断提升林业综合价值。
  二、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提高竹木加工业整体素质。根据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产品功能和用途,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长株潭的区域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水果、苗木、油料、竹木板、家具,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三、以精深加工为导向,提高林产品经济效益。一是从林产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出发,引入绿色提取、深加工技术,重视林业资源应用技术研究,拓宽林产品应用领域,扶持一批竹木加工、茶油精加工等林业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抓好品牌战略带来的效益,争取五年内全市林业企业争创省级名牌三至四个,争创国家名牌一至两个,力争有一家公司能够成功上市。二是以经济林产品深加工出发,积极发展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产业。鼓励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干鲜果品、药材等资源的开发。
  四、科学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在维护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推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一批景点资源丰富的景区搭建森林生态旅游平台,拓展森林生态旅游渠道,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商品窗口,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林相提质改造,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三)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措施
  1、以深化林权改革为抓手,为林业产业发展添动力。一是进一步落实权属,明晰产权,实现一张图,为林地流转、林农融资扫清障碍。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林地流转,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林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为林业产业发展由分散到集中铺平道路。三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入林业企业建设,支持和扶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加快培育专业林农队伍,加大林业科技下乡的力度,将新技术、新成果、新政策、新理念传达给林农,努力培养懂林业技术、会林业经营的新型林农。四是积极探索和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解决林业产业发展投融资难的问题。
  2、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为林业产业发展添财力。林业产业的公益性质和生态性质远远大于其经济产值,所以需要国家项目资金来支撑。大力争取国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整合资金,集中人力、物力,以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林业产业的跨越发展。着重做好省林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及加工、楠竹示范基地建设及加工、龙盘生态休闲示范园、昭山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同时有的放矢编报一批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的新项目,通过项目带动,给林业产业发展形成支撑效应。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建设,努力建成以企业和林农自筹为主、以项目资金为支撑、以财政扶持为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林业产业投资体系。
  3、以惠林政策为依托,为林业产业发展添活力。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林业产业本身就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特点,由于投资金额大、投资时间长、投资风险大、效益来得慢,林业产业经营单靠自身资金的积累远远不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加林业产业建设的投入,鼓励林农以林地、林木为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建设中来。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在公益林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启动商品林保险机制,降低林业产业发展风险。将公益效益补偿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林工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等惠林政策和资金惠及到林业产业建设中来。
  4、以林业科技为载体,为林业产业发展添效力。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研发良种苗木,不断研发油茶加油提炼技术和毛竹丰产栽培技术,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二是提升林业产业科技含量,将良种油茶、花桥板栗、油茶低改技术、毛竹丰产栽培技术、林木测土配方等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开来,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林业科技产业,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将科技平民化、普及化,将科技力量转变为生产力。
  5、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为林业产业发展添主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群发展。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产业连长、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积极打造湘潭市花园林产品交易市场,促其发展成为湘潭市首个省级林业产业物流园区。同时,重点支持茶恩寺竹木制品市场为主体的省级竹木产业示范园建设,逐步构建集生产、加工、经营、销售于一体的新型林业产业园区。另一方面要研究园区发展政策,为产业园区建设争取优惠政策。
  

李汉军:关于湘潭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667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