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砚国: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打造绿色美丽宜居邵阳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2-26 17:43
信息来源:
一、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邵阳林业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我市是全省重点林区,林业用地面积1940万亩,有林地1650万亩,森林蓄积量62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56%,高于全省57.01%的水平,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9个县市是全省重点林区县,绥宁县为“三湘林业第一县”,新宁、隆回、洞口三县被国家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隆回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绥宁县被誉为“中国楠竹之乡”、邵阳县被誉为“中国茶油之都”等称号。全市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居全省前列,这是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最大资本、最强竞争力。同时,全市有36个国有林场,林场个数为全省的六分之一、经营面积247万亩;有绥宁黄桑、新宁舜皇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隆回魏源湖、城步白云湖(十万古田)2个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有武冈云山、城步两江峡谷、洞口罗溪、新邵岳坪峰(龙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西部六县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通过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发展林下经济等工程,为群众带来实惠,群众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普遍高涨,这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邵阳林业有难得的政策机遇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并且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方向。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良好的森林植被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和纽带。2012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绿色湖南”的战略决策,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将“绿色湖南”建设作为建设“四化两型”、“四个湖南”的重大举措来抓,这为加快推进绿色邵阳建设提供了机遇和动力。邵阳作为湖南第一人口大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关乎810万人口的长远生存发展。市委第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八大建设”的宏伟目标,其中就有两个跟绿色邵阳建设息息相关,分别是建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我省西南的生态屏障。并出台了《建设绿色邵阳的实施意见》、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以及即将出台的《建设邵阳西部生态圈》等全局性文件,这些给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
三、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邵阳林业有强硬的工作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持久。近年来,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一是大力实施三边三区三年绿色行动。去年来,我们以三边造林为主战场,以三区为主攻点,将三区宜林荒山荒地分摊到112个市直机关单位和省部属驻邵单位,实行市级领导挂点、部门联村的建绿模式,轰轰烈烈地开展绿色行动,全年完成面上造林36万亩以上,为省定认为120%以上,完成三边造林10万亩以上,为省定任务的110%以上,特别是潭邵高速、邵永高速、衡邵高速、?山大道、洞绥公路、邵新公路的通道造林成效明显。同时创新造林模式,企业造林、大户造林、专业公司造林异军突起,北塔新绿洲、大祥檀香园、双清紫薇博览园等成为绿色行动的典型样板。二是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强硬。2008年,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定》,近几年,三区、新邵、邵东、邵阳对所有山林实施全封全育、隆回对5个国有林场实行封山育林、新宁、城步对旅游景区森林实行全封全育。绥宁、城步等县主动将省下达的砍伐指标减半,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科学划定825万亩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我们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市辖三区8.5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落实补偿机制,每亩补助20元。是湘西南地区市级生态公益林启动最早的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管控城步、隆回、新邵、新宁4个候鸟迁徙通道,严惩犯罪分子扑杀过境候鸟;积极开展森林湿地普查申报,今年绥宁花园阁、邵阳县天子湖有望晋升为国家级森林湿地公园。强化森林防火措施,出台了《邵阳市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关于重点防火期森林防火区内禁止野外用火的通告》等文件,加大火灾查处力度,森林火灾年年呈下趋势,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三是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基地规模。以邵阳县为重点油茶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以隆回县为重点的金银花规模达20万亩以上,以西部六县为重点的楠竹规模达192万亩,立竹2.49亿根,排名全省市州第二。速生丰产林规模达420万亩。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林下经济来势良好,邵东、新邵的高山玫瑰、邵东、新宁的铁皮石斛、邵阳县的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在全省较有名气。积极清理整顿竹木加工市场,扶大关小,促进产业升级,现有3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73亿元,为全省第三。四是建立林业发展激励机制。我们出台了《关于设立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的决定》,对植树造林、产业建设、资源保护等方面落实了奖励办法,这是全省市州第一出台林业单项奖励的市州。有效地激发了全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这些强硬的举措不仅有力的推动建设湘西南生态屏障的发展,更为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邵阳林业还有较多期盼
展望未来,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然,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投入机制,邵阳林业发展还有较多期盼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予以落实。一是期盼提高造林补助标准。现行的造林补助标准偏低,修复生态功能力度不大,特别是郊区农民宁愿进城打工,也不愿意上山造林,因为造林补助每亩的标准还不如农民一天打工收入,群众植树造林工作积极性激发不起来。二是期盼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助为12元/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拿到了铁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但由于大部分森林属于生态公益林,不允许砍伐,林农奈以生存的资源得不到增值,迫切需要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三是期盼更加科学的保护林地。国土部门划分的土地类别,其他类型征收的价格远远高于林业用地的征收标准,导致林农千方百计地将林业用地转化为非林业用地,林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不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守住生态红线,势必导致林地锐减。四是期盼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制度尽快出台,并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优先实施,以便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