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勋:读懂绿色经济含义 加快美丽宁乡建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7-18 17:43
信息来源:
一、宁乡绿色经济发展概况
宁乡决策层对发展绿色经济早就开始高度重视。近几年,宁乡县委政府对生态建设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并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和生态建设。宁乡县有林地面积193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接近90万亩。“十一五”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十五”末的10%提高到65%以上,沩水河沿线,城区四条主要积污渠,水质得到改善,污水不再直排取水区。城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6.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20.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农村生态和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宁乡“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沩水和主要乡镇饮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50天。
二、宁乡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宁乡扼守省会西大门、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主战场。处在以长沙市政府为圆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紧邻省内相对贫困的安化、新化等县,经济建设带动作用大,示范意义强。宁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金州新区把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会长沙连成一片,形成了长沙市新型工业产业带,是两型社会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之一。
(二)人文优势。宁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文化渊源深厚,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历史名流不计其数,从佛教派宗灵佑到与朱熹并称的理学大师张轼,从中共一大代代表何叔衡,国家主席刘少奇、人民司法奠基人谢觉哉,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英才辈出,铸就了宁乡人开阔的胸襟、敢为人先的精神底蕴。
(三)政策优势。宁乡是长株潭两型社会主战场之一,享受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相关优惠政策,这是我们建设绿色宁乡最大的优势。纵观宁乡近年实施的绿色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
一是在生态保护方面:首先,宁乡已经初步实行基本生态空间控制。划分生态底线保有区、生态建设缓冲区和生态引导区,引导城镇建设与生态空间建设协调发展。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强度;其次,建设功能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实施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公园游园建设、绿色长廊建设、成片造林等工程,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景观水治理,保护环沩水等生态湿地。继续实施山塘河坝综合治理工程,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防控有害生物入侵,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金州湖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庄建设,引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积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创建生态示范县。
二是在循环经济方面:第一,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第二,正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县委政府在三抓两促工作中,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减少废弃物最终排放量。经开区和金州新区近年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一律拒之门外,同时鼓励并扶持污水处理、节能照明、新能源、监测检测等环保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对传统产业加大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
三、宁乡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
1、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1)发展绿色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定,坚持用“两型”理念引领产业发展,做精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特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打造县域发展核心支撑。大力发展对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依赖少、环境污染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绿色工业。
(2)发展绿色旅游。以湖湘宁乡文化为主题,以开发主席故里、灰汤国际度假区、沩山名胜风景区等三条旅游线路为主线,充分挖掘宁乡县域旅游资源,加快旅馆酒店星级建设,打造“养德游(红色旅游),养生游(温泉度假),养性游(沩山佛教名胜)”三大精品旅游,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康乐宁乡”旅游品牌。
(3)发展低碳循环绿色产业。充分利用地域性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低碳循环绿色产业。一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双转移”,建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合理布局、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通过引进、改造和创新,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三是通过集约化、基地化发展,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观光休闲旅游业等战略性“无烟”产业。四是以经开区、金洲新区等为载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由“制造”到“创造”的新跨越,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2、加快建设绿色生态
(1)加强县域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强力推进“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中心城区绿化美化。以创建省级森林县城为目标,加快金洲湖湿地公园和玉潭公园建设,积极开展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创建,抓好城区道路和广场绿化,做到绿化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将每一条新建道路打造成绿化精品工程。二是推进县域绿色通道建设。以贯穿宁乡县域东西的长常高速、319国道和贯穿宁乡县域南北的2条省道沿线为重点建设道路林网,以沩、乌、楚、靳等四条主要水系林网建设县域绿色水系通道,连接县域生态公益林、城镇风景林以及自然山地林等形成森林生态网络,增强森林生态屏障功能。三是促进城乡林业生态一体化建设。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绿色通道、生态公益林建设、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全民护林,维护林业生态安全。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抓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以沩江两岸三洲为核心的沿江开发,实行筑坝蓄水、植物造景,两岸风光带景观成功打造,溜子州大桥和金朱连接线建成通车,金洲新区生态新城建设,宁乡东西城区连成一片,打造山水洲城风貌;突出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西城区开发,加快金融广场、文体中心、玉潭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强化生态保护手段。一是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加强煤炭坝和大成桥沉陷区治理和生态恢复。二是花大力气整治非法采砂,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三是加强水源水体保护。强化水功能区及水源地保护。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四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环境安全管理。抓好古树名木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与管理。
3、积极倡导绿色生活
(1)提倡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为时尚的生活方式。
(2)引导绿色消费。要促进公民。引导公民自觉养成绿色消费行为习惯,选择原生态、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
(3)开展绿色创建。一是创建绿色村庄(社区)。倡导居民采取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文明素养,将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绿化、节水、节能、节约资源等环保措施落实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重视妇女在绿色村庄(社区)创建活动中的作用,鼓励创建文明家庭。二是创建绿色校园。三是创建绿色单位。四是创建绿色企业。
4、广泛传播绿色文化
以绿色宁乡为主题,加快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将“绿色理念”、“低碳思维”贯穿到生产生活细节,使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生活时尚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