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雪:关于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7-16 17:43
信息来源:
一、衡南县林业站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共有27个乡镇(办事处)林业站,共有在职职工18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6人;有独立站房(含租房办公)的林业站19个,由乡镇政府安排1-2间房作为办公用房的林业站8个;27个乡镇林业站都没有公用车辆。
我县乡镇林业站按区域设置,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人财物”三权均归县林业局管理。2011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林权配套改革,将27个乡镇(办事处)林业站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体系。
二、全县林业站建设及工作情况
1、标准化建设稳步有序推进。近年来,我县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为27个乡镇(办事处)林业站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林业内网开通率达100%;站务公开、站务管理等制度建设得到全面规范;泉湖等部分乡镇林业站已完成站房标准化建设。
2、基本职能健康有效发挥。我县对乡镇林业站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因此各站均能够将主要工作精力集中到林业生产建设上来,政策法规宣传、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生产组织等主要职能职责得到了较好贯彻。无论是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如林权主体改革、“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及退耕还林、“四边”造林、通道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还是森林防火、公益林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长期性工作,乡镇林业站都是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职能转变快速有力开展。近年来,乡镇林业站的职能职责随着国家有关林业制度的调整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随着各级政府对依法行政的重视和加强,林业站原来的行政处罚和林政执法职能已经弱化,相应地,林业站的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职责得到了全面加强。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县各乡镇林业站能够及时转变思路、统一思想,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造林、发动村民群众造林,主动地为公司、合作社和造林户提供整地、造林、防火等技术支持和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业务指导,受到了广大造林单位的高度赞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推进较慢。由于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乡镇党委政府对林业站的支持力度较少;同时由于县财政经费紧张,对林业站仅能保证基本人头经费。因此,林业站建设资金全部依靠上级林业部门投入和自筹资金投入,资金缺口较大,造成部分乡镇林业站无独立站房或靠租房办公。财政投入不足,是造成乡镇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因素。
2、林业站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界群众对造林绿化事业看得越来越重、投入越来越大,对基层林业站服务能力的期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林业工作任务成倍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世行”贷款项目、油茶产业、通道绿化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基层林业站力量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去年11月开始,我县在全县开展乡村道路绿化攻坚,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全县1344公里国、省、县、乡、村五级道路全面绿化。去冬今春虽然完成了713公里、53%的绿化任务,但几乎是全县林业系统大动员、局机关各股室业务人员全部被抽调下乡,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放弃休假、连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五都在联系造林业主加强管护,这才协助各乡镇林业站圆满完成任务。
3、林业站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目前,各乡镇林业站普遍存在站员人数不够、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机制不畅、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与形势发展极不相称。据统计,我县181名长期在岗的林业站职工中,30岁以下的仅有26人,大学本科学历仅有4人、专科学历52人;且大学、专科学历多为继续教育学历,近年来全日制专科以上毕业进入林业站工作的极少。而且存在下列现象:一是有相当部分人员占用林业站编制却不在林业站工作岗位;二是有相当部分人员为转业军人、关系户等非专业人员;三是现行体制使林业系统人员缺少流动机制。
4、林业站职工经济收入较低。以往林业站拥有的育林基金等收费项目和行政处罚权限全部被取消或归口到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基本上没有任何增加收入的来源;县财政对林业站职工仅能保证基本工资即人平1.05万元,扣除养老保险等支出,实际与最低工资无异。工资低、收入少,一方面造成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在岗职工生活极为困难、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乡镇林业站的职能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乡镇林业站经费投入。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要研究建立林业站建设投入机制,争取中央投入的稳定与增加,以带动地方投入的增加;要拓宽林业站建设投入渠道与范围,从基本建设、培训教育、项目扶持、工作经费、优惠贷款等方面,给林业站建设与发展以支持。二是增加项目经费投入。建议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在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顶层设计中明确和提高相关经费标准,如提高公益林管护费标准,在公益林管护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林业站工作经费;设立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工作经费;在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项目造林等明确一定比例经费(如工程投资总额的l%),作为林业站专项工作经费。
2、强化乡镇林业站工作力量。一是要增加编制。建议省林业厅加强与省人事编制部门的协调,根据乡镇林业站职能作用的特殊性,以及广大群众迫切期待加强林业技术服务的实际,适当增加林业站人员编制,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理顺体制。建议在省林业厅设立林业站管理总站,市、县设立林业站管理站,明确乡镇林业站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和公益性基层事业单位。三是要加强管理。要引导基层林业站积极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全力参与项目造林、林业产业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林业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规范与建设好经济实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为林农致富、山川秀美做出新的成绩。
3、提升乡镇林业站职工素质。一是严格进人机制。对乡镇林业站站员实行公开招考、招聘,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乡镇林业站技术力量。二是创新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林业内网平台,大力实施远程继续教育,经常性开展技术进修、培训、讲座等短期培训,强力提升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建议省林业厅制定统一的林业站培训教材,安排专项培训与教育经费,明确省级负责基层站长、市县林业站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市、县负责站员的岗位培训,推动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三是实行激励机制。对优秀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给予专项津补贴,对参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职工给予补助和奖励,全面提高乡镇林业站职工学技术、当骨干的积极性。
4、增加乡镇林业站职工收入。一是提高林业站职工工资标准,争取纳入财政全额供养体系。经过我局多次协调争取,从今年开始,我县已将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12500元/年的“地区差”全部纳入财政盘子,加上10500元/年的基本工资,各站干部职工财政工资收入达到23000元/年,但相对于当前社会总体工资水平来说仍然偏低,建议提高到与县直机关和教师等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同等水平。二是将林业站职工住房问题纳入国家危旧房改造范畴,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三是争取设立林业站职工外业津贴,提高站员下乡开展外业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鼓励林业站参与技术承包,技术人员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五是安排林业站示范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加强站办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站自身创收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只有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基层林业站职工收入水平,才能稳住现有人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夯实林业工作基础、提高林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