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鹏飞:东安县竹产业园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8-18 17:42
信息来源:
东安是湖南省毛竹重点产区县之一,主要分布在川岩乡、黄泥洞林场、大庙口林场、大盛镇、新圩江镇等地,素有“竹乡”之称。现有毛竹面积30余万亩。长期以来,东安人民积累了培育毛竹的丰富经验。自1979年以来,川岩乡的五万亩毛竹基地曾多次成功地接待20多次省内外的40多名学者的参观考察,为东安县竹业生产赢得了荣誉。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竹产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多次考察论证,我们提出在白牙市工业园区建立省级竹产业园区,初步规划占地面积为1000亩左右。经调查,全县现从事竹产品加工企业17家,其中舜皇峰竹业有限公司、汤氏竹砧板厂已发展成为湖南省龙头企业,“舜皇峰”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依照创建省级竹产业园的标准,初步设想将园区划分为生产加工区、商务展销区、生活休闲区、科技示范区。并以毛竹系列产品的高新加工为主,重点引进竹户外材料、竹家具及装饰材料、竹工艺品、竹纤维、竹活性炭、竹保健食品等具有国内技术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将东安县打造成为湘南地区毛竹产业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中心。
以白牙市工业园区内现有的舜皇峰竹业有限公司、汤氏竹业有限公司等2家省级龙头企业为基础,整合园区内现有的企业厂房,园区范围向永东公路方向扩展;通过加大向外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引进有一定规模、产品技术含量高的竹类加工企业入园。
入园企业是投资主体;东安县依照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和配套服务;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将给予林业产业项目倾斜和一定的资金扶持。整个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推进东安县林产品深加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过少,资源利用率低。加工企业大部分是私人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从事生产加工竹凉席、竹筷、竹胶合板、竹工艺品、竹地板坯板和竹编胶合板,年产值低,生产规模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此外由于企业规模少,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针对加工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导致竹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设备不配套,技术装备差。东安县绝大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或新购质次价廉的低档设备,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严重短缺。
三是产品单一,研发能力弱。目前,东安县竹材加工企业仍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产品为主导产品,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味仿造人家的产品,新产品少,造成产品链断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造血功能。
四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少。由于企业?能使用先进合理的设备及技术,导致加工精度、含水率、油漆等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出口。而因为质量差导致品牌跟不上,只能人为地降价销售来冲击市场。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企业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引进,由于园内企业较少,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生产链条,因此,加大企业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龙头企业,利用大型企业的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完整形成。
(二)加大竹产业精深加工,精品工艺、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继续扶持规模大,效益高,产品质量好的加工企业,重点建设2家生产规模大,除生产主导竹产品外,大力发展竹类环保、竹子加工、竹类药业、竹纤维服装等高科技产业,以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
(三)加快竹产业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竹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引进与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油漆、胶水、包装等配套加工企业,集竹文化展示、竹类经营、竹产品生产加工和观光旅游、科研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竹产业生态工业园区。
(四)实施品牌战略,帮助竹加工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抓好条形码登记,为产品准入市场领取“通行证”,引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五)切实加强竹业内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交流合作。重组和完善现有竹文化、竹产业协会组织,担负企业建立信息灵、反应快,能应对市场变化,业务素质高的营销重任及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抗击市场风险的队伍。
(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竹产加工企业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编印竹产品专刊画册,政府做好服务工作,引导、组织竹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和商品交易会,大力推介、充分展示东安的竹产品,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