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泉:新邵县毛竹开发利用探析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8-08 17:42
信息来源:
新邵县共有林地面积15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26万亩,立竹3200万根,主要分布在潭溪镇、谭府乡、太芝庙乡、龙溪铺镇、巨口铺镇、大新乡、坪上镇和龙山林场,其他乡镇场也有散状分布。毛竹具有适应强分布广、养殖强易栽培、生长快成材早、材性好用途广、周期短见效快等五大优良特性,可广泛运用于建筑、农具、家具制作及生活用品等领域。当前,尽管我县具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和适宜毛竹生长发育的优越条件,毛竹资源培育和毛竹加工工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毛竹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毛竹产业发展现状
(一)合理采伐,优化竹龄结构
毛竹采伐在全县山区林农中已基本成形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习惯,采伐时始终坚持“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壮,少砍边缘竹、不砍空膛竹”的原则,保持了合理的竹龄结构,一二度竹占50%,三度竹占30%,四五度竹占20%,采伐数量做到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一般竹林保留每亩200株的立竹度,丰产林达到每亩300-350株。因毛竹生长发育有大小年之分,采伐时,应砍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植株,而不能砍伐竹叶浓茂、正在“孕笋”的单株。
(二)造改结合,扩大产业资源
我县毛竹造林主要采用移竹造林的方式,造林地一般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窝、山麓、山腰等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段造林。造林密度一般为每亩36株左右,挖穴规格为长1.5-1.7米,宽0.8-1米,深0.5米的长方体或椭圆体。造林适宜的季节为冬季和早春,宜早不宜迟。毛竹低产林改造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劈山砍杂、深翻垦复、适时施肥、护笋养竹。劈山砍杂就是全面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及雪压、病害、枯死、小径竹,并留置于林地腐烂为肥料,适当保留竹林内的混生窄冠型阔叶树,做到柴蔸留矮、杂灌劈尽。深翻垦复就是对竹林进行垦复松土,深度在25-30厘米之间,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以提高竹鞭孕笋量。适时施肥就是及时补充养分,施肥的方式有穴施、沟施、笋穴施和竹蔸施等,一般每亩用复合肥20-30公斤,或土杂肥1000公斤,或饼肥50-100公斤。护笋养竹就是春笋出土后禁止放牧,留养竹笋数量为大年每亩60株,小年每亩40株左右,及时清除退笋。
(三)精深加工,创毛竹产业品牌
全县现有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三家,即:湖南湘林人造板有限公司,主要以次小薪材、林产品加工三剩余物为原料,年设计生产中纤板能力5万立方米;邵阳心连心食品有限公司,以竹笋为原料,年设计生产清水竹笋罐头2万吨;邵阳金芒果家居装饰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整体橱柜、整体衣柜、办公家具等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大型专业家居公司。省百强私营企业一家,即邵阳广信造纸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生产电工纸板的企业,以通过质量认证的福建青州产6#浆板和进口木浆板为原料,年设计生产110KV变压器电工绝缘纸板5万吨。
二、毛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毛竹品质不高、低产林多
全县毛竹面积26万亩,蓄积3200万根,单位面积蓄积123根,远低于一般竹林立竹度每亩200株和丰产竹林立竹度每亩300-350株的水平,虽然经过毛竹低改,但低改林面积不足2万亩,且低改林主要是位于交通便利的公路两旁。全县毛竹品质也不均匀,龙山林场和谭府乡、太芝庙乡的毛竹品质较高,坪上镇、潭溪镇的毛竹品质较低。
(二)集约化程度低、分散经营的比重高
全县除邵阳心连心食品有2万余亩“公司+基地+农户”的毛竹基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外,其余的基本上分散在农户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山也不多。缺乏统一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三)林区交通闭塞、竹材生产成本高
大部分毛竹林产区远离公路,造成毛竹采伐运输生产成本高,林农利润空间有限,是制约毛竹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低
厂家都停留在对毛竹竹竿的加工利用方面,对竹蔸、竹鞭、竹梢、竹枝、笋壳等采伐剩余物及加工废料没有充分利用,毛竹的附加值低,具有高新科技的邵阳广信造纸有限公司生产用的原材料因没有达到其技术标准,也只好从外地进口。
(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毛竹是一个一经栽植、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性产业,近年来我县对毛竹的投入远低于对用材林的投入,近年来,新造毛竹林不足1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不足2万亩,低于松木、杉木等用材林的投入。
三、毛竹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
以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等林业项目为支撑,加大对毛竹产业的投入,力争10年内,新造成毛竹4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5万亩,使全县毛竹面积达到30万亩,毛竹立竹达到4500万根,亩平150根,年产毛竹1000万根。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以村村通、村组通道路硬化工程为依托,加速推进林区路网建设,破解毛竹产业发展瓶颈,从根本上解决林区交通道路闭塞的问题,切实降低毛竹采伐运输和生产成本,扩展林农利润空间。
(三)创新发展模式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转变毛竹产业经营模式,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林农以林地林权转包、出租、转让、置换和投资入股,流转林地经营权,具有规模的毛竹加工企业要建立好自己的毛竹生产基地,实现毛竹生产由分散、粗放的模式,向统一、精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最终实现毛竹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四)做好产品精深加工
以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邵阳心连心食品有限公司、邵阳金芒果家居装饰集团、湖南湘林纤维板有限公司、省百强民营企业邵阳广信造纸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为龙头,大胆引进高新科技,鼓励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毛竹产业企业,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综合利用毛竹资源,整合现有毛竹粗加工企业,提升竹胶板、纤维板、和竹笋罐头生产水平。引进技术,生产符合邵阳广信造成纸有限公司生产电工纸板原材料技术标准的纸浆,充分利用本县毛竹资源,减少原材料进口数量。开发竹纤维、竹地板、竹炭、竹雕、竹饮料等高科技产品。
(五)科技示范,打造竹海旅游产业
以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烟竹坑万亩毛竹林海为示范,开发毛竹森林旅游和毛竹森林景观,大力发展毛竹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发龙山腊肉、宝庆猪血丸子等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人民对绿色食品和纯天然食品的购物需求,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