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邦富:关于桂阳县建立花卉苗木产业园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9-01 17:42
信息来源:
一、我县苗木花卉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
桂阳县种花赏花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700多年前,当时桂阳县城的鱼塘处处可见莲藕(莲藕又称水芙蓉),山上满眼尽是木芙蓉,桂阳县城简称“蓉”城也因此而来(《桂阳县志》1993年桂阳县志编纂委员会)。进入20世纪后,受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我县花卉苗木产业逐步凋零,全县花卉存养的品种、生产销售的企业(店铺)很少。1990年以前全县仅有3家花木企业、2家花木销售店;1991-2000年全县仅有5家花木企业、4家花木销售店;2001-2005仅有6家花木企业、4家花木销售店;2006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发生巨大改变,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花卉市场迅速升温,花木企业生产与销售得到长足发展。据花木协会统计,2013年末全县有花木企业141家、花木销售店46个,花木市场蒸蒸日上。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力量的支持,目前我县的花木市场处于发展缓慢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地规模建设力度不够,全县花木基地规模与品种单一。现有的花木企业中规模不大,平均在20亩左右,小的仅有3-5亩,平均每个企业年产量仅在万株左右;地点分散,没有真正成规模的花木基地;品种单一,企业生产的花木主要以杉木、樟树、桂花为主,花店经营的花卉主要是绿萝、吊兰等3-4个常规品种,而且大都是温室花卉,不宜野外存放。
2、创新技术与研发新品种的力度不够。全县没有1家具有创新技术与研发新品种能力的生产企业。目前企业生产的技术主要引进外来品种,造(整)型技术、嫁接技术都是“拿来主义”,从外地直接调入进市场,对我县的名、特、优、新品种未能取得传承发展。如我县独有的柔毛油杉、红豆杉、棱角山矾、柔毛大叶桂英等特有树种培育技术几乎没有掌握,无能力打造我县的名牌树种、品牌花卉,使我县特有的花木资源优势、区域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未能有效地整合、利用和发展。
3、政府引导力度不够。我县应重点培育的花卉为哪几种,树种为哪几种,在资金、政策上政府应该怎样来引导,形成一个共识,而不是行政上的命令,更不要朝令夕改,否则企业的竞争力无法提高,拳头(主打)产品无法形成,品牌效益就无法产生,竞争力就无法形成,抢占市场的机遇时不可待,对我县优势花木资源保存更不利。
4、产业链建设力度不够。目前桂阳的花木产业已形成,据统计全县现存的生产企业2013年末总产花木1亿株以上,固定从业人员达1万人,间接季节性从业人员达2万人以上。但没有统一固定的规模化市场来引导,导致花木产业断链,生产、经营花木的企业所需辅助材料、产品(如花盆、营养袋、基肥)等都是通过外地采购,包装、邮购、第三服务业等没有搭桥,从而制约了产业链的形成,一条龙服务难以建立,客户满意度不高。
二、根据我县目前现状,建议在我县正和镇全义村建立花卉产业园,并以产业园为中心,在X090线沿线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形成花卉产业带。
(一)建立花卉产业园前景分析
1、生态环境的需求。植物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剂”,由于资源被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改善居家环境及空气质量,对花木的需求大幅提升。
2、工业化进程加快的需求。现代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国工业园的建设、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剧了生态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恶化。目前,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的提高宜居环境质量,创建森林桂阳,共享森林美景工程取得了建设性成就,森林的六大功能迫切需要建设花木产业园。
3、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随之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建设一个花木产业园正是解决这些需求的有效途径。
4、市场现实的需求。据统计,全县2000年末人均家庭花卉拥有量不足1盆(株),到2013年后,人均家庭花卉拥有量已过4盆(株),呈现倍增式的增加,目前拥有的花卉绝大部分是外地采购,没有自己的大型基地,没有适合本地气候的特有品种,因此,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我县周边与湖南衡阳市(辖12个县市区,731万人口)、永州市(辖11个县市区,572.2万人口)、广东韶关市(辖11个县市区,321万人口)、江西赣州市(辖19个县市区,890万人口)、广西桂林市(辖16个县市区,560万人口)等5个地区相邻,加上本地区共80个县市区,总人口3532.5万人。目前周边的6个地区3532.5万人,辖区内没有一个统一大型的花木大市场,需求量无法解决,生活质量的提高难度必然成为空谈。这6个地区的气候相似,温差不大,纬度相近,植被差异较小,但是都没有一个大型的花卉市场。虽然广州的芳村花木市场面积、数量、规模较大,但基本上都是热带的品种,对我们周边的6个地区的气候来说大部分不适宜,因此适合亚势带气候的花木园建设尤为重要。
5、产品品种的需求。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各地气候不一,物种丰富,象北方的牡丹、海棠、南方的榕树、云南的大紫袍、深山的兰花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花卉、树种。大量培育能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品种的广度与深度市场拓展潜能都很大。
6、科技含量的需求。人们对造型优美、技术含量高、艺术价值品位高的新品种、名贵花木要求也日益提高,对那些随处可见的菊花、月季需求虽然量大,但对精、优、名、特、新品种的需求成倍增长,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开发花木的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与利用。
(二)花卉产业园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全县目前已经在生产的141个花木企业,按每个企业年产35万盆(株)花木,总产量达5000万盆(株)花木,每盆(株)5元的单价计算,花木直接经济效益2.5亿元,按4%的增值税(含劳务税、个税)计征,上缴直接财税收入1400万元;花木销售店46家,全年销售平均数按108万株,总销售以每株2元的单价销售,销售收入近1亿元,按4%的增值税(含劳务税、个税)计征,销售收入实现直接财政收入400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年产1亿株花木需要固定长期劳动力8000人,可解决8000人的就业岗位。全县年人均产值增加40元,提高居居消费力;每年可增加森林蓄积30万立方米,林农年增加木材产值30亿元,产业园对扩大内需,支持第三产业发展,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效益。
(1)花木产业园建成后可解决80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仅桂阳县正和镇极乐村苗木基地为例,该基年产造林苗2000万株以上,产值400万元,带动1万人的劳动就业。
(2)可提高农村闲置(荒地)利用率,1亿盆(株)花木需要利用土地20万亩。
(3)能有效防止村(农)民烧田坎土边,减少水土流失。
(4)闲余劳力有工作及稳定收入后,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及社会治安长治久安的稳定局面,减少森林火灾,减轻我县森林防火压力。
(5)花木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园区内集旅游观光、休闲、生产、科研(科普)、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园,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刺激旅游业和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6)加快桂阳的融城步伐(融入资郴桂),让桂阳县走出湖南,提升桂阳知名度都具有积极意义。
3、生态效益。
(1)1亿盆(株)花木可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保持水土,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减弱降低雾霾天气的危害,净化空气的作用明显。
(2)保持地下水资源。花木在雨季时大量吸收地表水,在旱季时能释放大量干净水进入地下,对蓄积地下水源作用巨大,同时,还能降低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3)通过产业园与企业基地的销售与生产相连接,将逐年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符合县委县政府建设森林桂阳的宏观调控要求。
(4)由于花木产业建设的提速,林木密度加大,林下杂草减少,可燃物减少,林缘、山脚、田边形成的网块状防火隔离带,有利于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减少火灾、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5)有利于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6)与桂阳县全义村花木产业园、北湖区华塘镇招旅村有草莓基地、北湖区华塘镇华塘村有1000亩草皮基地,在X090线形成一个强大的行业产业链,具有得天独厚地地理优势。
(三)花卉产业园建设的设想
1、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拟建在桂阳县正和镇全义村X090线附近。该土地权属是正和镇全义村落家山、横塘、桐梓坳3个自然村组的所有权。该地段离城近,距桂阳县大市场5.0km,拟总投资约5000万元。该地段花木产业历史悠久,当地业主得利早、获益大,发展了,可以与北湖区相关产业基地相邻,省道 线穿林而过,具有得天独厚地地理优势。
2、设定标准,规范入园。设置入园门槛,企业规模保持在20亩以上、年产花木在20万株以上、总投资达40万元以上的企业才能进入园区设立展示区,鼓励小、散、家庭作坊式企业整合后入园。入园门槛的设置,有利于整合企业和政策资源,有利于维护生产、经营秩序,正确引导花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政府对与,大力扶持。
(1)没有政府积极参与指导、扶助,仅凭协会或者1至2个部门帮助,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议成立花木产业园筹建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土、林业、规划、税务、工商、市场服务中心、水利、电力、电信、劳动、乡镇、村组的综合工作组,统一协调指挥花木产业园的筹划建设工作,协调各种社会事务的处理。
(2)产业园由政府出资统一征地,征地费用待业主建园时按实际开支以面积为单位,由各业主承担费用。青苗补偿费由政府垫资、平摊分配到各业主单位,各业主进园时,业主与政府各承担50%。
(3)“四通一平”费用由政府出资,业主不负担,费用如下:
桂阳县花木产业园“四通一平”费用预算表
(4)园区内今后的管理费用由各业主按面积或企业大小分摊承担。
(5)政策扶持。
X090线公路两旁沿线,产业园以外区域在规定范围内发展花木产业基地的参照桂东县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执行:各企业种植花卉苗木经验收合格,20亩以上的业主可享受400元/亩?年的补助资金,20亩以下的享受200元/亩?年的补助资金,补助连续享受三年。栽植密度≥200株/亩,栽植规格胸径≥3厘米,尽量栽植常绿树种和花卉;凡沿线两边需挖走销售苗木必须及时补种好。
(6)税收政策方面建议参照《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中共桂阳县委、桂阳县人民政府、桂发[2012]9号)文件执行。
三、产业带的发展规划
第一,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县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花木协会组织指导运行,协会引导企业发展主要的品种,倡导市场建立主导产品。列出为我县特有品种,规定创品牌的品种,适合市场发展方向的新品种,积极引导产业园用3-5年建立自己的主导品牌,规划核心竞争力的品种,创建桂阳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创建自己的拳头产品、主打产品,逐步建立辐射周边县、市、区的大型市场。同时还应把花木企业(店)集中统一到花木产业园上来,进行统一经营,统一摆放,实行规范化市场管理。第二,建立健全鼓励开发、引种、研究新品种的长效奖励机制。第三,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职能,变收费为服务,积极为花木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