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安乡县2014-2016年林业发展规划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8-26 17:42
信息来源: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为15.78万亩,现有林地面积13.1万亩(杨树面积11.6万亩),林木蓄积49.13万m3、四旁树蓄积33.45 m3,其中杨树总面积11.6万亩、杨树蓄积43.37万m3,森林覆盖率11.63%,2009—2013年采伐蓄积20.01万m3、采伐面积4.03万亩、产量22.01万吨、产值1.06亿元。
目前,全县湿地(包括湖泊、河流、外洲、池塘、沟渠等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的地域)面积54.2万亩,有珊珀湖、明塘湖、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等28处湿地纳入湿地保护范围,保护面积31.6万亩,湿地保护率58.3%。
目前,全县城区绿地率37.5%,人均绿地面积10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1600亩。
二、我县林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1. 气候温暖。我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温度16.6℃,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特点。
2. 土壤肥沃。我县土壤主要为近代河湖冲积沉积物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和潮土,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肥沃,PH值在7-8.5之间,适宜杨树、水杉喜肥耐水湿而又不能长期积水的生理特性,有利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成林,有利定向培育水杉中大径材的优质用材林。
3. 树种繁多。我县属“两湖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目前已查明的树种有52科、92属、125种,其中主要栽培用材林树种有杨树、水杉等;风景树种有樟树、栾树、桂花、广玉兰、柚子树等。
4. 路渠绵长。我县公路里程总长1631公里,其中省道59公里,县道164公里,乡道368公里,村道1040公里,还有3000多公里的主干沟渠和400公里的防洪大堤,这都是我县林地拓展空间的潜力所在。
5. 效益较好。据调查,7-8年生的杨树,立木蓄积可达10立方米/亩,产值3500元,每年每亩达430元以上;15年生的水杉,立木蓄积可达10立方米/亩,产值5000元,每年每亩达330元以上。杨树、水杉的投入产出比,较农作物的效益高。
6. 经验丰富。从实施德援项目到林业血防项目工程,我县栽培杨树20年,不仅涌现了大批的杨树造林大户和专业能手、而且培养出一大批中高级林业技术人才,为大面积推广栽植杨树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目前我县林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用材林面积逐渐减少
“十一五”期末,我县用材林(以杨树为主)面积为20万亩,到2013年6月减少到13万亩(耕地5万亩、沟渠2万亩)减少35%,主要原因:一是林农退林还地,种植棉花或栽植沟渠风景林。二是各类建设(电力改造、水利建设、国土平整、公路建设等)导致农田林网提前采伐。由于地理环境制约,全县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都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市的1%和3.9%。
2、湿地保护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和湿地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对湿地保护的管理。二是由于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湿地面积、数量的减少与质量下降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受到一定破坏,多样性指数下降。三是由于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防洪和航运的作用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是社会各界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湿地保护意识不强。
3、木材原材料供应存在很大缺口
2013年我县成功引进惠宜佳木业有限公司,该公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今年达1.7亿元,到2016年将达3.5亿元,主要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第一期主要建设项目:2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第二期主要建设项目:1000万平方米强化复合木地板生产线;第三期主要建设项目:30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薄板生产线。今年8月份第一期主要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木材原材料年吞吐量将需要26万立方米,而我县原材料供应只有5万立方米,缺口达到81%。
4、猎捕、食用野生动物时有发生
近几年,全县严厉打击乱捕乱猎省级以上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蛇、蛙、蟾蜍、鸟类的态势不减,但由于经费、人力不够充足,打击时仍然存在死角,在部分农贸市场、车站码头和宾馆、餐馆等地方还是发现有运输、经营、加工和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和事件。由于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不法商贩为牟取高额利润,而导致产生屡禁不止现象。
四、我县林业发展规划
(一)突出抓好杨树产业发展
1. 指导思想:
抓住2014-2016年3年时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使全县范围内的省道、县道、乡镇主干公路两旁的采代迹地或宜林地全部栽种杨树、水杉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绿色安乡。
2. 主要措施:
(1)加快推广杨树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以林科所(湖南省安乡县中心苗圃)为中心、辐射全县各乡镇,大力推广杨树新品种(如南林95、895,湘林90等)引进与栽培技术,从2014年起,每年生产出圃合格苗木100万株以上,确保我县林业项目工程造林的苗木需求。
(2)全面推行优材更替、无节良材培管措施。继续加大对中幼林木实施修枝、施肥、除杂、治虫等抚育培管力度,从2014年起,每年实施1万亩以上,确保林业项目在我县的实施。
(3)大力扩展杨树面积,确保惠宜佳木业有限公司生产需求。力争到2016年,全县杨树面积达到15万亩,比2013年7.8万亩新增7.2万亩(其中县芦苇场外洲发展3万亩,各乡镇修防会及四个大垸的外洲发展2万亩,各乡镇的主干公路、主干沟渠,省道、县道发展2.2万亩),杨树立木蓄积达到130万立方米;全县水杉面积达到2万亩,比2013年新增1万亩(垸内沟渠及农户四旁地发展1万亩)。
(二)突出抓好林业项目建设
1. 抓好林业血防项目。为促进我县疫区林业灭螺成效,从2006年开始,我县首批进入全省林业血防造林项目县。截至2013年,全县实施项目共计争取国家投资逾1500万元。从2014年到2016年,我县将继续努力争取项目资金1500万元以上,每年争取500万元以上。项目年度实施验收后,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打卡发放给造林户主。
2. 抓好中幼林抚育项目。为提高我县林地单位面积产材率和改善林相林貌,从2011年开始,我县进入全省中幼林抚育项目县。截至2013年,全县实施项目共计争取国家投资300万元。从2014年到2016年,我县将继续努力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每年争取150万元以上。项目年度实施验收后,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打卡发放给中幼林抚育业主。
3. 抓好生态公益林项目。为保障我县国土生态安全,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提高公益林管护水平,从2004年开始,我县区划界定的5万亩生态公益林纳入全省公益林补偿基金范围。截至2013年,全县共计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500万元以上。从2014年到2016年,我县将继续努力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200万元以上,每年争取60万元以上。项目年度实施验收后,补偿基金全部由县财政打卡发放给公益林管护业主。
(三)突出抓好森林城市建设
为搞好常德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促进我县珍贵树种进农家活动,一是加强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以黄山头国有林场为示范基地(2013年5月已纳入全省百个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名录),加快建立以香樟、桂花、银杏、红叶石楠、檫木等为主的绿化苗木培育基地。从2014年起,确保每年培育出圃合格苗木10万株以上。二是大力开展珍贵树种进农家活动,结合安乡县“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安乡县“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促进全县境内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两旁的农户庭院及集镇码头的生态绿化,力争到2016年,全县创建庭院绿化示范户5000户,2014年起每年创建1000户以上。三是持续完善县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力争到2016年,使我县城区绿地率达到4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达到2700亩。
(四)突出抓好湿地保护利用
截至2013年底,全县完成珊珀湖、明塘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0.5万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开展了湖南书院洲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进行了湿地监测、科研等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2014年起,一是地方政府投资搞好书院洲外滩湿地公园建设;二是重点抓好刘家洲(八方?)划入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范围,同时利用湿地公园平台,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环保等部门财力共同建设开发,共建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逐步建成湿地保护宣教、观光、休闲、旅游中心,成为安乡湖乡文化展示的窗口。力争到2016年,珊珀湖湿地保护小区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建成我县西洞庭湖入湖河流湿地自然保护区;全县湿地保护面积达到46万亩,湿地保护率达85%。
(五)大力保护森林资源
1. 加强森林防火 “三个”到位措施。一是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位。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森林防火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二是森林防火宣传到位。今年以来,利用森防宣传车、悬挂标语、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编发森林防火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建立森林防火扑灭机制到位。拟定了2014年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确保森林防火万无一失。
2. 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审批制度。对采伐木材,严格实行统一申报和集体审批程序,做到“伐前有设计、伐中有监督、伐后有验收”,从源头堵住了乱砍滥伐的现象。
3.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林业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大力整治林业秩序,对全县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车站、集镇码头进行专项清理整治与打击,二是大力查处无证运输和乱砍滥伐林业行政案件。
4. 持续开展“四禁止”活动。以“爱鸟周”系列活动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全县始终要保持打击猎捕、经营和食用野生鸟类、蛙类、蛇类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5. 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控。根据我县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我们每个月要对全县40个林业监测点进行监测,通过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和手机报等方式,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造林大户及时发送监测预报和防控措施,并大力推广林业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新成果。
五、几点建议
1. 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林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1名县人大副主任和1名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县林业局相关班子为成员,县林业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 认真合理布局。垸外洲滩及垸内主干沟渠以栽种杨树为主,组级毛沟斗渠和农户四旁地以栽种水杉为主;国、省、县、乡道两旁以栽种高规格的速生树种(如杨树、水杉等)为主;农户庭院及集镇码头以栽种风景树(如樟树、桂花、栾树等)为主。
3. 落实造林规划。县乡两级严格按照植树造林规划,明确任务分解到村组、农户及造林小班,按时间、按质量、按标准完成好年度造林任务,强力推进林业工作。
4. 搞好办点示范。从2014年起,县林业局每年办一个集中连片500-1000亩的工程造林示范点;各乡镇每年办一个集中连片300-500亩的工程造林示范点;援建部门单位每年办一个集中连户10户以上的庭院绿化示范点。
5.推行合作造林。积极探索公司+林农合作造林模式,实行定单林业生产。建议从2014年起,惠宜佳木业有限公司与县芦管站、四个大垸及乡镇修防会合作造林,签定租赁合同,租赁其外洲面积3万亩以上,全部栽植杨树,确保该公司生产加工的原材料供应。
6. 给予奖励扶持。对新栽种杨树面积100亩以下的林农,除享受国家林业项目政策外,惠宜佳木业有限公司给予每亩30元、县财政配套30元的奖励;对新栽种杨树面积100亩以上的林农,除享受国家林业项目政策外,惠宜佳木业有限公司给予每亩50元、县财政配套50元的奖励;对珍贵树种进农家活动搞的好的单位,县财政每年拿出15万元给予奖励。
7. 实行考核结账。将林业发展工作纳入各乡镇及部门单位的年终绩效评比考核,并加大考核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