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民: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10-23 17:42 信息来源:
  全面小康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中,林业承担森林覆盖率监测指标。我县作为山区、林业大县,如何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全面小康的梦想照进现实,是每个林业人应思考的命题。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交通区位独特,三面环黔,与贵州天柱、三穗、镇远、玉屏、万山五个县区交界, 接壤边界总长245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2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58.093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非林地面积68.4213万亩。公益林40.03万亩。目前全县森林蓄积量3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9.07%。林业既是公益事业,又是民生事业,发展林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全面小康的梦想照进现实,林业大有可为。
  一、突出重点,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不断开创绿化新局面
  (一)抓好工程造林,全面完成造林任务。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结合泰格林纸原料林基地、油茶基地及龙脑樟天然冰片项目,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成果,适地适树开展植树造林;狠抓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契机,深入退耕还林工程;加强以舞水河、平溪河两岸为主的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做好省道、国道、高速、高铁沿线通道绿化及三边绿化工作,为城市打造风景线,创造绿色背景。围绕全省秀美村庄建设内容,打造秀美村庄精品示范点,引领推进乡村绿化进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抓好森林抚育,切实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质量是衡量森林资源的标准和尺度,森林抚育是保障森林质量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们在造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把增加森林数量作为造林的重点任务,追求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重造轻管,粗放经营,森林效益不高。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不仅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还增强森林更新的能力和活力,同时确保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是拓展林业发展空间,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必须不遗余力抓好、抓实。一是加强培训,规范施工。邀请专家,采取现场讲解演示、施工人员实际操作、专家点评方式对林业技术人员与施工单位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森林抚育的施工,切实提高森林抚育水平。二是加强监督,提高质量。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并严格验收检查,抚育森林抚育质量。严格抚育资金使用。三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单独建账。不挤占挪用、截留,资金支付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支付,把资金合理、最大限度的使用在森林抚育工作上。
  (三)抓好宣传发动,营造全民造林氛围。一是吸引民间造林资本注入。一直以来造林绿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因财政困难,有限的造林资金无法满足林业生产需求,必须落实好以奖代补等各项造林优惠政策,提高社会造林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促进造林模式由政府向社会转变,为林业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二是抓好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节。要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实现形式,采取企业出资、股份造林、个冠名认种认养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人人关心生态环境、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社会氛围。
  二、注重落实,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巩固绿化成果
  (一)严格限额采伐管理。切实加强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实行限额采伐,完善商品材指标分配管理新机制,阳光分配采伐计划,对重点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商品材指标实行单列,对大病医疗、子女上学等情况的困难户实行优先,均由林农申请,乡(镇)核实公示,林业局审批。严格执行商品材采伐指标入村到户制度,真正落实林农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有效遏制林木采伐指标管理的暗箱操作、人情分配;狠抓山场源头管理,始终坚持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制度。狠抓森林资源利用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加工,确保每年资源消耗控制在省下达计划以内,维护林区秩序稳定。
  (二)狠抓森林防火工作。从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来看,受极端天气影响,森林火灾呈高发态势,森林火灾形势严峻,必须多措切实抓好。一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全面落实县领导包联系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包联系乡镇和本单位职工、乡镇三套班子领导和镇干部包片包村,巡山员包具体山头地段的森林防火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规定各级各有关部门森林防火工作职责,细化追责、问责程序。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铁腕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确保森林防火和文明祭祀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采取出动宣传车辆,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专题片,发送手机短信,在主要路口悬挂横幅标语以及发布政府通告等“铺天盖地”形式,多渠道加强森林防火暨推行文明祭祀工作的宣传,在全县上下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三是严格火源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切实加强野外用火管理,控制人为火源不进入林区,全面布防设卡防控不留死角,确保野外用火控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强痴、呆、傻和精神病及情绪不稳定人员监管。森林防火戒严期开展巡山活动,宣传禁止野外用火,重点区域设立森林防火检查岗点,严控野外火源。并坚持“以督查促排查,以排查促安全”。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扑救能力。加强乡、村、组三级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设,县、乡(镇)、村建立森林防火队伍,配足一定的防火必备物质。各扑救队伍均每年至少开展1次森林防火实战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大盗滥伐打击力度。一是构建盗滥伐防控体系。广泛发动群众,发放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监督卡,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以及加强乡村林场、公益林护林员管理等措施,狠抓护林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构建盗伐滥伐林木防控体系。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定期开展盗滥伐林木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有效地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违法行为,维护林区秩序稳定和谐。
  (四)严格林地使用管理。以“强化监管”为中心,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征占用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的法律意识,认真开展征占用林地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清理和检查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情况,依法打击违法使用林地行为,进一步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确保违法占用林地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转变观念,开展森林分类经营,不断推进林业科学发展
  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分类经营和多样经营结合,构筑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新秩序。
  (一)形成科学规划,分类经营的林业发展新思路。从森林价值和地理覆盖范围两方面明确分类,依据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对商品林和生态林实行分类经营,森林生态公益效益存在地理覆盖范围的局限性,同样应该成为森林分类要素,以保证经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根据“宜伐限伐、宜封则封”原则,在森林资源科学分类的前提下,对森林进行科学地保护利用,从而提高我县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二)形成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多样化经营格局。只有充分保障林农高收益,才能把林农从传统的对森林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才能停止对森林资源的采伐,保护森林的意识才能自觉被树立被实践,并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晃是一个山区县,林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命脉,而林业生产周期长,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产出,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种殖,鼓励、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服务+销售”发展模式,促进林下养殖、种殖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良种化发展,为广大林农增收,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安全的多赢。养殖方面如天堂野鸡、土鸡、野兔、竹老鼠、新晃黄牛肉的饲养。种植方面如药材、枞菌等种植。二是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的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都市人群的青睐。新晃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侗族文化浓郁,侗族人口占76.1% 。侗俗侗风保存较完整,咚咚推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傩技傩戏正为更多的世人所知晓,另一方面新晃夜郎文化深厚。更有龙溪古镇、凉伞八江口温泉等资源,要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森林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谋划、统一开发,从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每一个环节把注重个性的同时,都要重视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发,强力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杨才民: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67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