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提升旅游城市品位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3-18 17:42 信息来源:
  张家界市作为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推动我市经济转型提质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宜居宜游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决定2017年各项指标要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林业部门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体部门,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踩准工作节奏,把握时间节点,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创森自觉性
  国家森林城市,是对一个城市在生态方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荣誉称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实事工程、惠民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大意义,提高创森的自觉性。
  (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张家界因旅游立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森林体系,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有利于提升旅游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国内城市间的竞争力。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市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已作出 “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017年,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实施、纵深推进、转型升级、引领发展。张家界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旅游,张家界旅游的突出特色在生态,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离不开良好的森林生态作支撑,离不开林业的发展壮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是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绿化的提质升级,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全面提升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升级”。
  (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不是达到全面小康,人民群众是不是感到幸福,不能只看GDP、只看物质财富,还要看精神境界、看居住环境和健康水平。城市森林在保持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全面小康梦”一个重要方面。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舒适优雅的人居环境,不仅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广大游客出游的重要选项,更是投资者、创业者的首选条件。从这个层面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实实在在的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民生工程,对于实现“全面小康梦”来说,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加快“九大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区绿化攻坚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水岸绿化工程、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宜林荒山绿化工程、镇村绿化工程、林业产业提质工程、森林文化建设工程,通过这“九大工程”的实施,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裸露山地全消除、生态景观全提质的目标。二是扎实推进城市绿化攻坚。落实《2015年城市绿化攻坚实施方案》要求,以“沿城、沿景、沿山、沿水”绿化提质为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即中心城区澧水河岸护岸林建设工程、城区公(游)园建设工程、建成区闲置地绿化工程、城区重要交通节点绿化工程、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城区周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社区(庭院)绿化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通过“八大工程”的实施,努力构建以绿色为背景,澧水风貌带绿化特色明显、道路绿化整齐贯通、公园绿地分布合理、庭院绿化一院一景、节点绿化耳目一新、周边山地色彩斑斓的城市绿化景观。特别是把澧水风貌带打造成四季常绿、季节有色、布局立体、视觉强烈的20公里樱花景观带,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注重工作实效。一是做亮“点”。抓好市城区和县城绿化,以一流的设计、专业的施工,打造绿化精品。二是做精“线”。以道路、河道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工程和河道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绿化景观长廊。三是做厚“面”。抓好荒山、坡耕地绿化和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小城镇发展与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因地制宜搞好“四旁”绿化,积极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村居。
  三、四大举措并举,确保目标实现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繁重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一)厘清思路,把握原则。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创建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先易后难、依法依规”的总体创建工作思路,把握好“三大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把生态建设和造绿富民结合起来,不仅让群众长远受益,还要让他们眼前得利,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森林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景观与人文相容。把森林城市创建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通盘考虑,把城市绿化做成城市景观、融入文化内涵,使城市森林富有人文气息,充分彰显张家界的城市特色。三是坚持城市与乡村互动。坚持城乡一体化,在规划上、措施上、保障上都要做到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二)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林业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指导和调度;财政、发改、城管、住建、规划、交通、水利、旅游、科技、国土、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特别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评价指标要求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这是一项硬性指标。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一是大力营造森林生态文化。重点是通过生态科普园建设、森林文化节庆活动、绿色单位创建以及举办生态文明讲座、开展生态文化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普及森林生态知识,提高全民森林生态意识。二是主动搭建各类宣传平台。尽快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平台,营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精心组织每年3月份的义务植树月活动,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引导和动员市民出资认建认养古树名木,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出资认养;所有认养的古树名木要统一造册登记和挂牌保护,确保管护到位。同时,各级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动员各方力量,投身绿化事业。
  (四)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资金整合、各方联创”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创建工作经费,保障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需要。市政府已作出决定,今年将筹资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投入到市城区绿化攻坚工程中去,各区县政府在三年创建期每年要筹措1千万元的创建工作资金。二是大力争资立项。林业、财政、发改、水利、交通、住建、城管、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特别是要积极争取上级林业部门的支持,共推创建工作。三是创新投入机制。深化创建工作与企业的互动,鼓励和引导公司化造林,将林地流转给造林公司或造林大户,大力发展造林绿化基地。鼓励企业发展苗木花卉基地,支持苗木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大胆创新投入模式,积极探索以土地换森林、以森林换资本、以资本换资金等办法,更加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的投入问题。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陈光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提升旅游城市品位

667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