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五龙: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建议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3-06 17:42 信息来源:
  绿色生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美丽幸福岳阳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需要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一、全民义务植树面临转型的新形势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33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家乡的山川披上了秀美绿装。据统计,1982-2014年,全市累计有640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义务植树2.56亿株。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45.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44 平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和造林绿化达标,曾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观鸟之都”等多项殊荣,2013年又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13年8月,国家作出了重大政策调整,取消义务植树绿化费。绿化费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终止义务植树活动,而是促使各级各部门要从更广的角度、以新的方式方法去适应新形势,深入推进义务植树。当前我市义务植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城乡义务植树差异大。据2011年义务植树情况调查,市本级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近年义务植树尽责率均在80%以上,三年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期间,尽责率达90%以上。但部分县市,特别是有的乡镇,尽责率有相当一部分在60%以下,民众参加义务植树的意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适龄公民没有履行植树义务。
  二是市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滞后。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各地实际上还没有建立真正能接纳大量民众去植树的基地,以致有相当多的民众要求去植树而又不知去哪里栽。而城市内寸土寸金,公共绿地植树质量要求高,不适合由民众来参与植树。
  三是农村绿化状况差普遍存在。我市相当一部分农村集镇、村庄缺林少绿、绿化水平低下,道路两侧、村庄、集镇等人们活动频繁的地方绿量不够、质量不高。生态是依人而存在的,搞好与人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部位的绿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建议
  全民义务植树涉及面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为持续深入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把新时期全民义务植树和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联村建绿”。充分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年华容县开展了三年绿化行动,政府每年投入绿化资金1000万元以奖代投,促使各乡镇争先恐后开展了大规模绿化行动;临湘市积极开展“联村建绿”,由该市83家市直单位,固定负责绿化友爱村、水井村等57个村,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这些措施在义务植树绿化费取消后,对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全面推广。结合我市当前部署的绿色岳阳建设和“秀美村庄”“绿色通道”三年行动,我市开展“联村建绿”的初步设想为:一是由林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全市乡镇、村庄以及部分城市绿化状况差的社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列出逐年绿化哪些村庄(社区)的计划;二是市直各部门由2-3个单位为一组,驻村开展“联村建绿”,地点以城郊结合部、道路两侧等地为主,逐步向全市各县市区推开;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任务列入市直各部门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四是设立绿化奖励资金,奖优罚劣,对绿化好的乡镇、村庄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各级各部门植树绿化热情。
  二是规划建设好一批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解决无处植树的问题。国家取消义务植树绿化费,就是要引导义务植树由“要我栽”向“我要栽”转变。今后,义务植树应更多强调“自愿”,而不是以前的“强制”收缴绿化费。因此,着眼长远,要不断强化基地建设,如规定市县要有两个以上、区级和乡镇要有一个以上供市民参加植树体验的义务植树基地;在岳阳城区,建议政府投入200万元,用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苗木费,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规划设计及义务植树公益宣传等经费开支,将位于城郊的岳阳生态博览园开辟为固定的义务植树基地之一,引入忠孝林、升学林等文化理念,为市民栽植同心树、同龄树、幸福树、长寿树、青年林、“三八”林、友谊林等各种“纪念林”提供情感体验基地,让人们通过铭志于树,寄情于林的志愿方式来履行义务,以此推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让“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万五龙: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建议

667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