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余:醴陵:适时调整主攻方向 积极推进油茶产业进程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6-29 17:42 信息来源:
  醴陵市通过近几年良种油茶新造林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批优质的油茶生产基地,对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也提高了群众对种植和培育油茶林的积极性。但与快速推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还有不小差距,如何找到并化解影响我市产业发展进程的不利因素,是摆在所有关心油茶产业发展的人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 醴陵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9℃,境内多丘岗山地,坡度平缓,土壤微酸性,土层疏松肥沃较深厚,理化性状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农耕发达,以其精耕细作闻名于全国,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油茶产业作为醴陵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市油茶林地面积为69万余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6%,为全国重点油茶产区县之一,2001年被省林业厅列为省重点林区县,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2008年以来,我市借全国加快油茶发展的东风,通过政府引导、公司运作、社会参与,大力推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加快土地流转,加大造林力度,全力振兴油茶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现已建立了一个面积200余亩的省定点油茶采穗圃,一个省定点油茶良种育苗基地,完成了新造油茶林6万余亩、油茶低产林改造与油茶垦复10余万亩,引进了湖南中联天地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湖南林之神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等近10家外资企业,引导培植了醴陵市金鼎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醴陵市恒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本土企业,培植100亩以上的油茶造林大户50多户。目前,醴陵市拥有油茶加工企业10余个,年加工油茶能力600多万公斤,现常年生产茶油500余万公斤,油茶年产值达5亿元。
  二、醴陵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一是成立了油茶发展领导机构,出台了相关政策。为把油茶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建设生态文明醴陵、绿色和谐醴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油茶发展领导小组,对油茶产业发展精心部署,协调作战,积极作为,并实行领导办点示范、定期检查督促制度。市林业局设立了油茶项目办公室,配备了专门技术人员,对全市油茶生产重点单位派出了林业科技特派员,实行“保姆”式服务。市政府在每年的林业年度生产计划中专项下达全市冬季油茶造林任务,出台了以补代奖政策,新造良种油茶林每亩至少补助600元、油茶垦复与低产林改造每亩50-200元,明确规定在上级有关油茶项目补助不足600元/亩的,我市通过整合其它项目资金或是市油茶发展配套资金补足。
  二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国家出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后,我市结合实际相应制定了《醴陵市油茶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化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醴陵市2010-2015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纲领性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明确了我市油茶发展方向,推进了我市油茶发展进程。当前下一个五年计划又在筹划中。 
  三是宣传广泛、机制创新。通过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单等方式从政策、管理、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工作,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2、技术成熟
  从20世纪60年代起,依托油茶优势资源,通过四十多年的探索研究,我市油茶生产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锻炼和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力量雄厚、团结创新、稳定可靠的科研及技术推广队伍,涌现了一大批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技术能手、育苗大户和嫁接高手,特别是湖南作为全国油茶技术的领先者和领跑者,优势更加明显。同时,我市油茶发展还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林业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油茶产业化,种苗要先行。醴陵市苗圃是省定点油茶采穗圃和定点油茶育苗单位。现市苗圃油茶采穗圃拥有湘林1号等优良品系20余个,已形成年产穗条200余万枝、年育苗200万株的能力,可为醴陵油茶种植提供充足的种苗支持。
  3、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茶油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其品质优而价格低于其他木本植物油。茶油虽有“东方橄榄油”之称,但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还优于橄榄油,尤其是茶油中含有一种叫角鲨烯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吸收功能。茶油作为木本食用油主要品种,作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植物油”,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消费者对其优异品质的深入了解,其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油茶不仅通过生产食用茶油、茶皂素等满足市场需求,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油茶不仅是经济树种,还是生态效益显著的生态型树种,是低山丘岗红壤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和防火树种,营造油茶林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加固碳释氧作用,减少风灾、火灾、冻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区域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油茶生产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油茶生产可增加就业途径,提高农民收入,更新农民生产观念,提高当地油茶经营科技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繁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新造油茶林面积快速增长
  近年来,在多方合力下,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其中金桥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恒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规模发展的典型,其在当地乡镇、村组以及农户大力支持下逐步连片发展成近万亩规模的油茶基地,给我市的油茶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通过近年的项目引导,市场需求的复苏,我市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种植油茶的认识和行动正在不断趋同。2008年以来,全市高标准新造良种油茶林6万余亩,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油茶垦复、低产林改造。
  三、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
  1、投资期长,见效慢,资金压力大
  现在农业发展项目要求规模化、基地化,而要实现油茶产业化,也需要有相应规模的投资作为支撑。当前包括流转资金,造1亩油茶林到见成效,需3000元以上的投入,投资成本高,初果时间至少要5年,丰产则要8年以上,投资周期长,项目见效慢。这些情况导致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压力大,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而且林权抵押贷款还不完善,银行贷款资金很少,后期管护资金需求大,油茶发展对银行贷款、保险等金融方面的需求很迫切。
  2、油茶发展受林地流转限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当前我市林农每户林地承包面积一般只有10来亩,油茶造林因投资大,管理精细,家庭小面积栽植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造成林农种植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林农担心土地流转后,将失去土地经营权, “荒着还是自己的,转出去就不是了”;三是部分农民持观望态度,希望将来油茶产业发展形势明朗了,自己开发。因此积极性高的大户、公司、合作社要承包造林、上规模经营,在林地流转上很难与村民意见达成一致,使许多林地流转不成功,许多适合油茶造林的地方不能发展油茶,油茶基地造林选地越来越困难。因此除资金压力外,林地流转已成为我市油茶大规模发展的最大阻碍。
  3、重造轻管
  由于多种原因,部分造林单位只着力于大造,而不注意造林用苗质量,极少数面上造林甚至还在使用实生苗,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少数地域环保措施跟不上,水土流失严重,持续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油茶效益和产业化进程,一方面造林后迟迟不能达产,另一方面还将打消周边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4、油茶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现在我市有若干个油茶品牌,如“湘醴”、“鼎典”,但还影响不大,品牌效应不明显,在宣传、推广等方面有待加强。
  当然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实质是广大群众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因为林地流转涉及群众,生产管理需要群众,投资建设离不开群众。因此,我市油茶产业化任重而道远,如何适时校正主攻方向,使我市油茶产业继续向前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四、促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苗木监管。坚持推进油茶新造林全面良种化,进一步建设好定点油茶良种采穗圃和定点油茶育苗基地,实行良种补贴制度,造林用苗由市林业局统一调剂,做到良种壮苗造林;加强对育苗单位嫁接用穗条管理和田间巡查,强化育苗单位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对没有 “四证一签”的或不是定点单位供应的油茶造林单位或个人不予补助,或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油茶项目造林押金制度。
  2、不断改善建设资金供给。积极争取上级林业项目资金;适时设立醴陵市油茶产业发展基金;推行林权抵押贷款,争取金融部门资金投入;创造良好氛围,做好服务,吸引本地转型企业、回乡创业人员投入等社会资金注入我市油茶产业;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流转模式,改善项目资金的分配,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技术服务。无论油茶种植规模化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农民都是油茶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公司、合作社、大户一致行动,油茶产业才能兴旺发达。积极发挥油茶协会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壮大油茶生产技术管理力量,让生产者增强种植油茶的信心、不断掌握油茶生产技术;鼓励倡导组织油茶生产者出去参观考察交流,开阔眼界与思路,引进、探索、创新油茶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经验、新模式;加强林业科技特派员管理,提高科技转化效能。
  4、积极推进油茶精品名片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油茶精品名片,面积不需大,点数不需多,但要求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林地管理、树形修整、增产稳产、综合效益等方面比较精到,具推广借鉴示范作用,能传递油茶生产正能量。
  5、大力加强油茶加工销售工作。随着我市油茶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油茶挂果数量不断增加,油茶产品产量成几何级数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必须加大茶油品牌创建力度,加强加工销售工作。适时整合醴陵油茶资源,快速做大做强,将醴陵油茶打造成地理性标志产品,让醴陵油茶走出去,实现投得进、产得出、品质优、销得俏、效益好。      
  只有实现油茶生产与销售、产量与效益、品质与品牌同步成长,用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现实,才能彻底打消群众的拒绝、迷茫、顾虑、犹豫、观望心态,全心全意自觉投身到油茶生产中,从而完成油茶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跃升。 

张有余:醴陵:适时调整主攻方向 积极推进油茶产业进程

667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