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黎:向生态转型,推进中方绿色崛起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4-28 17:42 信息来源:
  中方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沅水上游,雪峰山东麓。于1998年4月建县,全县辖22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国土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3473.1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2.1%,森林覆盖率65.85%,活立木蓄积量达331.7万立方米。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县、全省旅游重点县和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是“舞水文化”中心和发源地,也是“五溪文化”孕育地之一。近年来,中方县生态建设平稳较快发展,对外形象持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攀升。然而,跳出中方看中方,生态建设发展理念落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速度偏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面对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构筑文化旅游高地、建设山水园林新城”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旺市融城、强工促农、兴旅活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强化生态转型,不断加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突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旅游林业、效益林业,全力打造全国生态示范县,奋力建设生态中方、法治中方、智慧中方、幸福中方。
  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生态转型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化两型”战略和“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奋力新创业 、建设新怀化”的战略定位。中方县首次被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国家战略、新一轮湘西地区开发并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两千亿元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鹤中洪芷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及中方县拥有独特的区位、森林资源优势。同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碳汇”造林工程、油茶基地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森林经营长期没有投入的问题,而且加快了生态转型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林业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以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为结合点,夯实生态转型基础。
  良好的生态是转型发展的根基。我们始终突出生态建设的核心地位,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建设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绿色中方。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扎实开展“3.12”植树节活动,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绿化尽责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和国家级园林绿化县城,建设秀美村庄,将乡镇驻地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0%和25%以上。重点完成中方、牌楼、桐木、泸阳、炉亭坳等5个乡镇驻地和乌溪、陈家湾、板山场、大松坡等6个村庄的绿化美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批优质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确保生态建设成果。二是做好“三边绿化”的提质升级。加大穿境中方的沪昆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舞水、沅水两旁及县城驻地周边的造林绿化进度,对全县的零星荒山、空地和已通车的高速公路两旁的“天坑”进行造林绿化,对现有幼林加强补植补造、抚育管理和封山育林,巩固绿化成果,扩大绿化覆盖面积,保持青山绿水。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加大康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力度,确保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安全;积极筹备帽子坡森林公园建设,重点抓好乌溪至五龙溪连片区域森林生态维护。四是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一手抓森林资源培育、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建立健全公益林管护、商品林放活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探索68万亩公益林的管理机制,确保取得生态效益;抓紧以舞水、沅水流域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维护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三、以林业产业发展为支撑点,增强生态转型实力。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是生态转型的重中之重,积极抢抓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重大机遇,突出绿色经济的主体地位、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着力构建特色林业产业引领区,增强转型发展的驱动力。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高产油茶基地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宽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中方、牌楼、炉亭坳发展高效竹林0.2万亩,花桥、泸阳、聂家村建设高产油茶基地1.2万亩,桐木葡萄2万亩,龙场杨梅4000亩,活水金秋梨2600亩,牌楼山下红柑橘为主的优质柑桔2000亩。全县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园区(基地)3个、面积7.3万亩,在泸阳、花桥、中方、牌楼等城郊乡镇建立花卉苗木基地1500亩。二是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打造大湘西旅游圈和旅游市场急剧升温的机遇,在不断完善省级康龙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对帽子坡森林公园的申报,计划建设占地1万亩的森林公园。同时加大了黄溪、下坪仙人谷等风景名胜区的生态资源保护,积极引导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全县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林+草+畜禽”、“林+药”、“林+苗木”等多种经营模式,抓好试点,示范带动畜牧、药材等相关产业发展。近几年来,我县林下经济已初具规模,面积达到4万多亩,其中林禽模式5000亩,养殖品种为鸡、鸭、鹅等共30万只,主要分布在中方、下坪、铜湾、铜鼎、新路河5个乡镇;林畜模式1万亩,养殖品种为牛、羊、兔等共9500头,主要分布在下坪、泸阳、花桥、锦溪、蒿吉坪5个乡镇;林药模式2.5万亩,品种为天麻、金银花、白术等,主要分布在炉亭坳、牌楼、铁坡、活水、锦溪、石宝、蒿吉坪7个乡镇,有效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
  四、以林业项目建设为突破点,提升生态转型水平。
  林业项目建设是生态转型的主要动力。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实施。按照“认真实施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积极争取一批”的思路,切实抓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根据国家、省市林业投资政策方向,结合我县实际,认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无公害林果产品生产销售、科技推广服务、生态保护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更多的林业项目落户中方。二是用好用活项目资金。贯彻“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方针,内部挖潜,开源节流。健全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纪检监察“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全程全方位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三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引进1到2家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以项目带动全县林业发展,以项目支撑提高全县林农收入。
  五、以平安林区建设为发力点,保障生态转型成果。
  一是加快林业法治进程。全面推进林地、林木、种苗、林产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类林业执法,重点在乡(镇)村组源头、流通运输环节、竹木加工企业,古树名木、征占用林地、森林火灾等方面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强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全力打造平安林区。二是加强涉林纠纷调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林业信访工作网络,切实加强纠纷调处力度,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林区秩序稳定,防止因山林纠纷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完善林业行政执法办案程序,使报案查处、审批、卷宗管理等做到规范化;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以清查毁林开垦和乱征滥占林地为重点的林业执法大检查,严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及非法经营加工运输木材案件。
  

谢东黎:向生态转型,推进中方绿色崛起

667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