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渊路:发展楠竹 大有可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9-19 17:42 信息来源:
  楠竹又名毛竹。其特点:一是生长快,适应性强。二是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三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大力培育楠竹资源,做大做强楠竹产业,大有可为。
  一、桂阳县楠竹产业发展现状
  全县国土总面积44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2万亩。其中,楠竹林面积11.6万亩,立竹株数1941.4万根,主要分布在我县的桥市、白水、杨柳、清和、华山、和平、欧阳海、正和、城郊等乡镇。2009年竹产量为165万根,实现产值1542万元, 2010年竹产量将达到190万根,实现产值1932万元。
  目前,我县楠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五低:一是竹林产量产值低。丰产竹林要求每亩立竹度250-350株,年采伐量每亩50-75株,而全县竹林平均立竹度为每亩167株,每平产值仅166元,亩平产值仅166元,亩平产量仅14株,其效益远远没有达到丰产竹林的规定。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低。大部分林农缺乏资源培育的意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资源培育习惯差,多数林农只想楠竹自然扩展,不想进行更新改造;砍伐不规范,喜欢砍大竹、壮竹,不砍小竹、差竹;采伐不科学,无计划乱采伐现象严重,要么长期不砍,要么包山卖、倒山砍,一次性全砍;经营轻培轻管,对自己经营的竹山很少采取除杂、垦复、施肥等管理措施。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长期以来,我县楠竹加工利用停留在对主竹的初级利用上,产品多以竹片、竹帘、竹筷、竹跳板及粗放造纸等为主,资源浪费大,附加值相对较低,其余如竹蔸、竹壳、竹梢、竹尾、竹废料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楠竹的深加工裹足不前,使我县楠竹原竹价格与附加值无法提高,加上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链,严重制约了全县楠竹产业的良性发展。四是产业组织程度低。目前,全县楠竹除少部分为租赁经营,极少数为集体所有外,大多数竹林基本上为责任山、自留山分散在林农手中,零散的楠竹资源缺乏统一的培育与管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企业联农户的格局。县内15家楠竹加工企业,除飞仙清口竹木工艺有限公司有点规模,业主将产品打入广东、广西市场外,其余没有一家业主成为该产品的领头雁。五是政府竹农投入低。各级政府对楠竹生产与发展给予的项目少,投入的资金少。竹农更无财力投入楠竹产业的开发。
  二、桂阳发展楠竹产业的有利条件
  从地理条件看,桂阳地处华南,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无论光热、地貌,还是土壤,都适宜于楠竹生长,具备培育发展楠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全县39个乡镇,都可以栽种楠竹。
  从历史机遇看,桂阳培育和发展楠竹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我省实施湘南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的先行先试34条优惠政策,为桂阳县楠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二是国家目前正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为桂阳楠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从经济效益看,春笋、冬笋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增值,竹竿、竹尾、竹鞭既可直用,还可兼用,连竹衣、竹壳、竹叶都有用处。据估算,如果全县楠竹面积由现在的11.6万亩扩大到2015年的20亩,亩平由现在的年产量14根提高到70根的话,那么,亩平产值就由现在的166元提高到800元以上,总产值由现在的1932万元提高到16000万元以上。加上加工增值,产值倍增,也是增加农民纯收入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看,一方面,规模开发楠竹产业,可以解决本地部分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大种楠竹可以改良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县森林火灾频繁发生,导致活立木蓄积增速减慢,建设楠竹生产基地和启动实施“三边”绿化工程后,楠竹可挑大梁,曾被烧毁的茅草山绿化速度必将加快,退一万步说,即使发生火灾,到来年还是“野火烧不尽,楠竹吹又生”。
  三、培育和发展楠竹产业的建议
  楠竹一身都是宝,发展声势要大造。抢抓机遇成合力,科学规划最重要。那么,如何做大做强我县楠竹产业呢?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规划,建好基地。林业部门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楠竹生产基地。楠竹低改项目应重点安排在桥市、白水、杨柳、华山、欧阳海、和平、城郊、正和、清和等9个乡镇,巩固发展10万亩以上楠竹生产老基地。要在最有开发潜力的东成、洋市、雷坪、樟市、团结、仁义、方元、燕塘、泗洲、樟木等乡镇,规划建设10万亩楠竹生产新基地。争取“十二五”末,全县楠竹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上。在功能分区上,建议建立“两区四基”楠竹品牌,即桂阳工业园楠竹产业加工区、飞仙竹器产品加工区和以桥市、白水、洋市、城郊为中心的四个原竹生产基地和竹笋供应基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二)锁定目标,用活政策。县委、县政府要锁定培育开发楠竹产业这一目标,把楠竹产业开发作为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和高效农业开发项目的重点,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在用好用活湘南大开发赋予郴州34条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出台本县楠竹开发的优惠政策。县财政要建立专项资金,鼓励竹农搞好楠竹生产。发改和林业部门要将国家巩固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长防林工程、实施“三边”绿化工程和楠竹低改等资金进行有机捆绑,为全力打造桂阳楠竹产业这张高效农业新名片提供资金保障。
  (三)转变方式,提高效益。竹林所有权要由竹农短期承包方式向公司长期承包方式转变;竹林经营权要由竹家分散经营方式向“公司+基地+农户”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品种结构要由以楠竹纯林为主向以竹为主,松杉檫杂等混交林结合转变;竹器产品要由以粗制日用品生产为主向以工业建材、旅游工艺、医疗保健等产品为主转变。要把楠竹产业的发展定位到既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又能成为舞活贸易市场及旅游业的新桥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发展楠竹产业的整体效益。

雷渊路:发展楠竹 大有可为

667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