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武:发展笋竹产业 致富桃江人民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11-17 17:42
信息来源: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国土总面积为2063平方公里,是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7万亩,其中竹林9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382万立方米,立竹蓄积1.68亿株,森林覆盖率62.98%。先后被评定为“中国竹子之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辉煌十一五全国竹产业示范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湖南省丘岗山地开发示范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二、笋竹产业现状
2008年我县在省林业厅、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上级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支持下,引进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笋竹两用林培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林结巴”牌三大系列食品销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世林食品有限公司进驻我县后,县委、县政府及县林业部门从政策、技术、项目等诸多方面给予扶持,成立了桃江县世林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县林科所建立了笋竹两用林生产基地1000亩。2010年笋竹两用林基地产鲜笋80万斤,实现竹笋产值80万元,亩产最低效益500元,最高达3000多元;2011年产鲜笋120万斤,实现产值270万元。亩产最低效益600元,最高达4000多元。
目前,世林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竹林经营大户或竹农入社,全县共发展成立了5家竹笋生产专业分社,共有入社社员6905人;建立了5大笋竹两用林基地,发展笋竹两用林近10000亩,主要集中在松木塘、武潭、三堂街、马迹塘、桃花江等5个乡镇。各入社基地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价格、统一销售。
三、几点启示
(一)笋竹开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我县天然竹林在改良前能产春笋500斤/亩,冬笋10斤/亩,经过科学培育和改良,春笋能产2000斤/亩,冬笋40斤/亩;产值最低600元/亩,最高可达4320元/亩,产值翻了四番。福建省建瓯市竹林面积124.5万亩,已发展笋用林65万亩,笋用林产值超过48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720元。而我县笋用林开发尚属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二)笋竹开发是加大竹林资源培育的有效方法。据2009年调查显示,我县楠竹平均枝下高3.8米,平均胸径7.6厘米,平均年产竹材300—400斤/亩,立竹182株/亩。通过改善竹林生长结构和水肥条件,笋材两用林基地竹材枝下高增至5.2米,增高36%;平均胸径增至9.5cm,增粗25%;平均年产竹材800斤/亩,增长100%;立竹202株/亩,增长11%;竹材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笋竹开发是拉长竹产业发展链条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竹产业主要以竹胶板、竹保健席、卫生筷、梦思席等生产加工为主导,形式单一,竹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竹笋开发及加工利用还是一块处女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竹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福建省建瓯县相比较,两县竹林资源差不多,但是建瓯县的笋用林面积是我县的65倍,笋用林总产值是我县的135倍,农民人均增收是15倍。据初步统计,我县92万亩竹林中可用于笋用林建设的面积在40万亩以上,以亩产冬笋20斤、春笋500斤计算,经济效益可提高近5倍,平均每亩产值可增加到1500多元,每年全县可增加笋竹产业收入6亿多元,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竹笋生产、加工产业链。因此,笋竹开发空间巨大,利润相当可观,有望成为我县竹产业发展林农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四、前景分析
(一)有良好的资源优势。至2010年,我县竹林面积已达92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7万亩)的49.2%,立竹1.68亿株,竹资源总量为全国第三、湖南第一。全县万亩连片的有31处,连片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有5处,良好的资源优势为我县笋竹产业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笋竹开发对劳动力的需求条件也不是很高,50岁以上的农村健康劳动力均可进行。
(二)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我县鸬鹚渡镇部分林农在全县办起了第一家竹笋加工厂,主要靠采挖自家山林竹笋及收购本地竹笋进行初步加工生产闽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劈山除杂、削山松土、全垦深翻、科学施肥、留笋养竹、科学号竹、合理采伐、开挖竹节沟、病虫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增加竹笋产量和利用率的整套技术。80年代末期,县林科所颜林书所长进行的小范围笋用林培育试验,亩产达到了3600斤,但未能得到推广。自2008年开展笋竹两用林基地培育以来,通过吸引农民加入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大力推广先进笋竹生产技术,吸引并培训了一大批合作社社员和竹农。几年来,基地和竹农的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提高了广大竹农经营笋竹开发的积极性,推广了先进生产技术措施。
(三)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竹笋在目前食品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天然风味食品,是一种低脂肪,高纤维、蛋白质和糖类适中的保健食品。我县的竹笋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生态食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据初步统计,目前竹笋市场需求旺盛,湖南省每年竹笋需求占全国的30%—40%,长沙市每年需求量约600万斤,益阳市每年需求量约250万斤,现在湖南每年需从福建等地进口笋食品1000多万斤。现在我县冬笋除少量作为礼品外,基本上自产自销,大部分还留在山上,没有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所以说,我县竹笋开发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