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明:坚持以绿色永州建设为主线 努力推进全市林业大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2-29 17:42 信息来源:
  2011年,我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湖南”号召,全市上下以“绿色永州”建设和创建森林城市为中心,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绿色永州”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各项事业实现了科学平稳较快发展。据验收统计,全市共完成造林合格面积54.2万亩,为省下达任务29.12万亩的186%;完成义务植树1756万株;森林覆盖率增长0.5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长5%;森林火灾发生率为5.48次/10万公顷、受害率为0.39‰,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33‰,无公害防治率为97.28%;林业建设投入增长18.32%;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127亿元,增长21%;测土配方系统推广应用率为92%;湿地增长率为5.6%;圃地苗木合格率为90%;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完成率100%。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市四次党代会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把“绿色永州”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湘江源头生态治理列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去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各县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绿色永州”建设誓师大会,组织开展了百万人签名活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绿色永州建设领导小组,调整了市绿化委员会,由市长任绿委会主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绿色永州的意见》和《绿色永州建设实施方案》,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建设绿色永州的决议》,市政协积极提案,献言献策。市、县区两级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各类植树活动,亲历亲为、亲自办点示范6.77万亩。强有力的高位推动态势,为“绿色永州”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经营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市里率先实施部门联村建绿。一年来,市直和中央、省驻永110余个单位联系80个村完成造林验收合格面积0.97万亩。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办基地。年内共引进嘉汉、远高、亚亨等企业参与植树造林,流转林地12万亩,新建基地3.5万亩。三是实施大户发展战略。全市培育500亩以上造林大户93户,完成造林8.2万亩。四是鼓励龙头企业建原料林基地。湘纸、金浩、永大高科等企业新建工业原料林基地2.6万亩。五是全面推广“三专”造管机制。特别是对“三边”等重点区域和地段全面实行专业队伍施工、专职人员管护、专项经费保障等“三专”造管新机制,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巩固林改成果,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市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永政发[2011]8号),共开展森林资源流转986起,其中林权抵押贷款133宗,抵押林地面积达10万亩,林权抵押贷款6000余万元。
  三、注重多元投入,破解资金瓶颈。2011年,全市直接用于“绿色永州”建设的资金达5亿多元,是上年的2倍多。其中国家、省项目投入1亿多元,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1.17亿元(市财政2000万元),社会投入2亿多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现1亿多元,资金投入力度之大,特别是财政投入前所未有。道县发动县直单位、厂矿企业等投入650万元,江华、新田县发动干部职工筹资建立了“绿色基金”。财政主导,加上多元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确保了“绿色永州”建设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典型亮点。一是“三边”造林见效快。全市完成以樟树、楠木、桂花、天竺桂、银杏、竹类等为主的“三边”造林6.45万亩,其中大苗造林25.78万株,中心城区种植大苗7.74万株,完成以衡枣高速、邵永高速两旁“三难地”为重点的公路、铁路沿线绿化近1000公里,栽种绿化大苗20万余株,效果十分明显,受到了省绩效评估组的高度赞扬。二是油茶基地规模大。完成油茶基地建设20.82万亩,新发展高产油茶千亩连片基地20多处,省林业厅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油茶产业现场会。三是工程造林质量高。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新造3万亩,补植补造0.4万亩,管护55万亩,速生丰产林26.9万亩,毛竹低改20.3万亩,长(珠)防护林4.18万亩,全面和超额完成了任务。四是民生项目效果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按省里要求全面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省为民办实事考核验收组和省绩效评估组的好评。
  五、加强保护管理,巩固造林成果。“三分造七分管”。为巩固提高造林绿化成果,我们一是不断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将工作重点和责任落实到乡镇,大大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和受害率。二是进一步规范林地管理。为全面开展沿路“天坑”治理,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开展了专项行动。为理顺国土、林业的关系,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召开协调会,形成了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征占用林地的使用审批程序。三是狠抓了木竹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针对我市木竹经营加工行业“散、乱、小、低”的状况,市政府下发了文件,开展了专项清理,加工企业全部进入园区。通过清理整顿,全市比上年减少经营加工单位762家,既提高了效益,又从源头上使资源得到了有效控管。四是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通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涉林犯罪。据统计,全年共侦破查处各类林业案件1576起,其中森林刑事案件125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案件人员1641人,逮捕66人,为国家、集体、个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35万元。与此同时,市县两级政府加强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六、严格督查督办,落实目标责任。我们将“绿色永州”建设、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蓄积量等指标纳入了市政府对县区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内容,将“联村建绿”纳入了市政府对市直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奖惩兑现。2011年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先后9次督查林业工作,下发督查通报和问题整改通知书,市绿委会成员单位先后6次督查县区造林和部门“联村建绿”工作;造林季节我们实行一旬一督查,半月一通报,并将责任下沉,本年度造林绿化工作由市里直接考核到乡镇。

刘玉明:坚持以绿色永州建设为主线 努力推进全市林业大发展

667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