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砚国:深化“三边”造林绿化 打造绿色幸福家园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2-21 17:42
信息来源: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市委、市政府把“三边”造林绿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各地均由一把手负责狠抓此项工作,并将森林覆盖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2011年,市委、市政府又将森林城市创建作为“五城同创”的重要载体,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森林城市创建的决定》,《决定》重点突出了造林绿化工作,描绘了造林绿化的宏伟蓝图。
(二)科学规划、科学造林。全市认真开展实地实况调查,坚持适地适树、生态优先、林相优美的原则,摸清底子,统一调子,规划好路子,制定好方案,做好“三边”造林绿化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绿化实施工作。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成果,在突出乡土树种的基础上,选择生长速度快又能保持四季常青的树木,做到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协调。详细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严把作业设计关、苗木质量关、整地种植关和检查验收关,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
(三)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我们积极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参与“三边”造林绿化。对绿色通道造林:我们实行公司承包、社会化运作。将工程“任务、资金、责任、奖罚”四到区,由政府租地,将专业公司作为项目法人,由公司承包造林、一包三年,三年后再移交给农户。同时,严把质量关,始终做到大穴整地、施足基肥、大苗造林,先验收后补助,去年完成了潭邵高速、蔡锷大道两侧的3000亩绿色通道造林;对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劳力投入大,造后管理难的区域鼓励大户承包,对承包大户进行以奖代投;对面积较小,且零星分散,造后易管理的区域,继续实施 “谁造谁管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或林业部门实行补贴,林权收益归林农,并做到“四权不变”即“土地使用权不变、林权不变、管理权不变、受益权不变”。对水边造林绿化:我们联合水利部门,共同筹集资金,积极开展资江、邵水两江两岸的风光带建设。这些模式的创新,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植树造林的热情,全市涌现了一大批造林绿化百亩、千亩大户,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开展造林绿化。
(四)办点示范、以点带面。为改变过去“每年造林千千万万,没有一处可以看”的尴尬局面,我们要求各地集中资金、项目、技术,在“三边”地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效益显著、设施完善的现代林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绿色景观带和生态“产业园”。目前,全市共计造林办点示范86处、面积3.16万亩,带动了全局的造林绿化工作。一是以“天坑治理”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绿色通道。不折不扣地落实省长的重要批示,把做好公路、铁路沿线破坏土地的植被恢复(简称“天坑治理”)作为今年营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改地(引入客土等)适树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沪昆、邵永、衡邵3条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全市今春计划治理天坑45处、面积618.5亩,现已整地造林469亩、造林358亩。二是以两江风光带为纽带,着力打造绿色水道。在切实保护好市域内两条主要河流资江、邵水两岸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在河流常年水位线以上的两岸、沙洲滩涂选用较耐水湿的水杉、欧美杨、樟树等营造宽6—10米的绿化带,并对其第一层山脊范围内的荒山荒地实施绿化,着力构筑沿江绿色屏障。三是以荒山荒地造林为重点,着力打造森林城市。全市以三区(大祥、双清、北塔)为中心,以三邵(邵东、邵阳、新邵)为重点,以三边(路边、城边、水边)为依托,把造林绿化落实到每一个区、延伸到每一个县、扩展到每一条路,打造环城森林生态圈。其中市辖三区的万亩荒山造林、新宁县崀山大道的绿化、邵阳县生态县城建设以及沪昆高速公路绿化大苗造林成为了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我们还要求每个县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至少办好1个200亩以上的造林示范点作为一个硬任务进行考核。隆回金银花南扩、绥宁的速生丰产林建设、邵阳县的油茶产业建设、新宁的红豆杉产业、城步的楠竹低改成为了各县“三边”造林绿化的典范。
(五)强化督查、严格奖惩。我们在“三边”造林实行乡级自查、县级复查、市里核查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采取流动现场会的形式督查造林质量。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加大检查力度。春节刚过,我们就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造林进度较慢的三邵(邵东、邵阳、新邵县)和进度较快的三区(大祥、双清、北塔区)进行了重点督促检查,并将结果通报全市,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各级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人人争先进的工作热情。我们还建立健全了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将造林绿化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林业建设方面设立突出贡献奖,对在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和产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对未完成任务和质量没有达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严督促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隆回县早在去年11月份就召开了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林业生产督战会议,县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在县城周边开展石山造林6000亩。绥宁县李西、鹅公、乐安等乡镇对造林工作采取“乡镇领导包片,政府和林业站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山场”的办法。邵东县林业局出台文件,对造林工作实行“二项奖励、八项处罚”,并对乡镇林业站和国有林场实行一票否决制。
通过近年来的大胆探索,我市“三边”造林绿化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群众造林积极性日益高涨,造林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造林绿化资金筹措困难、土地流转困难、森林防火难度大、管护措施跟不上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建设“绿色湖南”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添砖加瓦,打造绿色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