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和:跳出林业抓林业 调整思路促增收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3-12 17:41
信息来源:
一、跳出林业抓林业,必须要有新思维。
我们认为,对汉寿林业未来发展道路和途径的选择,必须在如下六个方面有新的认识,达到六个改变。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文化、食品医药业是对林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独木支撑,依木维生的思维方式,使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多业并举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实现以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为主转变开辟道路。二是提出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是对森林资源经营方式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业以林业自然成熟为主要依据进行采伐更新的经营方式,使商品林经营利用建立在效益最大化基础上。为缓解生态和木材需要矛盾,实现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开辟道路。三是实施林板一体化是对人造板工业林业企业发展模式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业供产销相互脱节的生产方式,使林业企业从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把发展工业原料基地与人造板产业紧密结合,为加快人造板发展步伐,实现由林板分离向林板结合,以林促板,以板促林的良性循环转变开辟道路。四是实行加盟制是对企业资本扩张途径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业在市场中单兵游击,独立作战的竞争方式,使林业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中开拓市场,扩大总量,发挥自主品牌优势,变产品经营为品牌经营,为实现由单个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开辟道路。五是要成立汉寿林业企业集团公司和销售代理制是对加工企业管理模式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业以生产为中心,自产自销,市场分割的管理方式,使集团形成以销售为中心的运作机制,统一营销网络,统一区域市场,为实现经营管理由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开辟道路。六是发展金融资本证券业是对林业企业跨越经营的新认识,要改变传统林业站在林业办林业、就生产抓经营的发展方式,使林业企业拓宽经营领域,迈进资本市场提升经营层次,为实现由单纯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转变开辟道路。
二、力争林业抓林业,必须要有新思路。
首先,必须破除三种意识:一是破除林本位意识,树立社会化、市场化林业意识。要跳出林业看林业、跳出林业抓林业,以生态文明理念、市场经济理念来审视、认识林业,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二是破除林业无所作为意识,树立林业大有作为的意识。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林业是有战略地位的,林业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执行部门,林业部门承担着森林、湿地管理、建设两大职能;林业是有重大责任的,在节能减排、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林业是有广阔天地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等各方面都有林业工作者用武之地。因此,要树立林业大有作为意识。三是破除因循守旧意识,树立创业创新、争创一流的意识。我们不能守着已有成绩沾沾自喜,林业发展也需要实现高位突破;不能守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林业发展也需要发展发展再发展、创新创新再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
我们认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汉寿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抢抓二项投资,强化三个重点,抓好四大产业,健全五大体系。
1、围绕一个中心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这个中心,管好现有林,加快新造林,努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山上创办“绿色银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2、抢抓二个投资
一是争取国家对林业项目投资。近几年在退耕还林、油茶低改、血防抑螺防病林项目上争取国家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力争每年有所增长,每年保证在4000万元左右。
二是引入民间资金投入造林工程项目,近几年每年引入民间资金投入造林都在3000万元以上,力争每年争取在5000万元左右。
3、强化三个重点。
一是继续完善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的流转,为最终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顺畅,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奠定基础。
二是抓好木材加工产业建设。在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扶持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进行合理的加工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高林业产业的投入产出水平,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根据汉寿的优势和特色,着力扶优扶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板材加工企业。
三是加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搞好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的受理、评估、拍卖、交易等服务工作,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行资本化运作,变林业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4、抓好四大产业
一是杨树产业:力争杨树面积保持在60万亩以上,力争每年新造、更新3万亩。做大做强国珍木业、洞庭木业等17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产值过5亿元。
二是油茶产业:力争每年如质如量完成3万亩低改,到2015年,建设高产油茶产业基地16万亩,其中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建立3万亩油茶产业带,在油茶主产区建设13万亩油茶产业群,形成4000吨茶油产量,茶油基地使油茶产值达到4.8亿元以上,油茶产业成为汉寿优势产业。
三是楠竹产业:力争每年完成楠竹新造和抚育8000亩,加大做强楠竹加工产业,增加产值20%以上。
四是花卉苗木产业:力争每年新造6000亩以上。
5、健全五大体系。
一是健全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行政领导任期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案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采伐限额管理,杜绝超限额采伐,深化木材采伐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伐区管理办法,认真实施木材采伐公示制度,增加透明度,强化检查监督,切实抓好源头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保证审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合理利用林地,严格保护林地,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体系。
二是健全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各类技术人才教育和培训制度,积极参加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培养一批新型林业农民。加大科研和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应用实用科技成果,提高技术成果应用率和转化率,抓好科技示范点建设。提高木材销售价格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木材销售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切实加强管理,规范流转秩序。
三是完善林业执法监督体系。重点加强林业执法人员的资格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制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改善执法监督条件,完善执法监督的网络管理,不断强化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全面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真正把林业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四是健全林业产业体系。推进林业产业化,积极为林业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扶优扶强、重点带动,实现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加工产业化,完善产供销的链条,提高林产品产值,注重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林业支柱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五是健全林业项目信息体系。将汉寿林业发展的项目,对接上级政策范围、建设林业项目信息库,做到一旦有政策、马上能做成项目。
三、强化林业抓林业,必须要有新举措。
我们认为,应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做好“十二五”年森林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工作,合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动态,适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破坏,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二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狠抓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兑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考核考评;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合理规划,加大投入,积极组织实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全县各主要林区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区森林生物防火林带体系;严格火源管理,做好火灾监测,减少火险隐患;依法严肃查处纵火案,加大森林火灾的查处力度;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定期进行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建立训练有素、保障有力、装备齐全、反应快速的县、乡、村三级森林防火专业队伍体系。
三是推进林业产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林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毛竹林、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为重点,加快各类林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调整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林业产业政策,引导林业产业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推进科技兴林和林业技术推广。坚持科教兴林,加快科技推广、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先导作用;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进一步加快现有林分的改造和培育,提高林分质量;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加强和完善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林业科技队伍;同时,加大对林业职工和林农的培训力度,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提高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是加快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逐步建立产权归属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林业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使广大农民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
六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打击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大依法治林力度,规范林业行政行为,加强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木材检查、林业工作站和政策法规等执法职能部门作用,强化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打击力度,为林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