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科: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建设现代林业产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6-01 17:41 信息来源:
  近年来,桃源紧紧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契机,以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建设活动为重要抓手,围绕林业产业化经营、一乡一品优势特色产业及林产品流通等领域,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林农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走出一条以专业合作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的新路子,实现了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短短几年间,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伴着林业产业的做大做强迅速发展到68家,合作社经营林业面积达20余万亩,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涉及杉树、油茶、楠竹、柑桔、茶叶、杨树、苗木花卉等的种植、销售及豪猪、蛇、竹鼠等野生动物的养殖、销售,目前参加专业合作社的会员达17600余人,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4500余户,带动农户增收7000多万元,农民群众参与合作社的热情持续高涨。
  一、围绕“扶持”下功夫,促进合作社迅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以服务林农为宗旨,切实加强政府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功能,协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效促进了合作社迅速发展。
  1、狠抓组织领导强基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将合作社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桃源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桃源县委 桃源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桃源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切实明确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中长期建设发展目标、工作措施、组建程序等,并着力规范了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章程、股金设置、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盈余分配等运行机制,为保障合作社成员的民主权、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供了较好基础。
  2、加强政策扶持添后劲。为驱动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我县制定和落实了多项扶持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合作社发展后劲。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和专项扶持资金,且专项扶持资金逐年增加。同时,鼓励围绕林木种苗与花卉生产、植树造林、森林管护、森林采伐、林下种植养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生态旅游等,特别是油茶、楠竹、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等林业主导产业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对检查验收达到市级示范合作社标准的,政府每个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政府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取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0.5万元、1万元、1.5万元奖励。对通过质量标准和认证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1万元的奖励。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天然林保护、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碳汇造林等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发主体、资金投入等方面把林业合作社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将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专项规划,优先享受各项扶持政策。四是加大投融资力度。积极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多渠道融资和森林保险业务,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勘界、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及时依法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办理林权抵押登记手续。
  3、强化服务措施聚合力。在县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县林业、经管、工商、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强化服务措施,形成了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一是加大林业产业基地培育。按照全县发展规划,我县依托林业项目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林业产业基地。实施 “二带三群”油茶高产示范带建设项目,2010年,在陬市镇神仙桥、长岭岗、畬田、陆田、土地坡等8个村建立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9000亩;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2011年,在钟家铺乡建立油茶示范项目建设基地,共完成油茶新造800亩,低产林改造1000亩;依托林业贴息贷款项目,2011年,在太平桥乡建立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完成新造5000亩。产业基地的培育壮大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提供了基础,金福、封火溶、风雨山等林业专业合作社应势而建,带动和促进了产业发展。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针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县林业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和完善了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集中力量对先进适用的林业科学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了毛竹低产林改造和示范栽培、油茶低产林改造、杨树丰产示范栽培等林业科学技术。特别是在生产时期,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到合作社基地进行实地指导,现场解难,不断提升了合作社科学生产能力。同时,县财政、工商、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了培训工作,共组织合作社参加油茶低改、楠竹低改及栽植培育等技术培训、政策培训达10余次,培训合作社技术人员200余人、林农5300余人,发放各类资料5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强化了广大林农积极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意识。
  二、依托“特色”做文章,引导合作社规模发展
  桃源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依托楠竹、油茶、豪猪养殖等优势发展产业及其它特色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产权重组为手段,积极引导林农发挥首创精神,走联合经营的道路,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使林农“小群体”对接“大龙头”和“大市场”,在县域林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中,培育出了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如桃源县风雨山油茶专业合作社,由常德市十佳科普示范村青林回维乡茨树垭村党支部书记陈正忠于2009年12月组织创办,两年多来,该社已发展入社股东1105人,入社农户361户,在青林、漳江、浯溪河等乡镇建有油茶垦复基地2000亩,引进油茶新品种衡东大桃等苗木4500株,新植油茶750亩。另建有富硒油茶示范园400亩,所产油茶两年两次送农业部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验,均达到高富硒水平。申报的《丘岗地游憩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研究》、《衡东大桃引种与推广》、《桃源油茶产业与深加工》等项目已由市、县立项,其发展前景非常看好。2011年该社作出长远发展规划,计划用5—10年时间,建设油茶丰产林基地5万亩,其中新造2万亩、垦复3万亩,新建油茶综合加工企业一家,最终实现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益突破万元以上。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林业资源优势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年增多,特别是我县以“全国首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县”为创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创建油茶专业合作社达20余个,建立油茶新造示范基地3.47万亩、低改示范基地7.85万亩,示范带动了全县油茶产业大发展。
  三、立足“目标”固成果,助推林产业再创新高
  近年来,随着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大量涌现和示范带动,不仅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林农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还进一步壮大了支柱产业,促进了林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如我县楠竹产销专业合作社,自2006年成立以来,通过联合大户、吸收成员、扩大规模、辐射周边,至今入社会员已达1000余人,发展基地大户370个,销售大户225家,长期和季节性楠竹经营加工户已发展到1600多户,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大户550家,每年加工楠竹达300万根,培育了“跃宇”、“伍阳”等一批林业产业知名品牌;县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养殖大户莫金廷于2009年组建,该社坚持抱团互动引领市场,注重“集团效应”,现有入社户数150余户,发展社员400多人,已达到存栏豪猪18000余头,种豪猪3000余头的规模,年产值2700万元以上,年创利润2200余万元,在该社带动下,我县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豪猪繁育、养殖基地和销售中心;封火溶油茶产销专业合作社2000亩新造优质油茶基地,面积集中连片,整地造林质量高,已成为省林业厅推广油茶新品种的示范基地,为全县油茶产业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县油茶产业、楠竹产业和豪猪特种养殖业三大产业被誉为桃源林产业“新三宝”。
  今后,桃源县将进一步依托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建设活动的全面推进,始终坚持全面整合、扩张发展、规模经营的林业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农民创办、领办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力争到2015年,全县每个村都有1个以上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市级以上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县50%以上的农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宏伟目标。

胡文科: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建设现代林业产业

66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