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北湖建设进程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4-27 00:00
信息来源:
一、 北湖区的林业概况
北湖区位于我省东南部郴州市的中部,南岭中段骑田岭北麓,它占郴州市中心城区三分之二的面积,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区域的南大门和郴州市实施“两城”,“郴资桂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心脏地带。全区下辖十四个乡镇、四个街道办,总人口3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7万,占全区总人口数的38.92%。全区土地总面积83382.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803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活立木蓄积量121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241.37万株;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冰灾后的59.46%恢复到65.99%,林木绿化率达到67%,属省重点林区县(区)之一。
二、当前北湖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结构现状
2010年,北湖区林业总产值为6.50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亿元,第二产业2.66亿元,第三产业1.54亿元。但根据我区的林业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区的林业产业结构现状与现行的林业发展方针极为不协调,林业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第一产业基础不牢、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1、第一产业基础不牢突出表现为:一是资源总量不足。我区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低于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3公顷;人均蓄积量3.3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蓄积量9.42立方米。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62%和5.26%。二是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太低。我区每公顷蓄积量仅为20.8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84.73立方米的24.61%,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69%。三是缺乏集约经营。资源培育规模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大森工企业原料供应,导致大型林业加工企业无法落足北湖区。
2、第二产业素质不高表现为:全区木材加工企业74家,除御林家俬具有一定规模外,余下73家均为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其中家具12家,竹加工17家,生产的产品均为初级低档产品,其余44家只是木材加工为主,沦为原料和初级产品供应者。73家木材加工企业年产值2010年度总合计才3434万元,仅为御林家俬该年度产值的84.04%,73家赶不上一家。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是规模小。我区有以本地木材为主的经营单位36家,除皇朝家俬等6家家俬公司有些规模外,其余均为“提篮小卖”。尽管近年来林业第三产业取得一定发展,但如扣除家装市场的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本地资源的第三产业产值还不到全区林业总产值的8%。二是资源潜力得不到挖掘。林业拥有大量自然景观资源,具有发展森林旅游优势和潜力,但在生态建设中,我国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建设投入较大,但基本上没有考虑森林旅游需要,投入基本上没考虑。三是现有森林旅游景点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知名度不高,只能寄居在其他旅游品牌项目中,为他人作嫁裳,缺乏林业自己的品牌效益,没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旅游圈。
(二)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少数干部群众把林业资源等同于木材,把林业产业化等同竹木加工业,看不清林业产业化发展具大的市场空间。这些模糊认识导致了林地得不到有效流转,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林业投融资渠道单一,经营者没有更多的自主权,扶持优惠政策难出台,影响了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区林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均衡,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三产滞后。竹木经营加工大多停留在原木、原竹、方料等初制品方面。整个产业结构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种养殖业多,经营加工业少;粗制产品多,精制产品少;资源消耗多,产品增值少。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状态,影响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林业产业化程度偏低。我区人造板、建筑模板、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业产业,与外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规模比较小,龙头企业缺乏,也缺乏打得响的品牌产品。我区的森林旅游业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投资不足,原有的自然景观不能和人工景观很好的结合,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三、我区目前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生态得保护、林业得发展、林农得增收”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竹木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森林旅游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都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天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打造北湖森林食品加工产业链。天湖食品公司是郴州市唯一一家从事竹笋、山蕨菜、人工驯养繁殖的野鸡野鸭、灰雁等林产品加工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它已经把北湖区江口、永春、芙蓉、南溪、大塘、月峰等西南山区乡镇的竹笋、山蕨菜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把这几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地处高寒山区的乡镇建成了天湖食品公司的原料基地,并得到了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万亩的天然绿色楠竹竹笋、苦笋、山野菜出口种植生产基地认可。现该公司年可生产鲜竹笋罐头245吨、山野菜50吨、食用菌135吨、野山鸡肉2吨,能带动我区西南山区竹笋、山野菜产量5000吨,产值3500万元。
2、积极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现引进的华鼎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年可生产茶油2640吨、茶粨224吨,产值6379万元;鲁塘镇碧香源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高标准、集约化经营模式建成油茶林6670余亩,计划发展1.5万亩油茶基地,目前正在筹建一条建1条压榨油茶籽120吨/日预榨生产线,处理茶籽饼30吨/日浸出油生产线,处理20吨/日茶油精练生产线,及小包装生产线。计年加工油茶籽11387.9吨。
3、以郴州御林家私有限公司为主角的实木门和家具生产业在全市独树一帜。该公司为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总资产3915万元,拥有一条先进的木门专业生产流水线和一条家具生产线,年综合产能6000多万元,年销售额可达4000多万元。公司的木门、家具产品均通过IS0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014001:2004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做大做强企业,发挥知名品牌效应,该公司计划投资248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建年产35000套实木门及配套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产值4000万元、新增利润712万元、新增税收322万元。该公司所有项目建成运转后,能整体提高郴州市的家具制造业的技术准备水平,带动全市家具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创建郴州市家具“旗舰效应”;同时在安排150多人就业的基础上,可带动当地物流、配送、装饰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4、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业发展迅速。我区西南山区2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给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我区开发野生动物资源的经营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基础。据调查,我区现有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65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水鹿、果子狸、穿山甲、大灵猫、虎纹蛙等9钟,省级保护的32种。加上我区地处号称粤港澳“后花园”的郴州市的中心城区,商贾云集,加上交通发达,物流便捷,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带动野生动物经营加工业发展在我区具有广阔的市场。我区在山鸡、石蛙、野猪、果子狸、竹鼠、虎纹蛙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方面已有突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初具规模。全区现有富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小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7家,野生动物经营加工和特色餐饮业72家,年产值在1700万元,发展野生动驯养繁殖既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又可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5、以建材装修专业市场为载体,积极引导林业系统非林产业,发展林业第三产业。我区地处郴州市中心城区,是全市经贸中心地,同心市场、七星市场、南塔市场三个家装市场业务覆盖全区十一个县市区,延伸到永州市和广东省韶关市、湖北武汉市的木材家装市场。在市场内专业从事家具和木质家装材料的经营户有71家;市场外、中心城区内专业从事家具业的皇朝、全友、富豪等专业家俬商场6家,木质家具装饰材料店42家。家装行业全年总产值达1.632亿元。
6、发展森林旅游业是带动林区运输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和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最佳选择。北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达到国家四级旅游资源的有仰天湖草原、万华岩等4处,国家三级旅游资源的有龙女湖温泉小埠古村、仰天湖雾凇与雨凇等17处,国家二级旅游资源的有青山原始生态林 、仰天湖原始丛林等16处,而这些景观资源,无一不与森林资源息息相关,寓于山区的青山绿水中。2009年,北湖区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北湖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产业来优先发展。
作为林业产业发展,我区近年来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将林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将森林资源整合到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上去,在做好仰天湖风景区、保和小埠古民俗风情村、四清湖风景区、万华岩风景区、仙岭湖风景区、“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园、龙女温泉度假区等风景区基础建设的同时,建好景区内和周边的森林风光带,将郴城文化、旅游休闲和森林资源形成的优美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由西到东将山川秀美的北湖连成一个森林旅游风光带,形成森林生态旅游产业。2008年全区森林休闲旅游接待游客128.56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1.98亿元。
四、调整北湖区林业产业结构方法和对策
(一)调整北湖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方法
1、第一产业方面,就是要打牢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一是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为契机,充分利用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油茶等木本粮油、能源林等基地建设工程带动作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千方百计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要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大西南山区楠竹新造和低改力度,积极发展楠竹产业力度;以天湖食品、华鼎粮油、富森公司、天湖茶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以竹笋、油茶、茶叶为重点的森林食品基地;逐步淘汰效益差、风险大的经济林品种,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花卉苗木、食用竹等新兴产业,引进推广一批经济价值高、林农能接受的用材林、经济林树种,形成区域特色和竞争力。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等手段,强化标准化建设,实施良种工程,推进科学经营,培育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林地产出效率。三是大力支持林业企业原料基地化建设,推进林工贸一体化发展,确保加工企业原料的数量和质量,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过森林培育业量的扩张、质的提高,通过顺畅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的产业关系,通过资源与市场的拓展,夯实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2、第二产业,就是要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一是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淘汰落后行业,发展御林家俬、天湖食品、华鼎粮油、富森农业这样具有精深加工技术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林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和工艺武装企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像御林家俬这样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企业在市场贸易中的主动权。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我区林业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四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产业集群配套优势,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通过紧盯市场需求,通过企业苦行修炼、自主创新、品牌培育,通过林业产业规模效益与积聚效应的发挥,通过企业的优化组合,提升林业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3、做大第三产业,就是要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通过大力宣传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加大特色生态旅游精品建设和宣传力度,打造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生态旅游精品线,构建生态旅游精品圈和精品区,提高我区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二是利用北湖所处国际物流园的优势条件,以郴州建材家装集中市场为载体,大力打造北湖林业产品流通中心市场。三是以北湖区打造旅游产业为为契机,加大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森林旅游产品销售市场。四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林业部门在生态旅游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体现林业部门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二)促进北湖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第一、确立创业富民观念,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林产品市场十分广大,按现在全国消费水平粗略计算,木材家具、房屋装修、人造板、森林食品、花卉苗木等林产品,总的市场规模达1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今后还将逐年增加。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个市场,就将被其它县市占领,失去发展机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要把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促进创业富民的重要途径来抓。一要克服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充分认识到我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坚定推进林业产业化的信心。北湖发展林业产业有着显著的优势:首先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林产品加工业基础;其次是贯通东西南北的京广铁路、京珠(澳)高速、夏蓉高速、武广高铁、107国道和S322省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北湖区内的湘南国际物流园的通便物流条件;三是邻近我国南方森林资源大省广西、江西、湖北,产品远对接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大市场,进对接长株潭和湘粤赣“红三角”大市场,产品市场广阔。利用好这些优势,完全有条件把北湖区打造成森林食品和竹木深加工产品等重要制造基地,以及森林旅游胜地。二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要站在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分工的高度,从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自身的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区位环境、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明确北湖林业产业发展方向。根据林业产业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初步分析,应重点围绕竹木产品“精、深”加工、绿色森林食品、特色花卉苗木、森林生态旅游、中药材及保健茶等五大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的转化,使林业产业成为北湖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三要解放思想,制订政策,激活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政策扶持、创办园区、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激活机制,调动经济主体参与林业化发展的积极性。要大力促进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培育一批以终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半成品加工为纽带、原料基地为基础的林工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北湖区的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林业产业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积极培育林业要素市场。要完善林业要素资源流转机制,促进森林、林木和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使它们与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机结合,加快林业资源向林业资本的转化,深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第二、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提高林产品开发水平。我们必须围绕林业主导产业的重点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信息网络、市场交易体系、创业软硬环境等建设,使北湖区成为林业产业“高地”,切实增强林业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创新林业科技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好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点,以点带面,以示范带全局。一要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切实把科技培训与产业提升结合起来。二要加强现有林业先进技术成果的整合组装、集成应用,按照终端林产品和生产工艺对原料的要求,推广应用原料基地经营技术。三要加快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设备和工艺,提升林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大量的绿色、环保、高质产品。四要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的林业企业,带动提升整个林业产业科技水平。鼓励经济主体与外面的科研单位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林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三、发挥产业联合会作用,提高林产品组织化程度。一要充分发挥林业产业联合会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鼓励和引导林业生产、经营流通、加工企业(户)自愿成立“协会”、“合作社”等联合体,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要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实施,政策倾斜,政府引导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把小而散的林木、林地、果园、茶园等通过租赁、流转、承包等形式集中到经营大户手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三要扶持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如御林家俬的实木门和办公家具、天湖食品的绿色山野菜、竹笋、食用菌以及华鼎粮油的精细茶油、富森公司和小埠投资公司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等可作重点扶持。通过扶强做大,促进“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紧密结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郴城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作为她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湖区的林业在其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湖区的林业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我区今后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突出做实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生态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