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荣:关于县域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运行途径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5-22 17:41
信息来源:
对森林植物及山地作物培育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是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才有的做法。前西德于1980年代初期,按国土经纬系列公里网每100公顷钻1孔至母质、岩石,取样进行土化、生境、水文、力学等性量分析后存储于电脑,以应农林、水利、建筑、环保等行业之需。我国农业部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已有20余年的历史。湖南省林业系统自2009年5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程。我县作为湘南边陲并独具“三千(千年瑶都千家峒、千年古村上甘棠、千古之谜女书)文化”的重点林区县,为发展县域林业经济做了大量相应的基础工作,现就我县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运行途径浅谈如下:
二、我县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实施情况
按照省厅部署和永州市林业局的指导,2010年4月20日至12月30日,我县组织技术人员对森林资源数据库中立地因子和土壤肥力因子进行了外内业核查工作,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11.56万元。抽调技术骨干26人,分为8个核查小组和1个质量检查验收组,分别负责全县9个工作区的外业核查工作、内业数据录入、土壤样本的采集;土壤肥力检测与分析送有关单位检测,质量检查验收组负责质量把关。将全县14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以村为单位从森林资源数据库中,打印输出各村外业核查工作手图、立地因子及肥力因子表,并将图表以村为单位统一装订成册。全县共计土地总面积230.29万亩,林地总面积171.95万亩,总计21509个小班。添置了DELL、联想牌台式、笔记本电脑共22台、A3激光打印机3台及所需的其它办公用品。与县农业局取得联系,收集了1980年代初的我县11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整理出林业用地土壤肥力因子的有关数据资料。
1.全面核查系统基础数据。我县共核查小班21509个,核查、补充完成率为100%,新增区划小班1230个,新增5.7%:因海拔高度级的1113个,因坡向的56个,因母质母岩的24个,因坡位的20个,因坡度级的17个。共修正立地因子44155个:海拔因子的7743个;坡位的6151个;坡度级的5226个;土层厚度的3936个;坡向的9033个;母质母岩的7463个;土壤类型的4603个。
2、核查与修正肥力因子。Ⅱ次土壤普查测定了122个土壤种类,其中林业用地78个;采集土壤样品5689份,其中林业用地1578份。全部涵盖由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板页岩、冲积母岩等六大母质母岩发育形成的厚、中、薄土层的林业土壤,剖面点1578个,完成满足本次核查工作的肥力因子核查要求。为掌握了解该土壤普查30年来肥力因子变化,我们对全县78个土壤种类按母岩母质类型权重数量,在近原土样剖面检测点重新进行土壤剖面采样78个,送农业部门检测土壤肥力,与原记载数据比较分析后形成了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
3、选择与配置适生树种。我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3℃,最低-7.1℃,年日照数1521.8小时,无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461-1652MM。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森林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我县成土母质多样,形成的土壤深厚肥沃,为多种林木生长创造了优厚的土壤条件。全县乔灌本树种有102科,约1260余种。我们对海拔500-700米以下的红壤,筛选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泡桐、油茶、茶叶、柑桔类、板栗、落叶栎类、梧桐、木荷、香椿、苦楝、樟树、油桐、漆树、毛竹、楠木、柏木、黄连木、乌桕、杜仲、青冈 栎等适造树种;对海拔500-700米以上的黄壤地带筛选了杉木、马尾松、毛竹、槠栲类、 樟树、树、桑树、落叶栎类、木莲、楠木及油桐等适造树种;对海拔800-1000米的黄壤地带筛选了杉木、毛竹、柳杉、漆树、福建柏、油松、甜槠 、水青冈、构栎、厚朴、黄柏及茶叶等适造树种;对海拔1000-1200米的山地黄棕壤地带筛选了华山松、黄山松、柳杉、油松、金钱松、红豆杉、长苞铁杉等适造树种;对潇水河两岸的河漫滩及沙洲等地筛选了垂柳、苦楝、枫杨、青皮竹、麻竹、桉树等适造树种。
4、质量检查。共核查面积23.26万亩,占核查面积的10.21%,共检查小班3194个,检查率15.1%,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3194个,合格率98.4%。数据录入电脑与更新合格率98%以上。全县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核查已于2011年1月上旬全面通过了省林业部门验收。
5、2011年度以来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情况。自2011年4月湖南省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以来,我县全面部署落实了相关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1)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年底严格奖惩。
(2)基础工作扎实。4月30日前上报了我县林业局、乡镇林业站12位联络员信息表至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对外公布了查询服务电话和地址,至今已接待林农和大户服务性查询356次。每季度上报了我县的工作情况。派出技术人员先后参加市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厅的师资培训,举办4期技术培训班,培训县局机关、乡镇技术人员、造林大户和涉林企业代表226次;在交通要道入口和城镇粘贴悬挂宣传横幅46帧 ,标语129条,利用五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平台,就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应用的意义、查询、操作方法等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推介,发放技术资料7600余份,后附免费的热线及咨询专家电话号码,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
(3)、应用达标完成,现已开通乡镇(国有林场)级林业电子政务网11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制作载有指标所地行政区域林地小班17个立地、肥力因子信息的光盘14个发放到14个乡、镇、林场,占同比的100%;打印纸质技术资料230份(套)发放到223个行政村单位(村民委员会210个,居民委员会13个);还对我县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中的立地、肥力因子分别进行了全面维护。在为林农现场服务造林作业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上,做到了土质分析、树种选择、水肥管理等与测土配方系统测试数据对接。在造林验收上,将测土配方系统的应用作为重要指标,确保了造林的科学性。
三、对我县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运行途径的思考
发展地看,上述的系统数据核查及其推广应用仅为手段,而不完全是目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要实现持续为科学造林服务,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 、进一步务实配套基础工作
1、收集辩论母岩标本母岩、成土母质与土壤的种类、所含无机养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系统中的17个立地、肥力因子中,母岩是最易混淆和无认的,深化其认识是我县林业技术人员需补的重要的一课。经与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专家联系,拟采集、鉴定我县七大土类的铁云母花岗岩、花斑岩、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紫色砂岩、粉质页岩、碳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等32中成土母岩,填好标签,注写学名和中文名,并编号保存,为筹办相关技术培训班和深层面维护我县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中的立地、肥力因子作准备。
2、配备相关设备。购置、应用土壤智能测试仪,可检测土壤、植株、化学肥料、生物肥料中的速效N、P、K,全N、P、K和有机质PH值、土壤盐量,辅以植物生物、生化、肥料学知识,作为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本信息系统资料的佐证、对照,弥补30余年前土壤立地、肥力因子数值与现在差异太大的不足,为充实、更新测土配方系统数据库服务。探索科学造林和高效育林新途径。
3、启动县级林木测土配方试验示范工程。聘请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试验站和省林科院专家,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等项目,分别在都庞岭山脉区、桃川盆地、中部东部丘岗区的5大成土母岩土壤样地按杉木、松树、油茶、桉树4大类树种建设林木测土配方试验示范工程,收集林地施肥和林木生长量数据,比较分析,成为林农、大户和企业致富的示范和活教材。既立足于服务科学造林,又满足人们高效育林的需要。
(二) 、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测土配方施肥是使肥料在林业生产中的正面作用最大化,同时又使其负面效应最小化的最佳途径,也是建立科学施肥体系的核心技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测土配方施肥在较长的时段里将仍是非赢利性社会公益活动,但要使其持续存在并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发展市场。
1、加强政府的参与职能。县政府作为社会责任的主体,在建立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中任重道远。应需加大工作力度,重点解决土壤地力监测、农户培训、土壤测试、体系维护、示范引导等公益性技术建设问题,保证必需的资金支持,对引进的林木配方肥生产企业、供应单位给予政策、资金倾斜,建立一套确保测土配方施肥长效运行的资金、政策保障体系。
2、努力做到公益和盈利平衡。基于我县的现状,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主体只能是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目前的体制,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既没有长期的经费预算,也没有适应其推广应用需要的人员编制和研究团队,在“完成”阶段性硬性任务上可能暂时行,但是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就需要“奉献兼顾有偿服务”运行方式。可参照广西自治区林科院的做法,出台经物价部门核价批复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价目表,高效服务,廉价收费,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要适应市场的需要,逐步加大高效培育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研发力度,增加服务盈利比率,做好基层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期工作。
3、积极探索林农、技术部门和配肥企业三合一。发展的看,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就是通过计物结合,让林农一看就明白,一讲就会用,变成习惯接受的“傻瓜技术”和“傻瓜肥料”,让林农享受充分的施肥技术服务,或者花小钱收大利。参照湖南省常德市经验,要链接其中“链条”,必须建构林农、技术部门和配肥企业联合体。具体的做法是林业技术人员教会林农采集土样,采样后送到有关化验室,分析结果出来后,再告诉林农进行施肥配方,配肥企业按照技术部门确定的配方来组织肥料生产,后由企业实行定点、定额配送到基层配方肥供应点。其特点是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土壤样本更具针对性;减少了技术推广部门野外作业强度和成本,增加了服务的利润,以节约有限的人、物、财力从事其他研发性工作,助推企业的资金、设备、仓储等资源得到一定的有效化。多管齐下,在适时地掌控市场上走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