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加快全市林业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6-11 17:41
信息来源:
一、努力打造生态家园。主要抓好“四边”(城市周边、道路两边、河流岸边、住宅旁)造林绿化和农村造林绿化工作。“四边”造林绿化工作要通过实施封、造、补、改、护等营林措施,完成涟源市城区周边,娄涟高等级公路、国省道两边,涟水和大江口水库、白马水库库边等第一层山脊线或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的新造及残林改造的造林绿化。农村造林绿化工作:一是宜林荒山以油茶和水果蔬菜为主,油茶产业规划2015年达到23万亩的规模,今年要完成2.2万亩。二是加大农村小城镇绿化力度,要继续开展“创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创建活动。经过三年努力,使50%的乡镇达到县级园林式单位标准,30%达到市级园林式单位标准。三是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积极开展古树挂牌和建档立卡工作,把古树名木保护纳入生态保护的基本建设投资范畴,以保护森林中的瑰宝。
二、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力争在3年内重点扶持培育2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形成油茶、楠竹、家具、木竹制品、林食、林药、林化7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林业产值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一是力争工业原料林建设取得新突破。要以松、杉、竹、杨、桤、桉6种速生树种为重点,切实加快工业原料林培育,特别是要大力培育乡土珍贵树种和大径材,以满足林产工业不断增长的原材料需求。二是力争发展木本油料取得新突破。抓住我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大力推广普及优质油茶种苗和丰产栽培技术,加快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三是力争林产品精深加工取得新突破。培育壮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丰富加工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林产品品牌,全面提升林业经营效益。四是力争森林旅游取得新突破。加快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步伐。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林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改善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要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要加大森林防火投资,完善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设备。要统筹推进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建设,加大林场职工危房改造力度。
四、加快林业科技推广。一是围绕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在引导基层林业干部在栽培管理技术上下功夫,主动邀请专家,定期对林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基层林业干部队伍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使广大基层林业科技人员成为活跃在农村的科技传播者,成为林农致富的贴心人,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二是围绕新型林农培养加快林业科技推广。开展技术结队帮扶与技术培训工作;特别加强专业合作社成员、林业大户等的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懂技术、能经营、会带动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农村林业技术传播的接力手,层层传递,带动全市林农林业科技水平提高。 三是围绕林业基地建设加快林业科技推广。以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2012年,我们将全力打造金石、荷塘、水洞底等镇的新造油茶基地;桥头河、枫坪等镇的冬枣基地;龙塘镇的油桐基地;白马镇的板栗基地;七星街镇的软籽石榴基地等五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林农,全面加快林业科技推广,促进我市林业稳定发展,实现林农增收。
五、用好林业补贴资金。加强与财政、发改局、农开办等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增加林业投入。重点用好退耕还林第二轮补助、荒山造林、油茶造林补助、森林抚育试点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时分解落实任务与资金。同时探索拓宽补偿基金来源渠道,今年已落实市级财政拨款200万元造林绿化。
六、争取林业金融扶持。加强与财政、银行、保险等方面的协调,落实好金融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打通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的渠道,切实做好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七、深入推进林业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搞好林改自查自纠,要求达到宗地面积精度率100%,宗地勘测准确率100%,面积确权精确率100%,林权证换核发合格率100%,林权纠纷调处成功率100%,档案合格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同时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加快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扩大林区广播电视覆盖面,加快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一是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今年我市除了对树龄超过30年以上或因兴办公益事业需要采伐林木的及因灾受损的林木和承包期满的非砍不可的林木下达采伐指标外,其他情况一律不予下达指标。同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二是规范木竹经营加工市场,今年组织一次对木竹经营、加工单位的全面清理整顿。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森林火灾肇事者,探索研究建立森林防火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四是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有害生物危害率控制在4‰以下。五是强化山林纠纷调处。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山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六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层层签订管护合同,使每个林班、小班的管护责任到人,管护职责和任务得到了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