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乐欢:深化林权改革 筹建林投公司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11-05 17:41
信息来源:
会同县是全国重点林区县,全县国土总面积22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55万亩,森林蓄积量649万立方米,立竹蓄积7800万根,森林覆盖率72.15%。全县人口3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林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占群众收入的50%以上。
2007年以来,我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了95%的主体改革,明晰林地林权35.9万宗,发放《林权证》9.7万本,并实施了森林采伐制度和人事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了林产品税费集中联合征收大厅和林业要素市场,开展了林木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有力推动了全县林业发展。林改后,全县年均造林5万亩,社会造林比例达到90%以上,林产品加工产值提高0.6亿元,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朝阳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目前我县与大多林区县一样,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林权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存在一定矛盾,规模发展困难较大。二是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林业建设资金不足,林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三是林工企业粗放经营,精深加工不够,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带动和促进林业产业整体提升的效应不明显。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林业资本市场化经营程度低。
当前,林改已进入关键时期,正处于矛盾突出的攻坚克难期、深化改革的黄金发展期,既要巩固成果又要继续推进,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产业。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在社会机制和民间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成立林业投资公司,集林业融资、投资、林地流转、收储和林业发展服务为一体,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业生态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林业整体效益。为此,成立了“湖南会同裕森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决定将之打造成为我县的投融资、流转平台,推进林业产业整体升级。
一、搭建流转平台,大力推进林地林木流转
南方集体林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林权分散,如我县总宗地数达37万余宗,平均每宗地面积不足7亩。我们认为,在此条件下发展现代林业困难太大,“温饱靠林地,致富靠流转”,当前的林改不能仅仅把林权证发到林农手上就完事,关键是通过林权流转,促进林地向大户集中,优化林业生产要素组合,把资源变成资本,让山林活起来,发挥林权的最大效益。通过林投公司,我们可以规范和加强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和服务。一是建立林木林地供需信息中心,为林农转让、企业收购林木林地搭建交易和服务平台;二是加大引导和指导,积极探索林地反租倒包、投山入股等多种流转模式。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流转制度,完善资源资产评估、招标、公开拍卖流程,维护正常的流转秩序和流转各方权益。四是探索公益林、“三边”林置换等机制,着力把林业“静资产”转化为“活资本”,提高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
二、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林改使制约林业发展的林业产权不明、林业机制不活、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林业生产关系得到有效调整,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但随之而来的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受融资瓶颈影响,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如何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注入新的资金和活力,将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我们成立林投公司,着力于加快推进与林权抵押贷款融资业务相关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大林权登记管理机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林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力度,为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提供基础保障。组织并依托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中小企业和林业经营大户,探索建立以林业中小企业、林业经营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助担保组织,降低林业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扎实做好林权登记和管理,健全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担保等工作,主动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对接,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周到、细致的优良服务。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激活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林农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提供根本保证,为林农持续增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三、搭建投资平台,快速推动产业整体提升
森林资源是一项紧缺的战略物资,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木材等森林资源都将是供不应求的产品。且随着全球对生态的日益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正在逐步健全,生态有价使投资林业的收益会更加明显,积极性也会相对提高。我县资源丰富,林农有发展林业的传统习惯,且随着林改深入,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态旅游、木竹新产品开发等已成为新兴产业。通过林投公司投入资金,支持我县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发展,解决种养殖户创业、扩业资金不足的难题,自主开发或支持林农发展高产油茶、杉木无节良材、大径级楠竹基地,巩固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洼地效应。且我县正在建设“湖南(会同)林业现代产业园”,计划引进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家具、楠竹精深加工等品牌企业,与县内企业形成上下游加工链条,推动县内企业转型升级。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集林产加工、产品交易、商贸仓储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产业生态示范园,并逐渐成为周边县市区内木竹资源的集散地和中心园区,园区年均产值达 10亿元、税收达1亿元。按“公司化运作”的设想,将由林业投资公司全程负责建设和管理。
林改对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维护林区稳定等均具重要意义。我县将以林业投资公司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林权改革,着力解决林改后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更多的林农在林改后增收致富,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2007年以来,我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了95%的主体改革,明晰林地林权35.9万宗,发放《林权证》9.7万本,并实施了森林采伐制度和人事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了林产品税费集中联合征收大厅和林业要素市场,开展了林木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有力推动了全县林业发展。林改后,全县年均造林5万亩,社会造林比例达到90%以上,林产品加工产值提高0.6亿元,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朝阳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目前我县与大多林区县一样,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林权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存在一定矛盾,规模发展困难较大。二是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林业建设资金不足,林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三是林工企业粗放经营,精深加工不够,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带动和促进林业产业整体提升的效应不明显。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林业资本市场化经营程度低。
当前,林改已进入关键时期,正处于矛盾突出的攻坚克难期、深化改革的黄金发展期,既要巩固成果又要继续推进,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产业。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在社会机制和民间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成立林业投资公司,集林业融资、投资、林地流转、收储和林业发展服务为一体,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业生态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林业整体效益。为此,成立了“湖南会同裕森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决定将之打造成为我县的投融资、流转平台,推进林业产业整体升级。
一、搭建流转平台,大力推进林地林木流转
南方集体林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林权分散,如我县总宗地数达37万余宗,平均每宗地面积不足7亩。我们认为,在此条件下发展现代林业困难太大,“温饱靠林地,致富靠流转”,当前的林改不能仅仅把林权证发到林农手上就完事,关键是通过林权流转,促进林地向大户集中,优化林业生产要素组合,把资源变成资本,让山林活起来,发挥林权的最大效益。通过林投公司,我们可以规范和加强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和服务。一是建立林木林地供需信息中心,为林农转让、企业收购林木林地搭建交易和服务平台;二是加大引导和指导,积极探索林地反租倒包、投山入股等多种流转模式。三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流转制度,完善资源资产评估、招标、公开拍卖流程,维护正常的流转秩序和流转各方权益。四是探索公益林、“三边”林置换等机制,着力把林业“静资产”转化为“活资本”,提高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
二、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林改使制约林业发展的林业产权不明、林业机制不活、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林业生产关系得到有效调整,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但随之而来的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受融资瓶颈影响,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如何解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注入新的资金和活力,将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我们成立林投公司,着力于加快推进与林权抵押贷款融资业务相关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大林权登记管理机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林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力度,为林权抵押贷款融资提供基础保障。组织并依托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中小企业和林业经营大户,探索建立以林业中小企业、林业经营大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助担保组织,降低林业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扎实做好林权登记和管理,健全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担保等工作,主动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对接,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周到、细致的优良服务。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激活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林农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提供根本保证,为林农持续增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三、搭建投资平台,快速推动产业整体提升
森林资源是一项紧缺的战略物资,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木材等森林资源都将是供不应求的产品。且随着全球对生态的日益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正在逐步健全,生态有价使投资林业的收益会更加明显,积极性也会相对提高。我县资源丰富,林农有发展林业的传统习惯,且随着林改深入,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态旅游、木竹新产品开发等已成为新兴产业。通过林投公司投入资金,支持我县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发展,解决种养殖户创业、扩业资金不足的难题,自主开发或支持林农发展高产油茶、杉木无节良材、大径级楠竹基地,巩固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洼地效应。且我县正在建设“湖南(会同)林业现代产业园”,计划引进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家具、楠竹精深加工等品牌企业,与县内企业形成上下游加工链条,推动县内企业转型升级。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集林产加工、产品交易、商贸仓储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产业生态示范园,并逐渐成为周边县市区内木竹资源的集散地和中心园区,园区年均产值达 10亿元、税收达1亿元。按“公司化运作”的设想,将由林业投资公司全程负责建设和管理。
林改对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维护林区稳定等均具重要意义。我县将以林业投资公司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林权改革,着力解决林改后一家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更多的林农在林改后增收致富,努力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实惠”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