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继伟:永顺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7-27 17:41 信息来源: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西北部,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我县作为湘西州油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县之一,如何依托国家、省、州发展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优势,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笔者从我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有机食用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发展油茶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增加林农经济收入,促进农民致富,而且能优化食用油结构,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缓解日趋紧张的粮油危机,有效保护绿色环境。
  1 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永顺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辖30个乡镇32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4万人。全县国土总面积38106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93367.2公顷,现有油茶种植面积47.2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0.7%,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55%,年均产油约2000吨。油茶分布在全县30个乡镇,其中8万亩以上的乡镇1个,5万亩以上的乡镇4个,2万亩以上的乡镇3个,5000亩以上的4个。我县在60至70年代,曾被冠以“油海”之称。历年来,我县油茶主要用于自食,少量出售。
  2 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树龄老化、品种退化严重
  我县是传统油茶产区,大多数茶树都是在70年代以前种植的,极少部分在退耕以还林期间种植,现有油茶树龄老化,挂果率低下,由于管理粗放,品种退化严重。
  2.2 粗放经营
  我县大部分群众对油茶采取的是自生自灭的生产方式,疏于管理,荒芜严重;有的油茶林中甚至出现了丛树、阔叶树等多树种共生局面,茶林中杂草灌木丛生,很少进行垦复、修剪、施肥、补植换种、病虫害防治,基本停留在“人种天养”的原始状态;有小部分油茶林在冬季进行垦复,也是停留在粗放的割灌,管理依然粗放。
  2.3 油茶面积持续减少,油茶资源不断下降
  一是由于放松对油茶的管理,松、杉、竹、阔等树种侵入油茶林,致使油茶林演替为其它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二是退耕还要中毁掉了部分油茶林。三是因修路或项目建设,部分油茶林地被征用。四是来自人为破坏。如火灾、乱砍滥伐等或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的法制观念淡薄,放火烧山、烧树,砍伐油茶树做小农具,烧炭、换栽其他经济林树种等等。
  2.4 单位面积产量偏低,没有形成规模
  由于管理缺失,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病虫害及各种灾害等因素综合影响,亩产低,且油茶林主要以农产自主、分散经营为主,不能形成规模。
  2.5 良种化进程缓慢,科技水平不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末期的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到90年代以来油茶低产林改造,一直没有使用良种更新造林。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期间,发展了近2万亩良种油茶,但目前保存率不到30%。
  2.6 加工利用滞后,品种结构单一
  当前油茶产品主要集中于食用油,油茶仅能满足于食用,其他油茶产品没有,资源利用不足。而且现有的油茶加工作坊由于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开发能力有限,没有竞争力,综合利用水平低。
  2.7 对油茶的投入较少
  一方面,农民自身没有资金注入,导致了油茶产出率低而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作为产业发展,各级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几乎没有,严重阻碍了整个油茶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发展规划。
  3 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
  永顺县作为传统的油茶产区,具较早的油茶栽培历史,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十分适合发展油茶产业。如何依托国家政策扶持和资源优势,把油茶发展成为我县的产业名牌、品牌,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使其真正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
  油茶是一种集食用、轻工业、医疗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加速油茶产业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经。因此,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油茶产业化。但是,发展油茶产业,要避免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领导干部要消除过分功利思想,实施过程中,建立领导的责任追究制。
  3.2 要加快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由于国家有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现在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看准油茶的发展前景,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但是一个县、一个乡镇到底可以种植多大面积,要根据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制定专门的油茶发展规划,做到油茶产业发展“有规可循”、“有路可走”,做到长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相结合,形成稳定发展的机制,避免出现有苗没人种、有地没苗种现象,避免种植产业大起大落的状况。
  3.3 要加大投入,提高油茶的科技含量
  积极争取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的投入,实施油茶新造、低改工程;要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发动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投资金,加快对油茶林的垦复,大面积推广果多、果大、抗病虫能力强的油茶新品种,提倡丰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于已营造的油茶林,持续细致的进行耕作,施肥,修剪,消除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心理。
  3.4 搞好推广示范,重点推进
  油茶产业发展要实行普遍示范,重点推进。普遍示范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在乡、村、组开展种植高产油茶示范,采用优良品种,利用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做给群众看,引导群众跟着干,带动群众自发种植高产油茶。重点推进,是以国家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及种植大户等大面积重点推进,尽快形成油茶产业规模,一定能把高产油茶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3.5 加强油茶良种基地建设
  根据我县油茶发展的需求,尽快建立良种采穗园;加强育苗技术培训,使育苗户掌握育苗的全套技术,确保造林苗木的质量,满足全县乃至周边县市油茶造林对良种壮苗的需要。
  3.6 培植油茶龙头企业,创建优秀油茶品牌
  通过招商引资,建设2--3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做好油茶精深加工,年加工茶籽2000—3000万公斤。对油茶进行深加工,促进其油茶上规模、上档次,创出绿色特色品牌,提高油茶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效益,彻底改变低层次、低价格的经营状况,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对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延伸油茶深加工产业链,油茶产业和加工企业及商业流通等方面紧密联动,形成新的高效的产业链。  

彭继伟:永顺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6678064